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达人达己的国际化道路

做好本土市场是国际化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际产业分工向水平方向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生产体系逐步形成,企业进入更广阔的全球市场。事实上,今天已不存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分,世界上只有一个市场,那就是一体化的全球市场,国内市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讲到,有10台推土机把世界推平了,把国界推没了。虽然这个看法有些绝对,但从市场角度看,市场的疆界确实正在慢慢消失,试图用简单的壁垒来阻止别人进入是不现实的。全球化进程势不可当,融入全球市场已成为中国企业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企业的国际化是资源获取的国际化和运营能力的国际化。许多企业都把国际化当成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最佳途径,通过“走出去”,迅速获取技术及其他资源,以期摆脱价值链低端的制造者角色,提高国际竞争力。国际化不能简单地与出口画等号,像出口多少鞋、服装、打火机,那只是国际化的一个小画面。我们要理解并遵守国际商业运行规则,做好产品、技术、装备的出口,循序渐进地开展海外投资、海外并购及海外建厂,利用国际资源,掌握核心技术,扩大市场份额,拓宽品牌渠道,不断提高国际化运营水平。

国际化战略是中国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但前提是先把本土市场做好,把根基打牢。其原因在于:第一,中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企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第二,这是对企业发展的要求,做大做强是企业成长的必然规律;第三,这是企业国际化,参与全球竞争与资源配置的必要基础。

当前,新一轮全球并购浪潮越推越高,被并购企业并不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困难企业,签约双方大都拥有良好的经营状态,把打造全球领袖企业作为远期目标。在这场并购大潮中,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成为很多跨国公司加速抢滩的对象。不让这些国际巨头进入中国市场是不可能的,这不符合WTO原则和企业竞争原则。中国企业该怎么应对?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把自己做好、组织好,市场选择到位,效益提上去,先在国内做大做强,才是中国企业最合理的选择。如果我们的企业规模小、成本高、技术落后、管理不到位,必然会被兼并或淘汰出局。

做好本土市场对于建材行业尤为重要。中国是一个建筑潜力巨大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城镇化、城市改造都需要大量建材。爱尔兰老城堡(CRH)、德国海德堡、法国拉法基、意大利水泥等跨国公司纷纷来中国开拓市场,跟我们分一杯羹。如果我们放着自己的市场不做,反而跑到别人都不爱去的某些政治动荡的海外区域建工厂,那会冒很大的风险。建材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在哪里呢?就在国内。只有牢牢扎根国内市场,我们才能发展。只有加快本土企业间的重组,形成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大企业,推动行业整合和结构调整,我们才有能力与跨国公司抗衡。

实践证明,企业要在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从自身做起,从本土市场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发展质量,不断增强竞争实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是国际化成功的保证。

——节选自2008年6月6日在2008年首都企业家(常州)论坛上的讲话

国际化路线的“三部曲”

中国建材集团很早就开始探索国际化经营。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化浪潮中,我们坚定迈出国际化脚步,不断摸索前进,历经产品出口—EPC—海外投资的“三部曲”,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国际化思路,打造了国际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建材工业外向型生产开辟了道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建材集团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其后根据国家贸易政策,尝试出口石膏板、矿棉板、玻璃等产品,争取为国家多创造外汇,同时打开国际市场。随着生产制造和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我们实现了从以建材产品出口为主向以建材成套技术装备出口为主,并大规模承担国外工程项目总承包业务的转变。按照“精快稳”的原则,中国建材集团不仅培育了玻纤、新型板材等一批出口额超千万美元的核心业务,水泥、玻璃、新型建材等工程总承包、成套装备和技术出口业务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2011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首次召开中央企业“走出去”工作会议,紧接着我随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赴印尼访问。在此期间,我对中国建材集团“走出去”战略进行了梳理和思考,明确了从推动产品出口、开展EPC向重视资源和产业投资转型的国际化新思路。一是加快木材、煤炭、铁矿等资源类产品的进口,同时重视在全球战略资源方面的投资,为我国的长期经济发展打下基础;二是将国际业务向技术改造延伸、向生产管理延伸、向投资延伸,成熟一个投资一个,投资一个做好一个。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建材集团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加速进入以国际产能合作、海外投资为特征的国际化第三阶段。国际产能合作不是简单地做EPC,也不是简单地卖设备、卖技术,而要在海外投资建厂,通过全资、控股、参股、租赁等方式进行全方位投资。过去,我们是贸易人员打前站,而大多数产业人员并不熟悉海外市场;今天,产业人员也要“走出去”,自己上战场,把工厂建在海外。像中国建材集团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投资5亿美金建设了玻璃纤维厂,什么原因呢?因为美国有我们大量的终端客户,有我们的市场。美国现在正回归实业,我们在当地安排了800个就业岗位,因而很受欢迎。

