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点军校自1802年建校以来,有一门课一直是课程计划中的主课:阅读地图。对于做企业而言,战场环境的优化、新战场的开辟都离不开地图。我个人也喜欢看地图,很多决策都是在地图前做出的。我认为,战略就是为企业制图,既要系统全面地思考问题,知己知彼,勾画企业发展的全景,同时要为准备达到的目标设定界限,也就是要懂得取舍之道。
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的本质是抉择、权衡和各适其位。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包打天下、面面俱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优势兵力是企业制胜的关键。中国建材在整合南方水泥时,正是看好江浙沪一带庞大的市场并且发现当地缺少领袖企业,一举发起联合重组,整合了150多家水泥企业。但在西北地区,中国建材采取了主动撤出的战略,把市场让给了兄弟企业。
战略也意味着舍弃。很多情况下,“不做什么”与“要做什么”同样重要,有时“不做什么”甚至比“要做什么”更重要,因为只有放弃了旧的事物才能进行新的选择。但坦率地讲,放弃往往比得到更难,因为个人也好,企业也罢,都有恋旧情结,对熟悉的东西难以割舍。有些东西你可能很感兴趣,但是战略却要求你不能凭兴趣和经验做选择。正因为这样,懂得放弃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时常提醒自己和下属:“大企业失败的原因往往在于总是用过去成功的经验。”环境变了,情况变了,过去成功的经验可能不管用了,我们必须不断适应新的变化,进行否定之否定。这些是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应该考虑的。
我欣赏巴顿将军的一句名言:“战略就是占领一个地方。”我认为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占领必须占领的地方,而且要巩固对领地的控制权;二是不要占领所有地方,应有进有退、有得有失。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战略关乎全局。做企业不能盲目开疆辟土,摊大饼,而要做好取舍,勾画出自己的领地,并在这块领地里努力做到最好。
——节选自2011年5月10日在中国联合水泥公司的讲座
企业怎么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业务方向非常重要。今天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任何一家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又都是有限的,只有根据行业特性和自身优势,理智地进退,成功的把握才会更大些。
按照有进有退的思路,近年来中国建材集团依托战略性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以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增量投入发展先进生产力,构建起实力雄厚的水泥、玻璃、轻质建材、新型房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产品和耐火材料等产业平台。这些年,不少人只看到中国建材集团的快速扩张,殊不知,在重组上千家企业的同时,我们也相继退出了300多家企业。可以说,我们就是经过一路取舍,才发展到了今天。
退出的过程可能会有损失,但从整体和长远来看,不退出就会有更大的损失。中国建材集团有一个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理企业退出的问题,力争把损失降至最低。资产管理公司经理人员的奖金收入,不以经营指标而定,而视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而定。另外,不仅困难企业或经营无望的企业要退出,也可以卖掉一些经营好的企业。例如,法国圣戈班在美国曾有一家玻璃纤维厂,经营得很好,却卖给了欧文斯科宁公司,因为他们预见到这个产业未来的竞争会非常激烈。
那么,企业取舍的依据是什么?我的看法是,如果我们在竞争中可以占据根本优势,那就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尽一切努力,达到最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和拥有最大的竞争能力;如果不占有根本优势就不要涉足,如果进入了就赶紧退出,而且应该警醒回避,除非局势发生根本的变化。如在瓷砖、壁纸、建筑五金、卫生洁具等普通建材领域,由于中国建材集团与民营企业相比没有突出的竞争优势,所以我们果断地彻底退出。
兵贵精干,不在多少。企业总是要腾笼换鸟,有加有减,保持动态平衡,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做企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取舍的过程。
——节选自2013年9月13日在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的讲课
企业发展空间的大小、利润额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其所在产业领域的体量和前景。2009年,我刚到国药集团任职 时对大家说:“我知道有病要吃药。”大家说:“董事长,这话不全对,没病也得吃药,要保健康。”这么一说,我就理解了。对呀,人一生下来就要打疫苗。同事们还告诉我:“我们要主攻大病种药,因为有市场,有销售额。”像高血压、糖尿病、胃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就是大病种。
