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做企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现有的资源、技术和人员,有什么条件做什么事、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也就是中国人常讲的“看菜下饭,量体裁衣”。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以资源为导向,有什么做什么虽然比较实际,但在变革的时代和企业转型时期却不能这么想。
企业在战略制定上,必须首先突破以往的思维局限,从“有什么做什么”转换到“缺什么找什么”,即以目标为导向,先确定目标,然后缺资金找资金,缺技术找技术,缺人才找人才。比如想上市,就要按照上市的要求整合优势资源组建新公司,想做水泥大王就得重组企业。“有什么做什么”与“缺什么找什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战略思路,一个强调现状,一个强调目标。打个比方,按照前一种思路,有面有馅儿就可以包饺子,有面和油盐就可以做烙饼;按照后一种思路,想包饺子就要找面和馅儿,想做烙饼就要找面和油盐。这样,我们做事情就不会受既有条件的限制。
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资源配置其实都是战略问题。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可选择性,企业往往要根据环境、机遇、自身条件和目标,将资源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数量上进行合理分配,追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并降低成本。因此,资源配置要从企业的发展目标来考量。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一个振奋人心又有一定追求的目标,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一个符合逻辑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想清楚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达成目标的途径、缺少何种资源,然后想方设法找资源来实现目标。在实践中,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只顾盯着眼前的资源做文章,即便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很多大企业的崛起恰恰是因为最初没有资源,在确定目标后主动去寻找相关资源,从而实现了快速发展。
从战略的角度看,企业如何取得成功?简单来说就是先制定清晰正确的目标,然后努力去寻找所需资源。当我们把缺失的东西一样一样找全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功效时,事情就慢慢地做成了。
——节选自2007年7月26日在中国建材集团半年工作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制定战略,之所以要从“有什么做什么”转换到“缺什么找什么”,源于对资源和目标的理解。我的看法是,做企业不怕没有资源,就怕没有目标。今天,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资源不再是企业发展的首要矛盾。资源并不一定都是自己的,也不能凡事都从零开始,那样做既没有必要,也过于迂腐,还会错失良机。
事实上,在一个资源社会、协作社会里,相对于找资源而言,更难的是定目标。这就好像学生写论文,很多人喜欢由老师出题,轮到自己想题目就打怵。因为老师给定了题目,大方向就有了,找好资料,写起来并不太难。难的是不知道写什么,目标不明确,无数次推倒重来。所以,我常跟同事讲,我们先要明确目标,没有资源没关系,因为“没有枪,没有炮,别人帮我们造”,只要知道资源在哪里,我们就把它们找来,把它们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做大企业不能仅靠自我的原始创造和积累,还要靠整合资源。这其中蕴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环境变了,企业的成长方式也必须改变。按照经典的企业成长理论,企业的成长往往是内生式成长,关注的是如何让企业内部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如何依靠现有的资产和业务,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而在经济全球化、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今天,企业除了关注内部,也要关注系统资源的集成能力与优化能力,关注存量整合形成的资源集聚效应和综合价值的提升。
学物理、化学的人都知道什么是临界体积,放射性元素累积到一定体积的时候就会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做企业同样如此,当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聚集到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集聚效应。如果你不去找资源,关起门来完全靠自己做,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么费了很大劲儿,吃了很多苦,最后却可能徒劳无果。记得在2005年年初召开的中国建材集团工作会议上,龙永图讲了一句话:“今天的社会竞争,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整合资源的能力。”这句话很精辟,也很到位。
综观全世界的大企业,大多是在资源集中和优化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从产业到产业与资本的结合,再到产业、资本与资源的结合,这一次又一次惊险的跳跃,是大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节选自2010年6月3日在“袁宝华企业管理最佳实践讲坛”上的演讲
