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做什么事都要明白“目标,为什么做,怎么做,做的结果”

孩子的教育是个难题,现在很多父母都被我笑称为“无证上岗”,因为他们自己还没有什么思想体系呢。脑袋里面这部分内容还没有充实,自己在社会里面还困惑多多,跌跌撞撞,整天为平衡不了心态而苦恼,身体还因为不良情绪而生病呢 (我见到的绝大多数患者的身体失调都与不良情绪有关) ,这个时候,有了孩子,心中也是惶恐,拿什么来教育孩子呢?于是,翻书,学习国外经验,但是又不知道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其实,我们古代的理论和思想也是很有道理的,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学习。

我们来看《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父母教,须敬听。”这话有什么含义呢?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父母教育孩子时,孩子需要以恭敬的态度认真听取父母的话。

很多朋友会说,这句话也太简单了,不就是认真听父母的教育吗?人生往往如此,刚开始看似简单的事情,往往深究起来,内涵很多。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句话里还有什么深层次的道理。

首先,大家要了解的是,《弟子规》连着四个“父母”如何如何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们平时看,容易觉得这是四个问题,各自讲解。其实,这四个行为是有次第关系的,是层层递进的,是教导孩子做事的一个完整过程。

首先,做一件事,父母开始召唤孩子,这是第一步。《弟子规》要求,当父母招呼,孩子应该立刻回答,有所反应,这是积极呼应的表现。

然后,第二步,父母命,就是父母开始布置任务,让孩子去做什么。这时《弟子规》要求孩子不要懈怠懒惰,应该很勤勉地立刻去行动。

很多朋友这个时候狐疑,怎么能强迫孩子做事情呢?应该把道理讲清楚再做啊,否则强制执行不符合道理啊!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你以为古人会想不到吗?大家看看下面的程序:“父母教,须敬听。”这是什么,就是父母布置了任务之后,在做事的同时,或者做事之后,要给孩子讲里面的道理,如何去做,做的心得是什么,这是“教”。所以,古人不是一味顽固,只让孩子去做,不讲解其中的道理的。而且,古人还写了下面的步骤。

第四步:“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在讲解过后,如果孩子做事还是出现了不该犯的错误,尤其是在前三个步骤出现了问题,父母除了讲解,还要批评。对于这种批评,孩子要认真听取。

所以,大家看到了,这是有着递进关系的四个步骤,做家长的一看心里就该知道这基本涵盖了教育孩子的全部过程。这四个步骤,不管你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你教育孩子,都应该具备这四个步骤。除非你准备彻底反传统,反文化体系,完全不教育孩子,像放羊似的散养,就可以不关注这些。但是,话说好像老虎教幼崽捕猎也是这么教的吧?

所以,不要觉得《弟子规》里面的父母只会命令,强令孩子执行,不是的,还有后面“指导”和“纠正”两个步骤呢。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这个“父母教”的“教”字,讲的是对孩子做事的指导、教育。这里面对父母也有要求,就是 要把做事的目标,为什么做,怎么做,做的结果如何,等等,都教给孩子,这才是真正的“教”。 相信每个父母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z+OSHnCy66i/vRP7XwTHgnY5q/3p8P+GUHfeERY0vWMwA0jJFoqY/wcJ1GL1NwK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