“保健康”和“大病种”的思想,对我启发非常大。它们提醒我:央企一定要扎根大行业、做足大产业,一定要有一个大业务、大平台作为利润支撑,一定要结合资源优势、政策优势、规模优势、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确定目标。央企有规模、有产业属性、有研发创新能力、有核心竞争力、在行业中举足轻重,才能真正做到有活力、有影响力、有带动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才称得上有意义。
后来,我在国药集团的战略定位中加入“健康”两个字,并明确了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平台的发展目标。按照这个思路,国药集团的业务空间一下子增大了。在美国,医药业的GDP只有3 000亿美元,整个医疗健康业却有3万亿美元。而在中国,药品行业的GDP目前只有1万多亿元,当然每年还在以20%的速度增长,但健康产业却是一个几万亿元的大产业,“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国建材集团也是如此。比如,进军水泥领域之后,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商业价值飞速提升,前些年水泥业务在整个集团收入、利润中的比重一直超过90%,被媒体称为“定海神针”。当然,随着企业的战略转型,近年来我们的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快速崛起,逐渐与水泥业务并驾齐驱,成为支撑企业健康成长的新生力量。再比如,为什么我们要做新型房屋?因为石膏板做到1亿平方米也只有6亿元的销售收入,但是日本最小的工厂化住宅企业一年做4万栋,算下来也有上百亿的销售额,这是由它的发展空间决定的。
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企业选择了一个相对小众的行业,但找到了合适的赢利模式,也能取得好的发展。大企业不能这样想问题,没有稳定丰厚的利润根基,效益靠七拼八凑实现,肯定不会走得长远。综观这些年央企的发展,凡是主业涉及大行业、大产业的企业都实现了快速成长。
——节选自2015年11月7日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讲课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有5年时间同时担任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两家央企的董事长。两家企业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殊规律,通过分析其中的异同并不断实践,我对战略的特色有了更深的理解。
建材行业和医药行业都是既关系国计民生,市场又高度开放的领域,都存在企业分散、集中度低、恶性竞争等问题。在这样的领域中,央企的目标是发挥骨干作用,发挥影响力和带动力,促使行业健康发展。两家企业都是由原来的国家工业局撤掉后转化而来,同样经历了资源重组、资本运营的发展历程,成为国家用一定量资本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进行发展的新型央企。相似的特点决定了相似的发展规律,两家企业因此选择了相似的成长方式:通过市场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适应市场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通过开展大规模行业整合,不仅自身快速成长,而且带动了行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共性之外,两家企业在战略的区域性、行业性与制高点方面又有所不同。在区域性方面,药是长腿产品,附加值很高,可以行销全球,价值一两百万元的药,只用一个小包,就能从美国带到中国,所以物流体系很重要;而建材大多是短腿产品,有150公里运输半径的限制,基本上是地销。在行业性方面,建材是重资产投资行业,产品附加值低,对资源和环境有高度的依赖性,对环境有一定负荷,因此要走结构调整和存量优化的减量化发展道路;而医药是轻资产投资行业,技术投入高、准入程序和门槛高,由于是被动消费,受宏观经济影响小,医药行业未来将呈增量化发展。在制高点方面,企业竞争要抓制高点,也就是《孙子兵法》里讲的“兵家必争”之地。建材行业的制高点是建立在研发基础上的装备制造,建材的任何一次革命都要靠成套装备的革新,大部分的技术都凝聚在装备行业中;医药行业则不然,制药大厂都是轻工装备,医药企业的制高点是研发和网络。
由于上面这些差异,两家企业的战略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例如,同样是联合重组,两家企业却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中国建材集团是区域化布局,像下围棋一样,把一块市场占住,组建水泥核心利润区;国药集团则像天女散花一样分散布点,建立覆盖全国的药品物流分销配送网络,用终端业务撬动上游产业,庞大的营销网络是国药集团最具实力的王牌之一。
企业战略要打特色牌,形成自身的独特模式,这是战略的精髓所在。企业的内外环境、战略的判断能力和执行能力、所在行业特点等因素的差异,都会带来不同的战略。千篇一律不是战略,其他企业的战略模式可供借鉴,但不能盲目照搬。
——节选自2012年5月21日在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青年管理人员培训班的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