中国企业迈向海外投资新阶段是历史的必然,有着深刻的背景和逻辑。多年来,我国依靠原材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的经营模式,创造了很高的进出口额,积累了很多外汇。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单纯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难以为继。一方面,在经济复苏缓慢和高失业率的压力下,欧美国家实行“再工业化”以重振经济,美国“页岩气革命”更是强劲推动了制造业回归,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要素成本走高,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一些生活制品类加工产业已迁移到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中国正面临产业链高端向发达国家回流、产业链中低端向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的双重压力。

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给“走出去”带来诸多困难和风险,但世界经济的低迷也为我们低成本投资并购获取海外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品牌渠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经历了资金、技术、设备“引进来”和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阶段后,今天中国企业已进入全球资源整合的新阶段,即从商品贸易为主进入资本、技术带动的全方位国际合作时代。我们过去习惯把GDP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却往往忽视了GNP(国民生产总值)。在日本,GNP数额长期高于GDP,尽管GDP每年仅增长1%~2%,但海外投资和收益巨大。今天中国也进入了从GDP向GNP跨越的时期。

——节选自2017年7月13日在中央企业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倡议专题研讨班的讲课

深耕“一带一路”大市场

“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是对全球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全新探索,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在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过程中,一个共性特征就是大规模“走出去”。美国、德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曾经历这样的过程。对今天的中国来说,一方面,经济繁荣发展,外汇储备丰厚,改革开放的成功模式为世界各国所看好,尤其对发展中国家颇具吸引力。另一方面,面对新常态的到来和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倒逼,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开辟新市场。因此,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还是从对外开放的内外部需求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都恰逢其时。

“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国时代。过去企业“走出去”,国家往往是单个地区或单个项目进行支持,这次则是国家全方位地为企业“走出去”鸣锣开道,这对企业来讲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中国企业在长期“走出去”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利因素:一是丰富的国际化经验;二是国内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三是央企间的协同合作;四是央企和民资用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国际化业务。同时也存在着企业分散、缺乏协同、对品牌和标准不够重视、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等不足,也发生过一些风险和损失。我们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过程中,做好统一组织,进行系统周密的规划布局,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过去这些年,中国企业从生活用品出口到生产用品出口,从单纯卖产品到海外投资、海外建工厂、管理工厂,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当前,“走出去”主要涉及技术和装备出口、海外直接投资两个层面,但不管是哪个层面,都要在国际分工里充分考虑自己的比较优势。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就在于中高端制造业,像基础原材料领域的成套技术和大型装备都是世界一流水平,因此要立足中高端,突出自身优势,把项目做精做细。我们过去在海外做EPC有点儿像“狗熊掰玉米”,建完了、教会了就走人,没有扎下根来。今后,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与兄弟企业深化合作,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集成投资、管理、后续服务等产业链,开启装备“走出去”的新时代。

钱从哪儿来?我们要改变单纯依赖贷款的传统做法,突出产融结合,与亚投行、丝路基金、中投、国新等国内主权基金以及地方银行、民营资本开展合作,采用设立基金、合作投资、融资租赁、买方信贷等多种方式,以股权投资带动工程承包、装备出口、运营管理和备品备件等后续服务。我希望采用类似中国国新控股那样的产融结合模式,企业出资10%,国家外汇出资90%。一边是国家想投资,一边是企业有好项目而且会经营管理,这种模式实现了双赢。

