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小不学会敬人敬事,长大后做什么都被人看不起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养育者,每天辛苦抚养孩子,所以从本能上讲,孩子对父母是充满了感激和依赖的。在这种感情中,孝与敬会自然产生。庄子所讲的“以敬孝易”,就是说以敬的形式来行孝是很容易执行的,敬是孝的出发点。以此类推,逐步提高,才可以广被天下人。父母应该因势利导,在这个阶段来培养孩子“敬”的能力。现在很多父母不懂这个,对孩子过分溺爱,让孩子觉得大家对他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最终成了小皇帝。不但没有“敬”,而且会越来越不满足,稍有不满,就会觉得世界亏欠他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敬”的能力一点儿都没有被培养起来,当他长大,走入社会后,可能在与人合作方面,变得难以协调,甚至会变得非常狂傲。这样的人,不但自己做事会阻碍重重,在个人修养方面,也会因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而无从进步。

在孩子不同年龄段,教育的方法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孩子成长的特点来调整方法。但是,对于“敬”的品德的培养,父母的心中必须有数,不能因为自己对此没有认知,就忽略了这个品德。

因此,大家看《弟子规》里面的细节,其实包含着一些重要的道理,如果逐步奉行,就能帮助培养孩子好的品德,这句“父母教,须敬听”里面也是层次清楚,在孩子有了敬的心态后,自然能够认真倾听。大家都知道, 同样听一件事情,你的状态决定了你是否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别人说的事情是对的,只是讲的态度方式未必妥当,但是因为你自己有恭敬的态度,比较虚心,就会忽略掉其外表的不妥,及时地选择,即使听到错误的言论,也会冷静地分析来龙去脉,客观地给予评价。可是如果你没有敬的态度,心气浮躁,瞧不起别人,即使对方建议是对的,你也会因为影响自己的自尊或者其他原因不愿意听取。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成人社会非常多见,我觉得这与童年的品德培养是密切相关的。

不知道这样理解“父母教,须敬听”这句话是否合适,是否能对你有所启发。

当然,现在的父母,也是上一辈人的子女,所以,在学习讨论《弟子规》的时候,要先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认真调整自己的状态,才可以去以身作则地去教导孩子。

课后练习:

阅读本文后,你除了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与别人说话时要专注外,还可以尝试和孩子做这样的沟通,以对本章内容进行实践:当你在与孩子谈话时,如果孩子能恭敬地倾听而不是很不耐烦、左顾右盼,你就及时表扬他(她),并给他(她)一个拥抱或者亲吻让他(她)知道这样做是好的。这样的事要持之以恒。 CJEmXrZr3Gd/IQYqHZq13AliF1EvzQPFU1H7zKjcm7o2XdPVZF21qapJsTej9Wi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