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机遇来了——跳起来,抓住它

失去机会是最大的失误

做企业必须了解环境,抓住机遇,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和战略,这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有一次在香港路演时,一位记者问我:“掌管大企业,你觉得自己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我回答他:“就是看到机遇后抓住它,然后制定一个清晰的战略,并且义无反顾地做下去。”古人云,“善战者求之于势”,其中的“势”即机遇。中国建材集团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就是在顺“势”而为,这个“势”指的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两大历史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也呈现出爆炸式发展和井喷式成长态势,这种发展带来的客观结果就是产能过剩。市场的内在逻辑是,市场经济是过剩经济,过剩后就要进行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对企业来说,这样的机遇是不常有的。所以我总说,国企不要因为身处充分竞争的领域而怨天尤人,正是充分竞争带来了企业整合的机会,开创了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

机遇不是均匀的、连续的。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中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人一生中的重大机遇可能只有一两次。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是一样,重要的机遇可能只有一两次,有的机遇可能十年甚至百年难遇。因此,企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非常关键。市场不可能总给我们机会,关键要看机遇来了我们能不能抓住它,抓住了企业就能发展起来,否则就会永远失去机会,失去机会是企业最大的失误。

机遇不是等来的,需要有心人去发现。企业领导人更需要有一双发现机遇的眼睛,因为很多机遇是不易察觉的。一些人认为我是一个战略家,我比较喜欢推理,就像下棋一样,每一步都要想好,如果总错、总丢子,就输了。作为企业家,要有清晰的方向感和对机会的敏感,也要下好每一步棋,一步走错了,可能全盘皆输。正因如此,这些年来,我一直要求自己凡事都要慎之又慎,谋定而后动。

中国有句老话叫“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说的是军队未行动时要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旦行动就要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先进行认真分析和深入思考,尽量把问题考虑周全,而后淡定从容地等待机会,一旦机会来临,就要毫不迟疑、快速出手。工作一经启动就要说到做到、坚决执行,这是中国建材集团的做事准则。

——节选自2011年9月《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

兵贵神速

我们常说“先机”,在机会面前,哪怕只比别人快半步,机会就是你的。就像百米赛跑,快0.01秒的人可能就是冠军,慢一点儿只能屈居第二。今天的竞争方式主要是快鱼吃慢鱼,而不是大鱼吃小鱼。如何抓住机遇?诀窍就是一个“快”字。

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就是一个重压之下与时间赛跑的故事。在最初酝酿联合重组时,我们面临很多质疑:一方面,自身规模不大,刚刚上市就要做大规模重组,资金实力、人力资源都存在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联合重组那么多企业,我们能不能消化得了,会不会导致“大而不强”。此外,当时认同我们联合重组战略的人不是很多,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力。2008年3月,一份题为“中建材是不是疯了”的材料被送至国资委高层的案头。撰写这份材料的一位市场人士坦陈了他对中国建材高速扩张的忧虑,并对央企大规模扩张的动因进行了颇为偏激的推测。

但我认为,我们不但没有疯,还很理智和冷静,因为那时我们必须这么做,否则错过了机会,不仅成本会更高,还会被跨国公司抢了先。另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于一些事情大家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所以,在联合重组问题上,我主张不声张、不争辩、不放弃、不减速。要想做成事不会一帆风顺,往往充满坎坷。当时最急迫的就是当机立断,抓住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时间窗口,因为这个窗口可能稍纵即逝。

现在回过头来看,假如那时放弃重组,分分钟就能做到,但是一旦放弃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了机会。看准了、想通了,就要坚定地前行。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就成了叶公好龙,无法前进。最终,我们选择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在东南地区,南方水泥迅速重组了150多家水泥企业,常常一个晚上要和七八家企业商谈;虽然西南水泥的重组代价比南方水泥相对高些,但也是机不可失,我们果断出手,不到一年就形成了上亿吨产能。今天回想整个重组过程,的确像个神话,但却是一件真实的事,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了机会,这是我们做大做强的一个关键原因。像日本,这几年之所以没有出现大企业,就是因为行业大发展的机会窗口已经关闭了。

