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何谓“中等生”

在解释“中等生”之前,东子先分别说说“中等”和“生”的含义。“中等”是一般的意思,表示介于上等与下等之间的一个层次;“生”是专指学生。把两个词语放在一起,就是指一般(中等)的学生。“中等”和“学生”都是宽泛的概念,“中等”表示学习中等、品行中等、能力中等,而“学生”又分为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

我们通常所指的中等生是指学习中等的学生,而本书则进一步限定在中小学生中学习中等的孩子。

由于受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自身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孩子们在学业成绩方面,总是存在好、中、差之分。学习好的孩子通常被称为“优等生(尖子生)”,学习差的孩子被称为“差生(后进生)”,而学习一般的孩子则被冠以“中等生”。本书所涉中等生就是指这些在校学习成绩位居中游的中小学生。

这些中等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较强的自尊心,但对自身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学习和活动的热情,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在精神方面有欲求不足的心理特征。中等生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智力因素较好,非智力因素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比较聪明,能较快地掌握知识,但缺乏毅力,学习不刻苦,因而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二,智力因素一般,非智力因素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对问题的反应较慢,但学习踏实努力。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理解能力较差,学习又不够努力和深入。

在中国,中等生实在是太多了,如以15%为优等生,15%为差生来计算,余下的70%就是中等生。在一个50人的班级里,就有35人是中等生;在一个1 500人的学校,就有1 000多个中等生;在全国2亿中小学生中,有高达1.4亿的中等生。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一个巨大的群体。

这个人数众多的群体,恰恰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优等生因学习成绩好而备受老师青睐,差生因问题多多也常引起老师关注。唯有中等生,因为表现平平,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挨不着老师的批评;既没有人佩服,也没有人歧视,他们总觉得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无足轻重,可有可无。这种存在决定了他们的意识:他们几乎对所有的班级集体活动都表现得不冷不热,行为从众。他们认为反正老师注意不到自己,不做榜样,一般也不会落伍。

中等生虽然在孩子中占的比例不小,但是一些教师和家长常常放任不管,使这类孩子备受冷落。其实,中等生的心理是不成熟、不稳定的,如果这时老师和家长能够关心他们,积极引导,对他们严格要求,他们就会和优等生一起进步;如果这时老师和家长对他们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他们就会失去机会,就会落后,甚至会落到后进生的行列。

中等生既可能是后进生(差生)的预备队,也可能是先进生(优等生)的后备军。 G96BbFKl2FzbTkerFqjN/bverGwW0cdknwVMI17UInPRc+aJ1i2F0K0UMxf4OVJ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