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于学科,偏科现象较严重

在中等生中,有这样一些同学:他们某一门科目学习和掌握得很好,甚至在全班或全校都名列前茅,但有的科目却处于中下水平或更低。这使他们的总成绩处于中游水平,这类同学就是典型的偏科型中等生。

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小学生偏科,他们有的是因某一次被任课老师或家长打击,不喜欢该学科;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对,感到学习困难,逐渐丧失了兴趣和信心;还有的孩子是因学习疲劳或者父母啰唆督促太多,对该学科产生了反感;等等。

案例

杨磊读小学五年级,偏科厉害。他从小就不喜欢数学,语文在班上一般,英语却很棒。

杨磊从小就表现出对语言的非凡理解能力,语言表达一直很好,词汇量也比同龄人要丰富几倍。这源于他从小爱听故事。上小学三年级时,杨磊迷上了英语,原因是英语老师说他发音准确,音质很美,在班上经常对他进行表扬。因此,他的英语也就经常得满分;语文呢,成绩也还不错。可一提到数学,杨磊的老师和家长就头痛。按理说杨磊的智商是很高的,平常说起什么来都头头是道,可他偏偏说数学难。

原来,在杨磊上小学一年级时,第一次数学考试后,妈妈打过他,因为他只考了70分。杨磊的妈妈打他不是因为他考得分数低,而是因为他态度不好,懒惰,怕困难,遇到难题就想溜开。可那一打,却导致杨磊怨恨起数学老师来。他说数学老师经常拖堂,不让他下课玩,上课也从不像英语老师那样使用电脑玩学习游戏。

杨磊曾经对妈妈说过一件事:在刚开学不久的一次随堂测试上,数学老师要求做对题目的同学举手,当时全班50多个同学只有自己没有举手,因为自己做错了。当时老师说:“怎么就你一个人错了呀?”老师这样一说,杨磊认为自尊心受到伤害,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从此就不喜欢数学老师了。知道此事后,杨磊的妈妈找了一趟数学老师,希望老师能找孩子谈谈话,当时老师答应得好好的。

可半年过去了,老师一次也没找杨磊。妈妈只好自己鼓励孩子,但他依然对数学不感兴趣,明明会做的,也不认真做。他还得意地说:“我做英语题目认真仔细了,因为英语老师对我好!”他还哭着要妈妈去学校找校长,要求换掉数学老师。妈妈很无奈!

东子给老师和家长的建议

1. 要培养孩子对每个科目的兴趣

其实,有点偏科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特殊人才都偏科,不偏科也难成大才。

但是过早偏科却不好,因为人的知识结构有一个科学的构成,其中的某一部分过分偏低,另一部分也容易受影响。就说数学吧,数学好像是大脑的体操。经过数学操练的大脑,不仅条理清楚,而且推理能力极强,这对文科学习不仅没有影响,相反会产生很强的促进作用。反过来说,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数学题的分析也会比一般学生更到位。因此,中小学阶段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偏科。

小孩子偏科往往是由“兴趣差异”造成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小孩子往往重视感兴趣的学科,轻视或不学讨厌的学科,如果对某门学科兴趣较强,就会产生学习动力,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这门课;反之,对某门学科兴趣弱或没有兴趣,他们自然不愿把时间花在这门课上。

处理偏科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他们对各个科目的兴趣。如语文就应该扩大阅读量,有些好的文章甚至要背下来;英语则要扩大词汇量和提高阅读速度,强化听说训练;数学则要多做些题目,可以从易到难;等等。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孩子有了信心,兴趣就会慢慢培养起来。

2. 要分析偏科原因,制定能力可及的目标

偏科首先是一个心态问题,有些孩子对某几门科目不感兴趣,用在其上的时间不多,而在那几门感兴趣的科目上却肯于下功夫,结果就出现了成绩不均衡的现象。还有的同学某个科目总是学不好,久而久之,就对这个科目产生了恐惧和排斥心理,成绩也就随之下降。对于这些同学来说,只有先解决了心理方面的问题,才能着手解决偏科问题。

一些孩子刚刚进入初中,感觉距离升学还十分遥远,既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压力,也没有认识到偏科会给自己未来升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就应该想办法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多诱导和启发他们,同时也可让他们与上高中或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多交流,了解一下今后的学习状况,这样或许会使他们意识到偏科的危害,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从态度上对学习重视起来。只有他们内心想学,才能真正学好这一门功课。因此,家长和老师充满智慧地教育、诱导和启发,为他们制定能力可及的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

孩子还会因为不喜欢某任课老师而引起偏科。那么,我们就要告诉孩子: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你会遇到很多人,并不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让你认同和接受,有些人会与你格格不入,他的某些行为甚至会让你觉得讨厌,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这个你不喜欢的人,如果是你人生道路上很重要的一个人,比如是向你传道授业的老师,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你没有权利改变他,你们是合作关系。除此之外,无论是积极对抗还是消极抵抗,都只能说明你还太年轻、太冲动。

比如前文中我提到的女儿依依刚上高中后,由于老师的忽略而对语文失去兴趣的事。通过与孩子的沟通,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缺乏沟通,导致恶性循环。老师认为孩子一般,是不上不下的中等生,由此冷落依依。由于受到冷落,进而学习的积极性受挫,由此失去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孩子成绩下降……

最后,我让依依主动找语文老师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后多向老师请教。同时我也告诉孩子,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如我们想象的一样,一是性格有差别,二是教育思想和方法有别。但是无论怎样,你主观上要一如既往地对所学科目感兴趣,并投入热情。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你不是在为别人学习,而是在为自己努力。

3. 帮孩子矫正学习方法

在认识了偏科的问题之后,偏科的中等生在学习方法上应注意些什么呢?

(1)时间上要从短到长。凡是不擅长的学科,大都是不感兴趣的。因此,如果一开始便让他们在差的科目上投入大量时间,烦躁与厌倦必然会倍增。正确的方法是按照学习目的制订出一份时间表。比如今天只复习某一科的某一小节,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在这半小时里踏踏实实地把这一小节搞定了,就改学别的科目。时间一长,对差科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了。还可以将差的科目夹在强的科目中学,时间同样不要太长,以避免枯燥无味的学习。

(2)做题从简单的入手。对于不擅长的科目,一上去就选那些太难的习题做,对自己的提高并没有多大帮助,还有可能摧毁自己的自信心。正确的方法是从简单一些的习题入手,牢牢掌握课本上最基础的知识,在确保自己对简单的题目已完全掌握后,再适当提高题目难度。

(3)找出差中之差。即使是对于差的学科,也并不是对所有问题都一无所知,真正拖累孩子的是这个科目中的某几个难点。如果能把这个差中之差找出来,来一个强化或突击性的训练,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4)自我摸底。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孩子如果觉得对差的科目仍然心里没底,不知学得如何,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可以找一份试卷来,让孩子像真正考试那样做一遍,做完后对着答案自己打分。也可以请一个家庭教师来,让他帮助孩子把这段时间的所学加以整理,然后考一考孩子学得怎样了。如果考得不差,那么孩子就应该有信心了,差科也就不差了。 H7GsUwQH/eAszWuOHOIiYofXSWhOLXqcYW3w5igjdLUtAsovki9/GsUVZdaTFda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