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的家长,对孩子抱怨指责

“望子成龙”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与放任不管的家长相反的是,很多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他们在孩子学习上的劲儿没少使,功夫没少下。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们就对孩子抱怨指责,有时甚至打骂。

抱怨指责孩子的家长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1)简单粗暴型。这些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简单粗暴,只要发现孩子作业做得不理想或考试考得不好,开口就骂,举手就打。他们信奉的原则是“不打不成器”,结果是孩子不但成绩没提高,反而开始厌学,惧怕学习。

(2)精神虐待型。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着急上火时什么解气说什么:“怎么考这么点分?真笨!”“你咋这么笨呢?”“你还有脸活着,撒泡尿淹死算了!”用讽刺、挖苦、训斥、谩骂来对待孩子即是“精神虐待”。

(3)期末算总账型。有些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但到期末就算总账。期末孩子分数考低了又打又训:“说!开学时我怎么跟你说的。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考了这么点分!”有的家长还逼着孩子写检讨,制订以后的学习计划。那计划写得天花乱坠,可过后家长就忘了,继续忙工作、忙娱乐,等到考试时孩子的成绩又不理想了。于是,又算账,又写检查……

案例

这是一位15岁的男孩给东子发来的“求救信”。

东子叔叔:您好!

您来我们学校做过演讲,我也看过您写的书。我是一个学习成绩不理想、对未来没有多少希望的中等生!求您救救我!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爸爸是三代单传,而我又是家中的独子。所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很高。爸爸生性专制独断,脾气暴躁,并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因此,对我的教育是“暴风骤雨”式的;而妈妈则对爸爸言听计从,爸爸对我打骂时,妈妈不但不劝阻,还在旁边絮叨,埋怨,一遍遍诉说我是如何的不争气,使他们的期望不能得以实现。在这样的管教方式下,我的成绩不但没进步,反而一天天滑向“差生”的边缘。

升入中学后,我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父母对此大为不满,挨骂、挨打的次数更多了。为此,我的性格也变得消沉和内向。在一次次因考试分数低而挨爸爸巴掌之后,我学会了撒谎,每次考完试,爸爸问起时不是说卷子没发,就是说老师还没有打出分数,或者干脆将分数涂改一下。

在这期间,我曾几次逃学,早晨背着书包,假装去上学,出了家门则跑到网吧、录像厅、游戏厅里混一天。到了放学时间,我会没事似的回家……

您一定认为我是一个坏孩子。其实,我也不想这样,我也想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好学生,可我看不到希望……

东子给家长和老师的建议

1. 对孩子要求要“严而有格”

对孩子的学习加以关注,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严格要求,这是使孩子成人成才的保证。没有严格的要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纠正,缺点得不到克服,孩子极易朝父母所期望的相反的方向发展。但是,严格要求一定要“严而有格”,并不是一味地打骂责罚,棍棒教育只会使孩子觉得无情冷漠,甚至对父母、对社会充满敌意,反而起负面作用。

对有的孩子来说,打能起点儿作用,但那只是暂时的,对多数孩子来说,打的负面作用更大。如果打就能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那我们就不用研究教育方法,老师也不用备课了,一人发一根棍子,挨个儿去打,全都考100分了,全都成才了,那多省事。

严格要求孩子要有章法,平时要对孩子的行为提出要求,制定规则,然后按照这些要求、规定去规范孩子的言行,指导和教育孩子成长。如果只是凭着自己脑子中的是非观念或情绪好恶来教育孩子,随意打骂、责罚他,只能使孩子无所适从,一次犯错受到惩罚后,仍不知下次该如何避免犯同类错误,而且他还会对你的惩罚产生抵触情绪。

严格要求的前提是教育引导,对孩子应当坚持教育在先,通过教育逐步让孩子了解到哪些行为是错的。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不敢如实告诉我们,改分数或者谎称老师没有打分数,这是不诚实的表现,应当受到批评。但是如果在孩子偶然为之时,家长没有在这方面给孩子讲清道理,那就不能只怪孩子,而且孩子撒谎的原因是害怕父母的责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家长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

2. 不要抱怨,而要鼓励

孩子如果对你的讽刺、挖苦提出抗议,“你说我笨,我怎么笨了,我不笨!”这孩子还不错,说明他还有自尊心。如果你整天讽刺,孩子没反应了,那就坏了,“你说我笨,我就笨!你说我蠢,我就蠢!爱咋咋地。”

如果家长的讽刺、挖苦被孩子接受了,心想:“我爸我妈总骂我笨,我是够笨的。”那危害更大。因为这是对他们自尊心的伤害,这种内伤更难医治,表面上看他们对讽刺、挖苦无动于衷,可他们有苦往肚子里咽,心理负担很重,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哀莫大于心死,病莫大于心病,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切记不要用讽刺、挖苦的语言。

有些家长总是给孩子制定太高的目标,并且总爱以威胁恐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其实,我们还是应该多启发,多引导,多鼓励,更主要的是要多关心,多给予具体的帮助,而不应威胁、恐吓。

我女儿依依刚上初中的时候,因为跳级,英语考了全班倒数第一。我没有抱怨也没有批评指责,而是通过鼓励,使孩子由“差等”到“中等”直至“上等”。她在《范姜国一的快乐初中》这本书中这样写道:

刚到大连升入初中时,学校就组织了一次摸底考试。

一听说考试,我心里有些紧张。因为第一,刚刚从烟台来大连,一切都不熟悉,也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在这里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第二,在烟台学习的课本和这里不是一个版本,烟台是五四制,这里是六三制,不知道知识衔接上会不会存在问题;第三,我一年没有上学了,整个小学阶段也没真正参加过几次考试……

想到这些,我不知道自己能考个什么样子。学校要摸底,可我心里实在没底……

我忐忑不安地进了考场,稀里糊涂地答完了所有的考卷。走出考场,内心很是沮丧。语文、数学答得马马虎虎,还算将就。可怜的英语,好多题目连读都读不懂,因为很多单词没学过,所以大部分题目都是蒙上去的。我知道,英语肯定考不好了。

虽然有心理准备,可结果还是让我大吃一惊。因为英语考得不是一般的不好,而是“相当”不好,只有23分—全班倒数第一!

“23分怎么啦,那不代表什么啊!”爸爸一如往常一样的平静。我瞪大眼睛看着他,他怎么不生气?怎么不训我?以前考过47分,他鼓励我,现在只考了23分,他还不批评我?

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是的,爸爸不批评你,为什么要批评你呢?考23分也不是你愿意的,对吧?再说了,考23分是有很多原因的。再说了,这只能代表过去,不能说明将来。从现在开始努力,你很快会追上去的,爸爸相信你有这个能力!”爸爸拍拍我的肩膀,用信任的眼神看着我。

我心里一下子感到很温暖,用力点点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此后,我很用心地学习英语。爸爸还为我请了英语家庭教师,并不断鼓励我要对自己有信心。很快,我的英语成绩就有了起色,期中考试成绩是120分,期末考试成绩是133分。两次考试中我的英语成绩名次分别位于全班(共53人)第23名和第15名。

嘿嘿,怎么样,我的进步还不小吧。当然了,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老爸的“赏识教育”。 f9UHbAVv+/hVL5SAoMFcjJxT9AMNY5uRC9jUDHSGAHhYZIPrhqFl6gNaJi6rakF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