怎么走?纵向联合,横向协作。纵向联合,就是把外贸公司、工程公司、大型装备企业和制造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纵向联合起来。横向协作,就是与国内大型集团加强合作,合理布局,有序地抱团出海。同时,建议政府起到指导与协调的作用。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等部委制定规则,安排布局,利用金融手段对企业加以指引,最终形成产业链纵向联合、企业间横向协作、政府引导推动的全新格局。中国企业“走出去”,过去常常是一家一户地单干,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很好地延伸服务;再加上一窝蜂地扎堆、杀价竞争,导致市场越做越窄,效益也不好。事实证明,单打独斗只会是“拉长工”,赚不到大钱。企业间应加强沟通,发挥合力,摆脱过去“干活不挣钱、出力不讨好”的窘境。

去哪儿?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在发展中国家,可以复制“引进外资购买技术装备,抓基础建设,大规模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制造业发展”这套中国经济模式,加快推进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在中等发达国家,利用中国技术和成套装备的性价比优势,寻求更多的合作空间。在发达国家,通过收购高科技企业填补我们的技术短板,通过深度介入基础建设投资获得稳定收益。中国建材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埃塞俄比亚、蒙古等国家建设了上百条水泥和玻璃生产线,并在俄罗斯、印度等国谋划并购项目。

“走出去”是一整盘棋,需要谋好篇、布好局,明确打法和规则,探求新的商业模式,让企业有组织、有重点地走出去,而不是单枪匹马、漫无目的地去海外冲杀。同时,“走出去”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会面临政治、法律、管理、市场等各种风险,我们要一道一道地过关,既要“走出去”,又要走得稳、走得好。

——节选自2015年第5期《中国建材》杂志《“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企业的重大机遇》采访实录

打造“走出去”国家名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为建材企业“走出去”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建材集团紧抓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投资和建设,加快装备、技术、服务、标准“走出去”,成为中国实业“走出去”的国家新名片。

一是大规模开展工程服务,有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建材是全球最大的建材制造商和世界领先的综合性材料服务商,在新型干法水泥、特种水泥、电子玻璃、光伏玻璃、石膏板、玻璃纤维、碳纤维、新型房屋等领域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人才。这些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中高端技术和性价比优势,在世界各地建设了300多条水泥生产线、60多条玻璃生产线,全球市场份额占到65%。在埃及建设的6条日产6 000吨水泥生产线,一字排开、蔚为壮观,成为业内史无前例的宏伟工程并全部成功点火。同时,围绕工程项目,延伸多元化业务,由过去单一做水泥和玻璃工程,进入到节能、环保等相关工业领域和中型基建领域的EPC项目,比如建设泰国钾肥厂、埃及旋转桥、俄罗斯汽车工厂等。

二是实施“六个1”战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面服务。中国建材集团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扬长避短,量入为出,减少重资产投资,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六个1”的国际化战略目标,即加快建设10个迷你工业园、10家海外仓储园区、10个海外区域检认中心和国际化标准实验室、100个建材连锁分销中心、100个智慧工厂、100个EPC项目。围绕“六个1”目标,中国建材集团在大规模开展工程建设的同时,打造海外投资“升级版”,积极审慎有序地开展境外投资,海外投资总额近300亿元。建材工业产业园、水泥工厂、玻纤生产基地、海外仓储园区、建材连锁分销中心、光伏电站及模组生产线等海外项目深受当地政府、企业和人民的欢迎和赞誉。

三是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走一条和谐共生的国际化道路。“走出去”不仅是资金问题、技术问题、装备问题,更是态度问题、文化问题。中国建材集团始终坚持以高水平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突出中国品牌、中国技术,突出一流品质、一流信誉,加快标准走出去,为全球客户提供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和优质服务。在“走出去”过程中,中国建材集团坚持“真、实、亲、诚”的文化,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行动指南,树立了友好和谐、负责任的海外形象。中国建材集团在赞比亚卢萨卡建设建材工业园,项目动工前,为当地居民打水井、建医院、办小学,深得当地居民的爱戴和欢迎,当地的孩子们会唱一首歌,大意是:手挽手,心连心,我们和中建材一家人。

