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1

应赵炎教授之约为其新著《创新简史:打开人类进步的黑匣子》作序,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是支持赵炎教授这样潜心向学的青年才俊从事创新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二是认同出版这本书的社会价值,也希望创新研究学界同人致力于“让社会公众理解创新”的伟大事业中去。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能力、产业创新发展能力、社会创新发展能力和环境创新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新能源、智能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培育出了华为、海尔、大疆、阿里巴巴、腾讯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但是,中国的前瞻基础研究、前沿引领技术开放和颠覆性创新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迫切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加大创新投入,优化创新教育培训,讲好中国创新故事。

事实上,从熊彼特发端的创新研究到中国决策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100年里,创新战略、政策和管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切问题从创新出发去思考、去行动、去评价已经日益普遍。但是,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有什么创新?如何创新?对于大多数社会公众来说,创新仍然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校教科书中讲的理论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等往往聚焦理论阐述,少有创新案例教学,缺乏创新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深入思考。科学家和创新实践者忙于学术研究、发表论文和创新创业,无暇做大众普及,畅销书作家则受制于学科基础知识壁垒,难以涉足创新历史案例研究。

在历史课本里,历史学家对人类历史上那些血腥的战争、黑暗的动荡或者胜利者的丰功伟绩情有独钟,创新则常常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鲜有浓墨重彩的介绍,以至于社会公众对创新的理解往往仅停留在概念上,除了关注创新带来的光彩夺目的奖项和花环之外,难以对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深入的了解,难以从思考青史留名的创新故事中获得创新启迪。当今社会需要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意识,更需要一批“创新网红”潜心创新故事开发,让创新的知识更加通俗易懂,让创新故事更加有血有肉,让创新的艰辛更加鲜活逼真,启迪创新创业者,培育社会创新意识。

赵炎教授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不仅与我是校友,而且有理科转人文社科的类似经历。赵炎教授秉承中国科技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硕果累累,热心组织学术活动,积极承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的学术年会,对创新的社会意义也给予了有深度、有价值的思考。例如,他对飞机的发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工智能发展等名垂史册的创新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用放大镜来审视创新,尝试从新的视角详细描述一系列有独到见解的创新故事,对于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和“李约瑟难题”进行了系统思考,相信读者能从中看到以前从来没有看过,甚至没有想过的东西。

创新,并不是神秘的空中楼阁,并不是科学家、工程师的烟雾缭绕的专属领地,而是社会公众都可以理解并且去体验的领域。希望赵炎教授的《创新简史:打开人类进步的黑匣子》这本书,有助于把创新这个概念从学术研究的小天地推向广阔的社会公众,引起全社会对创新故事背后深层次影响因素的思考,并且燃起社会公众攀登世界高峰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穆荣平
2019年3月18日 Olm4myDAinLh66/kgwdEpJNrNeBf3/Jq5PM16RgXQczleHUiex/hl6ndyB+HqKg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