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

中国有句古话:“养不教,父之过。”这话是强调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到今天,仍有不少家长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推脱教育子女的责任,在一些学习不上不下的中等生的家长身上,这种现象尤其严重。

一些中等生家长的想法是,反正孩子也没啥大出息,只要不学坏、不出格就行。由此,对孩子放任不管。孩子日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再加上这些家长忙于单位工作或打拼挣钱,无心去注意孩子的学习情况及心理感受,彼此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更缺少相互的理解。

有道是“种田不锄一季荒,养子不教一世枉”。以为孩子生下来把他养大,给他吃饱穿暖,自己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将来能否成人、成才却不去想,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负责任。

案例

沈阳市的胡先生是一个出租车司机,爱人下岗后找了一份在医院做护工的工作。夫妻俩由于工作都很忙,无暇顾及儿子,就把孩子推给了退休的爷爷、奶奶。刚开始爷爷、奶奶的话孩子还听,但随着渐渐长大,爷爷的话不好使了,奶奶的话也不听了。他不想上学就不去,老师留作业不想做就不做。

孩子上中学后,学习及生活更是处于失控状态,有时甚至逃学去网吧上网。孩子本来聪明伶俐,小学时学习成绩还不错,上中学后成绩逐渐下降,成了班级的中等生。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告知了孩子的情况,家长却说:“反正孩子学习也不拔尖,也没指望他考上啥重点学校,将来能考个一般的高中,上个一般的大学,毕业能有份工作就行。我们对他也没有过高的要求,老师你也不用多费心了。”

到了初二的期末考试,胡先生在家长会上了解到,孩子各科成绩都不好,数学和英语甚至没及格,成了班里的“差生”。学校说,这样的成绩根本没有升高中、上大学的希望,让家长考虑报考职高。这时,胡先生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失声痛悔:“都怪当初我们放任孩子不管啊!”

东子给家长和老师的建议

1. 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如果案例中这位家长当初就负起责任来,孩子就不会是今天的“差生”,甚至可能已经是“优等生”了。由于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孩子丧失了进取心,由此无拘无束,懒惰贪玩,无压力,无责任感,成绩自然要下滑。荒废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后即使醒悟了,再想撵上也很难了。

有些中等生家长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交您了,您就是他的父母,别让他惹事就行。”他们对孩子不要求,不教育,以为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了。他们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自己忙工作,忙娱乐,孩子写完作业让他们检查,他们说:“检查什么,明天让老师检查去!你没看我正忙着吗?”孩子说:“老师让家长检查的,还让签字呐。”他们拿起孩子的作业本看都不看,就把名字签上了。家长这种态度必然会造成孩子不重视学习,同时也会损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作为中等生的家长,应当密切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要经常与班主任、任课老师沟通,积极参加家长会,了解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情况。只要成绩有进步,就应当及时肯定和表扬;学习退步了,要及时提醒。要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并耐心地讲透道理,使孩子懂得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自我控制能力差,家长应当经常认真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不能只看分数,更不能放任不管。孩子一旦养成了懒惰耍滑、我行我素、自由散漫的习性,继续下去不但将来考不上理想的学校,也很难适应未来社会。

2. 尽量不做“甩手”家长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行为与态度会影响其成长和发展。

研究发现,行为越轨的孩子大多数与这类父母有关:父母对孩子缺乏亲密的沟通与指导。实际上亲子间正常的接触和交流,是缓解青少年恐惧、焦虑、不安的精神良药,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信赖感、温馨感,对孩子的健康心理的发展、健全性格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生活竞争的日益激烈,父母对孩子的放任会越来越多,这与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念是相悖的。

有些中等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放任不管是因为自己文化水平低,他们认为反正孩子的功课自己也辅导不了,所以干脆不管了。其实指导孩子学习不等于要给孩子讲题,也可以是过问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情况,看看孩子学习时认不认真,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事情,无论何种文化水平的家长都是可以做到的。

写到这,让我想起女儿读初中时,到学校参加家长会的事。

和以往的惯例一样:主抓教学的副校长、任课老师、班主任各讲了一通。末了,广播里传来了:另外还有一件事要和各位家长说一下,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给老师留的家长电话是错误的号码,根本无法与家长取得联系……

乍一听,我倒有几分欣喜,喜于学校的负责精神,为的是能及时和家长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培育好孩子,为此才希望家长留下电话号码。可沉下心来细想又有几分困惑:一是,什么样的孩子给老师留了错误号码?二是,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三是,家长为什么不主动把电话留给老师?

因为我的女儿不会做这样的事,所以我想知道留了错误号码的是些什么样的孩子,经过和家长、老师的沟通,得到了答案:这是一些学习劲头不足、成绩不理想、有些不良行为的“问题孩子”,就是俗称的“中等生”和“差生”,他们因为怕老师向家长打“小报告”,所以出此下策。我们成年人一般(尤其是老师和家长)会认为,这些孩子真是没救了,在校不好好表现,和家长沟通是为他好,却又给掐断了路。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一下,情况则大不相同。首先,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没有上进心,即使后来“上进”无望了,可他还有自尊心。由此说来,孩子的不上进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的育人者(老师和家长)教育不当。我们扪心自问:对于我们的孩子(学生),我们的耐心、细心够吗?我们真正地去理解和尊重孩子(学生)了吗?我们的教育方法科学得当吗?

思过,答案自然揭晓。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家长会结束的时候,都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抄下了那个号码,而我却没有,因为开学第一天我就要了孩子老师的电话,同时也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了老师,而且我们已经有过一次联系。由此我推断,大多数家长都没有主动向老师索要电话号码,当然也就没有主动给老师留电话的意识。

那么,那些不主动把电话留给老师,却“认真”记下了老师电话的家长,会有几个能主动与老师沟通呢?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改变,即使沟通了又会有什么效果呢?

“错误电话号码”失灵了,这些被誉为“问题孩子”的“中等生”和“差生”,还会出什么招呢?可以肯定一点,他们不会就此“妥协”。

所以,我们的“甩手”家长该好好想想了。 qsqss8DoP5LFqicw9kb51phyGpjl4faODTnLa5/KqZ5sNwn1pbmVtnMpfYmwwpw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