独行快,众行远。走出去不能吃独食,中国建材集团不仅与所在国地区和人民友好相处,还积极倡导联合开发第三方市场。第一种方式是企业内部公司之间联合开发。第二种方式是与央企、地方国企联合开发。第三种方式是与民企联合开发。部分民企在国外扎根较早较深,因此被称为“领路人”。把央企的实力与民企的经验联合起来,就能发挥出巨大能量。第四种方式是与跨国公司联合开发。比如,中国建材和法国施耐德在非洲有十几个大型合作项目。施耐德公司在非洲根基深厚,在合作中,施耐德帮我们扩展市场,介绍EPC和投资开发项目,我们则在项目中使用对方的电气、能源管理服务,这就实现了双赢。

——节选自2017年7月13日在中国企业“走出去”50人论坛上的演讲及采访实录

坚持合作共赢三原则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诚信、注重合作、追求和谐共赢,我们的儒商文化推崇的就是这种精神。合作共赢是一种至高的商业智慧,不仅在国内竞争中如此,在国际竞争中也是这样。这些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不少,但由于受到经济环境、商业规则、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际化道路并不平坦,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诸多挑战接踵而至。在新的全球化经济背景下,能否利用好世界这个大工厂,取决于我们是否有开放的思维和合作共赢的经商文化。

2006年,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南京凯盛在土耳其承接了一个水泥工程项目。在动工仪式上,我说,中国建材集团是一个走和谐发展的国际化路线的企业,我们的国际业务秉承三个原则。第一,要为驻在国经济发展做贡献。有贡献当地政府才能接纳你,在做贡献的同时我们也会有收益。第二,要与驻在国企业密切合作,为当地企业创造机会。第三,要与驻在国人民友好相处。中国建材集团在做这个水泥项目时,将土建和安装工程分包给当地公司,而且在一些关键部件的采购上实行全球采购,确保了整套装备的运行质量,赢得了土耳其业界的高度赞誉。土耳其最大的媒体《自由报》称我们是“昔日的竞争对手,今日的合作伙伴”。后来,我国驻土耳其经济参赞对我说:“如果我们国家的企业都像中国建材集团这么想、这么做,我们的国际化环境就会好得多。”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能不能诚信经营,推动互利共赢?有没有为当地做贡献,与当地企业合作,与当地社会相融合的思想准备?如何让大家都能了解我们,接纳我们?这些问题至关重要。企业要想真正融入全球市场,最重要的就是秉承互利共赢文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进友谊,努力成为值得信赖的国际化企业集团。比如,严格遵守国际公约和当地各项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完善劳动安全保护措施,提高员工待遇,依法纳税,保护环境,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等。中国建材集团巴布亚新几内亚公司每年都会搞一些捐助活动,深受当地政府和人民欢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非洲实施的项目,全部开展属地化经营,积极安排当地居民就业,组织当地员工培训,帮助项目所在国建立建材工业体系,实现了与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

无数实践告诉我们,要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就要有扎根海外、精耕细作的理念,有一大批走得出去、留得下来的人才,最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共生多赢的文化。有了这种思想基础,我们才能在国外站稳脚跟并有所建树。

——节选自2012年4月《中国建材》杂志《我的心是一片海洋》采访实录

全球化阴影下的企业选择

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历史进程的延续。从近代史来看,我国的洋务运动虽未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但中国人从此开始睁眼看世界,为国家的转型进步做出历史铺垫。此后,经过漫长的艰辛探索,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才真正重启了全球化进程。40年来,中国企业在开放的环境中艰苦奋斗、边干边学,逐渐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逼近并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扩大开放的声音越来越强烈,这既反映出全球贸易的结构失衡,也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思考,把握开放合作的历史潮流,坚定扩大开放的决心。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要用更加开放的中国市场吸引融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并提出了改善营商环境的系列举措。制度型开放将解决大门开了小门没开的问题,让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在中国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跨国公司几乎悉数参展,反映出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市场对全世界的吸引力。同时,我们要不断扩大“朋友圈”,开辟更广泛的市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些需要我们加大宣传,树立中国和平发展、永不称霸的良好形象,让国际社会理解中国的和平崛起既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又有百利而无一弊。