后来,有分析师认为,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恰逢其时。如果时间再早一些,大家都在建新厂,都想鸡生蛋、蛋生鸡,都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我们想收购谁都不行;而如果再晚一点儿,让别人收购完了我们再去收购成本可能会很高;如果等到以后,行业开始减量发展了,收购一个关张一个,我们就会非常被动。

其实,今天做企业就看谁先有想法,但仅有想法也不行,不能醒得早起得晚,关键是快速行动。行动了,事情就有可能完成;不行动,坐而论道、想入非非,就会一事无成。所以,企业有想法不容易,把想法系统、清晰、完整地表述出来也不容易,表述出来后能实践、实践了还能成功,就更不容易了。有人说,联合重组我早想到了,但是没有去做;有人说,我早说过了,但是没有去做。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既想到了,也说到了,还去做了,并且做成了。

机会不常有,它只存在于某个时刻、某段时间里。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跳起来,抓住它。兵贵神速,良好的时机往往出现在转瞬之间,你不抓住它,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节选自2012年第4辑《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之《中国建材:整合式成长之路》采访实录

机遇只留给有准备者

机遇来临时,我们要跳起来,但前提是要真能跳得起来并且有本事抓住它。否则,机遇出现了,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溜走。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一些企业的问题在于平时准备不够,关键时刻跳不起来。还有的企业存在赌的心理,在时机未到的时候孤注一掷,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成功往往源于机会,所以企业一直在与机会博弈,但当企业做到一定程度时,又不能只靠机会,必须有科学的规划和充足的准备。想揽“瓷器活儿”,得有“金刚钻”。那些没有战略目标、盲目行动、准备不足的企业,注定会摔跟头。

做一件新事情、推动一个新变化,确实有很多不确定性。拿中国建材来说,当年不少人觉得我们在短时间内重组那么多企业有点儿冲动。但是“快”并不等于“乱”,不等于“粗”,关键是资源如何配置,过程安排得是否精细,事情是否真的想清楚了。中国建材集团的联合重组建立在缜密的行业分析基础上,创新性和理性兼具。我们认为,根据世界水泥工业的发展规律、国际大型建材企业的发展经验和我国水泥行业的现实状况,大力开展联合重组和管理整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作为行业领军者,我们应承担起引领行业整合的历史责任,这也是企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在联合重组的过程中,从区域选择、指导原则,到操作原则、行为原则,再到重组方式、人员安置等,我们对每一个环节都想得清楚、做得规范,每一步都安排得十分精细。

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反映在市场上,可谓势如破竹,那是建立在无数次思考、无数次否定的基础之上的行动和表现。只有看准了、想通了,我们才会义无反顾地前行。很多人问我工作之余做什么。我说:“我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思考,在仔仔细细地想问题。”碰到一件事,我会花很长时间去思考,想不清楚就不会做,但一旦想清楚了、目标明确了,行动就会极其迅速和坚决,决不拖拉。

我们的联合重组并没有抱着赌一把的心态,而是事先制订胸有成竹的计划,并在比较精准的时刻出手。这些年,通过大规模的联合重组,中国建材迅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水泥企业。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机会性事件,它成就了企业,而实际上,成功的背后有着很多针对行业、面向市场和未来的十分深刻的思考和谋划。

——节选自2012年3月《经济观察报》之《联合重组的逻辑》采访实录

“机”从“危”中来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令人记忆犹新。在这场危机中,中国建材集团把风暴当作历练,怀着积极正面的心态,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最终化“危”为“机”。

做企业总是与困难相伴,危机中的每一个选择更是殊为不易。在金融危机中,美国次贷危机持续蔓延、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市场低迷情绪弥漫……这一切让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但我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我认为危机的爆发意味着矛盾的转化,其中蕴藏着机会。历史上,每次大的危机总是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总是有一些经济体和大型企业与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同时,在历次的金融危机中,经济社会的修补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曾经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开始时,经济学家认为要花10年以上的时间解决,但没想到只用了两三年各国经济就都恢复发展了。

