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1个月的婴儿,还不会主动去做什么,一般都是在安静地睡觉。万一发生了事故,也全部都是周围大人的责任。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如果大人注意的话,这些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事故发生最多的是烫伤。大的烫伤几乎都是在给婴儿车中的婴儿做洗澡准备时,端来热水,滑了一跤,热水淋到婴儿身上所致。最好不使用热水袋,因为开关不严或出现破损常可烫伤婴儿的身体。
如果不把婴儿放在离开电脚炉适当的地方,即使认为调到了适宜的温度,在不知不觉中,电脚炉也会接触到婴儿的脚(以脚跟为多),造成烫伤,伤处红肿。如果认为婴儿感到热的话就会哭那就错了,因为即使是达不到婴儿哭的那种热度,接触时间长了也会烫伤。在婴儿睡眠中使用换气暖风机也是很危险的。
烫伤如果只是变红,不用处置就会痊愈。如果有水肿,敷以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基本上可以消肿。不能涂油或软膏,如果出现破损,必须去医院处置。如果烫伤严重,不要随便处置,应该马上叫急救车送往医院(烫伤的处置详见“266婴儿的烫伤”)。
其次,经常发生的是一氧化碳中毒(见651急救)。在安铝合金窗的狭窄的房间内,不要整晚都点煤气炉或石油炉。可是,不论怎样注意通风,如果父亲在室内吸烟过多也是不行的。
用母乳喂奶的母亲,不能躺着喂奶。因为如果躺着喂奶,还没有适应抚养婴儿的母亲,会因为疲劳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乳房的压迫,会使婴儿窒息。如果是大一些的婴儿,会因为痛苦而反抗,但是只有1~2个月的婴儿还没有力气反抗。
虽然婴儿经常吐奶,也不能把塑料包装袋铺在其枕头下。因为风一吹,塑料袋就会盖在婴儿脸上,婴儿还不会把它移开,因而会导致婴儿窒息。在婴儿枕边放干洗店装衣物用的塑料袋也是同样危险的。
经常吐奶的婴儿,如果在其吃过奶熟睡后母亲准备去买东西时,应注意吐出的奶块容易堵塞到气管,所以经常吐奶的孩子1个人在家时应该让他侧身睡。
把2~3岁的哥哥姐姐和婴儿一起留在房间里是很危险的,因为对比他后出生的孩子的嫉妒,有时会使小哥哥或小姐姐做出危险的事。猫或者老鼠会咬伤婴儿,所以在晚上猫经常出没的地方不能开窗。婴儿的面颊和下巴上如果粘上了牛奶就会招来一些动物,所以应该把脸和手都洗干净,曾经发生过猫趴在婴儿脸上使婴儿窒息的事情。
婴儿出生后1个月,有时会被抱到家门口。附近的女性们大多都会来看看婴儿,而且会打听“奶多吗?”“牛奶是怎么喂的?”等问题。由于不想让其他的母亲重复自己做过的不必要的事,她们传授了很多经验。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也不能忘记婴儿是有个性的,对婴儿A来说好的事情在婴儿B未必就好;还有一方面就是,对自己的婴儿,自己比其他人更了解,应该具有这方面的自信心。这一时期的婴儿吃奶很多,能够很精神、很大声地哭。体重也相应地增加,如果是这样的话,一般不会得病。只有母亲最了解婴儿抚养的情况,如果有自己婴儿很健康的自信,就不会相信不了解婴儿状况的他人的关于婴儿有病的说法。
“因为持续腹泻,到医院一看是消化不良,打了针才好的。”“因为治疗了脐带糜烂,所以没有化脓。”“吐奶没有管他,成了习惯,打了1个月针才好。”上述的劝告不要一味听从。婴儿在生后1个月内,应该尽量不去医院看病。本来没有病,却因为去医院,在候诊室里得了病,就太得不偿失了。
如果只听邻居的忠告,自己没有主见,就会把正常的生理现象当成病态,在听他人说话时,应该在心里说:个人有个人的做法。
不要把1个月的婴儿带到人多的地方,是因为有被传播疾病的危险。但如果因为怕被传播疾病而丝毫不接触外边的空气也有些过分。
出生后3周,就应该开始接触外边的空气了。如果是夏天,还应该尽量打开门窗,使空气自由流通。即使是春秋,只要气温在18℃以上,风不大时,也应该打开门窗。冬天,在日照充足的时候,也应该每1小时打开窗户通风1次。
婴儿快长到1个月时,只要不冷、无风,就可以包上棉斗篷,抱到阳台上,使面颊及手足的皮肤接触到外面的空气得到锻炼;让婴儿呼吸到比室内温度低的空气,锻炼呼吸道黏膜。上述锻炼每日1次,1次5分钟左右为宜。室外温度10℃以下时,就不要出去了。再有,日光直射且很强时,就不要做日光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