从微观层面看,中国企业自身也要积极行动,推动扩大开放。一是要尊重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跨国公司共同整合产业链,进行全球采购,发挥各自所长,让大家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二是主动联合跨国企业开发第三方市场,不搞我来你走。许多国外市场原来是跨国公司的天下,现在中资公司进入,必然会出现竞争,我们可以共同开发市场,把蛋糕做大,让大家都受益。三是严格遵守国际规则,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这是我们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与西方技术公司打交道的基础。四是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既要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又要引进跨国公司在国内合资合作,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融合。我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对现有企业会形成一定压力,但应该看到,我们和发达国家产品互补、产业链相互依赖,如果能够公平竞争,以市场换市场,可以实现双赢,对我国企业也是好事。另外,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洗礼,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在市场中进行更高水平的竞技锻炼,大家应对扩大开放充满信心。

中国建材集团近年来紧跟形势变化,不断升华认识,走了一条开放包容的国际化道路。我们的海外EPC项目注重全球化采购,既发挥国产装备的性价比优势,又积极采购一些跨国公司的高技术关键设备,赢得了市场,缓解了矛盾。与法国施耐德、日本三菱商事、丹麦史密斯等跨国公司合作,联合开发“一带一路”沿线等海外市场。强化企业市场化行为,在市场中不打国家旗号,“走出去”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比例都在30%以下。坚持互利共赢,与跨国公司、上下游企业和所在国企业密切合作,努力开拓多元化市场。一方面深耕东南非、中东、东盟、南美等7个重点区域市场,不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一方面积极拓展美欧日市场,既尝试收购高科技企业,又积极投资中高端产业,把工厂建到发达国家。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定扩大开放,推动互利共赢。中国坐拥一个庞大的市场,人口数量、消费升级、经济环境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我们以前讲以市场换技术,今后更多的是以市场换市场,既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也让世界成为中国的工厂,既让世界成为中国的市场,也让中国成为世界的市场。

——节选自2019年1月7日《企业观察报》之《用更加成熟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年》一文

迎接全球化4.0时代

1997年,我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达沃斯论坛,那时参会的中国人很少。相较之下,2018年的达沃斯论坛,中国参会人员近300人,占会议总人数的大约10%,可谓盛况空前。此次达沃斯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旨在建立应对各类挑战下的全球化新规则。

今天的全球化进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尤其是世贸组织的建立为全球化确立了规则,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但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缓慢,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粹主义也开始在一些国家泛滥,一些过去主张全球化的国家转向关门主义。这一方面反映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则出了问题,因为这些规则使得财富通过市场过度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加剧了贫富分化;另一方面,这些年美国和欧洲进行脱实向虚,大规模退出制造业,在享受新兴国家低成本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失业率的增加和产业工人的不满。其实,这是形成今天逆全球化的主要原因和思想基础。

在达沃斯论坛上,大多数参会者都是理性的,几乎清一色地赞成全球化。我曾分头问过几位西方跨国公司领导者和专家,他们普遍认为贸易出现摩擦是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历史上英国和美国、美国和日本之间都发生过此类问题,不足为怪,但它又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全球化是方向,全球化的核心是自由贸易,谁也挡不住。全球化不只是一个利益问题,归根结底更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中国主张把“达己达人,天下为公”的传统文化作为推动全球化的价值理念。“达己达人”出自中国先哲孔子。指的是可以称之为仁的人,一定是自己要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自己要腾达,也要让别人腾达。这句话讲的是人与人相处的道理。这个道理放在处理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问题上同样适用。全球化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你我他的具体行动,尤其是企业的作为。短短三天时间,我参加了12场论坛,还接受了央视等媒体的采访。结合中国建材集团的实际,我详细介绍了中国企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全球采购、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等方面的做法,希望把达己达人的中国故事传递给世界。

全球化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进有出,进出平衡。如果真正能做到这样,何愁没有好的国际环境呢?在论坛上一个美国人说,你们中国人多聪明,什么都会造,那我们美国人怎么办,总不能让我们都去种地吧。虽然这句话有些极端,但却反映出他们的担忧,将心比心,我们也能理解。所以说,全球化应彼此照顾,让大家把心放到肚子里。

——节选自2019年1月国资小新 《达沃斯归来再论全球化——一位央企董事长的新思考》 k14lGrKIGeHJLaFpdAEEQh6JXaKGIpgMTG+Rh1emQbdzmi9Nf/+Tz2PMTxjjry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