因此,我们既要看到问题,又要避免过度悲观。把问题看得过于乐观,会犯错误;但把问题看得过于糟糕,止步不前,就会丧失机会。所以,要客观理智、实事求是。正因为有了这种心态,中国建材集团在衡量自身机遇和挑战的时候才能不消极、不抱怨,更多地看到积极正面的因素,把握住了危机背后的机遇。

一是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紧抓大项目、大客户、大订单,包括京沪高铁、核电站及南水北调等大的水利工程。二是抓结构调整的机遇。一方面,勇挑重担,保质保量地做好国家重点项目的建材产品供应,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行业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行业健康良性运行。三是抓技术创新的机遇,千方百计降低成本。综观那些在危机中站立起来的巨型企业,无一不是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而崛起的。四是抓管理整合的机遇。在困难面前,有的人徘徊观望,有的人怨天尤人,我们却把困难当作苦练内功、提升管理水平的好时机,采取了强化目标管理、精细管理和对标管理;紧盯竞争对手、紧盯市场、紧盯价格、紧盯单位消耗成本费用;向管理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等一系列管理整合措施。2008年5月,我们在杭州召开第一次管理整合会议,会场外金融危机来势凶猛,会场内大家热火朝天地研究管理整合的办法,可谓“外面雷声隆隆,里面书声琅琅”。

此外,我们还在化解风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危机中,很多企业做了金融衍生品,亏损很大,但我们始终坚持不是主业不做、高风险的投机项目不做、不符合战略的重组不做的“三不”原则,确保了资金链安全,全年销售收入增幅达到87%,在央企中名列前茅。

危机里有危难也有机遇,能否化险为夷,主要取决于我们的智慧,以及能否在危机中找到新的道路。失败的人找理由,成功的人找方法。在危机面前,认真科学地研判形势,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树立敢打敢拼的必胜信心和一往无前的精神,遇到问题大家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事情必能柳暗花明。

——节选自2009年9月27日新华网高端访谈《科学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在经济严冬里寻找生机

年轻插队时,得知冬小麦必须经历严寒才能抽穗,我着实兴奋了一阵子。原来冬天不只是寒冷难耐,不只是万木萧条,在严寒中还孕育着生命,催生着果实。时下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使经济严冬不期而至。作为企业的领导人,我常被问道:“冬天来了,你准备好了吗?”这使我不由得回想起小麦越冬的道理,并再度思索冬天的意义。

当然,我并不想去谈论自然界中冬天的意义。我只想说这些年来,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繁荣,享受了那么多大自然的恩赐,当然也靠科技进步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在不知不觉间,过度消费和疏于监管也造成了诸多问题。比如,从全球来看,我们现在的经济模式基本是靠虚拟经济、超前消费和公共开支来维持,短期内难以改变;再比如,我们身处的建材行业,多年来习惯了规模扩张的增长方式,水泥和玻璃产量几乎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企业也把目光放在跑马圈地和建新线上。经济冬天的来临,让盲目的热情趋于冷静,我们应静下心来反思过往的增长方式和生产模式,深入思考一下如何从善待环境、善用资源和集约化生产方面改善和提高经济素质,走一条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危机给每个企业和企业家都上了一课。现在,我国经济开始复苏回暖。在这个时刻,我也在想,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该怎么发展?是回到过去经营发展的老路上去吗?还是说重新塑造全新的自己,迎接一个新的时代?这场经济严冬让我们认识到,企业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健康成长,科学发展已成为金融危机后企业发展的新动力。我们不是度过危机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反思从中能学到什么。

从这个意义来说,冬天又是必要的阶段和难得的机遇。在这个特殊的冬季里的感触、思考和历练,对我们来说弥足珍贵。总之,严寒孕育着生机和希望。冬天里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冬天会有冬天的收获,关键是别让冬天白白过去。

——节选自2009年第2期《中国建材》杂志卷首语《冬天的意义》 ZwIY1TNDc4nAcvGZQxoQZjq//ELtbeH51cUCoom98Gm1Cx1p4AqOUyf3G3b9Ctz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