今天的中国建材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水泥制造商,可就在几年前,我们还是中国水泥行业的无名小卒。我本人又是化工专业出身,此前一直都在新型建材领域摸爬滚打,对水泥行业来说是一个“门外汉”。但这些都不重要,遵循缺什么找什么的思路,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中国建材集团的水泥业务迅速发展起来。
2004年,中国建材集团经过债务重组和战略转型,已然步入了发展正轨,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企业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无处筹集。正当我为之苦恼时,一天我随手翻看办公桌上的报纸,一则消息映入眼帘:某公司将内地的上市公司资产打包后在香港上市。看到这个消息,我兴奋地抓着报纸在屋里来回踱步。2005年3月,中国建材集团把旗下的两家A股公司北新建材、中国玻纤和集团仅有的几个有利润的企业打包,组建成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路演时,我惊奇地发现,投资者的关注点并不是我们的新型建材业务,而是水泥业务。于是,我对团队说:“大家清楚投资者的想法了吗?就是水泥、水泥、水泥,规模、规模、规模。”可是大家没信心:“我们是要发展水泥业务,可哪来那么多的水泥厂啊?”行业内部也提出质疑:“宋志平懂水泥吗?不懂水泥还想做水泥大王?”但我的看法是,大家都在就已有的事情发问,但打算做什么并不代表已经有什么了。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先天条件的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如果等所有的条件都成熟了,机会可能早就溜走了。确定了目标,再去找相应的资源和机会,这样就会容易很多。如果永远处在犹豫和争论之中,我们可能什么也干不成。办法总比困难多,一旦确定了方向,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做。
2006年3月23日,中国建材在香港H股上市,充分验证了“全世界不缺钱,只缺概念”这句话。当时中国建材实力弱、利润薄,很多人不相信我们能上市,合作券商甚至中途打起了退堂鼓。我们上市的卖点是什么呢?是概念。中国建材的概念之一就是水泥业务的联合重组。在IPO(首次公开募股)新闻发布会上,我脱稿讲了一段话。我说:“中国建材是一个稳健经营的故事,一个业绩优良的故事,一个行业整合的故事,一个快速成长的故事。”在此后短短的六七年间,通过开展大规模的联合重组,中国建材拥有了中国联合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四大水泥公司,一跃成为全球水泥领域的领跑者,我当年讲的4个故事一一兑现。回想这段历程,中国建材能迅速变成行业里的巨无霸,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司,正是因为走了一条捷径。这条捷径就是,缺什么找什么,进行资源整合,而不是靠自己单枪匹马地去做。
水泥业务的迅速发展,是中国建材集团战略驱动式成长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我们没有从现有条件出发,而是确立了更高的目标,激发出企业更大的潜能。这就是大家经常说的那个道理:如果你把目标定为100,经过努力,可能会做到80;如果你把目标定为120,经过更多的努力,就很可能做到100。
——节选自2012年4月《中国建材》杂志《我的心是一片海洋》采访实录
战略目标的制定不是由内向外,而是由外向内的。参照系中别人的指标是多少,我们想做到第几名,再倒推回来,就能得出自己的目标值;再由目标值倒推,就能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发展。这个目标倒推法,是中国建材集团的一个重要发展思路。
2003年,国资委成立后明确要求,央企如果做不到行业前三名就自动出局。当时的监事会主席也要求我们做行业的领头羊,理由是:如果一家央企在行业里算不上领军者,就不配做央企。这给了我们巨大的压力,因为当时的中国建材集团底子薄、基础差,虽然头顶央企的“帽子”,却像个孱弱的孩子一样经不得风雨。面对压力,一家本就弱小,又没有国家资本金扶持、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央企,该怎么办?如何做到行业前三?我们为此进行了痛苦的战略思考。
战略包括目标、范围、方式方法和自身优势。综合方方面面的要求和企业实际,在大方向上,中国建材集团确立了“五最”目标,即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效益最好、技术最先进、国际竞争力最强的行业排头兵企业”,之后根据发展需要又调整为“建立又强又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小方向上,确立了“大水泥”战略,以水泥及相关建材产品为主业并实现快速发展。为了实现目标,我们确定了4条道路:走一条突出主业的专业化道路,走一条资本运营、联合重组、管理整合、集成创新的发展道路,走一条市场化运作和国际化合作的道路,走一条争取地方资源支持和为地方做贡献的道路。4条道路能不能走通呢?能。因为我们有企业的国家信用、市场化经营模式、投资人参与的市场机制、独特的融合文化这几大优势,能为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记得几年前,我拜访当时全球最大的建材企业法国圣戈班时,跟时任圣戈班CEO(首席执行官)的白峰谈到了有关战略的思考。我当时说,中国建材行业不能走自建式的产能扩张道路,而是要把现有的企业联合起来,走一条基于存量结构优化的全新成长路径,促进市场健康化发展。白峰先生当时很吃惊,他认为普通企业考虑的是怎么引进技术、建新线,我们却是从行业的角度、市场的角度、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发展。他对我说:“中国建材集团是全球最具动力的建材企业,现在我们每个月度会上都会问一句中国建材集团在想什么。”那时,中国建材集团的规模还很小,我们只知一路向前,对自己的未来并不十分确定,所以听了他的话后我有些意外。
事实证明,白峰先生没有看错我们。20亿、50亿、100亿、1 000亿、2 000亿……短短几年间,中国建材集团的营业额实现跨越式增长,成为跻身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第一家建材集团。今天回想起来,白峰先生较早发现了中国建材集团这匹黑马,作为一位全球知名的企业家,他从你的战略里洞见到你的未来。
——节选自2016年3月《中国建材》杂志《中国建材:从资本市场走来的整合者》采访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