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盂兰夜

芦焚

穿过街和街,人乏了。街引着无归意的人,是那样的长。

“哪儿去呢?”

并非问谁,因为不曾停住步,因为是只有一个人。

天早已入夜,银的琵琶在树梢弹奏;谁家的寡妇,她是如此年青——低低的吟哦,一阕塞外人家的秋风曲,却没有人能辨识她是唱歌或是泣咽。那声音,透过厚厚的墙,矮矮的家屋,落向茵茵的草地,行人的脚边,忘归的人的心。

风偷偷依入怀抱,又轻轻摸过人的脸,像初识风情的女娘。槐树的叶,?着乌溜溜的眼,发出叹息似的絮话。梓楸却摇了摇大的耳朵。街上正经过一盏盏的灯笼;谁家的孩子,又是谁家的灯——蓝的,红的,莲花的,柿子的,幌幌的来,又幌幌的去。

“六儿,您的干么不红啊?”一个孩子说。

“你那个就长也长不到俺的大。”另一个孩子答。

枝头的花已谢,孩子心头的花开了罢。他们打着灯笼走过长街,并非为死者。

“那么,无处归落的亡魂又当怎样?”

并非问谁;然而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每每问的愈多。

让他们——亡魂——夜游在沙漠上,山谷里,旷野上,荒冢间,燐火照亮来去无踪的路。

踏着秋风吹过的路;路上颤颤的幌着孩子们红的灯笼。

“小沂子,瞧谁跑的快!”

谁跑的快呢,都那么一朵花儿似的年纪,有着满心的幸福和辽阔的前途。孩子们一阵风跑丢,带去了快乐,落下一阵足音,还落下空荡荡一街的凄惶和寂寞。

街是荒凉的,也是热闹的——念忏经,烧渡船,河里的水上还放下引向天堂之路的灯,说是为了超渡抗敌战死的亡魂。这是说,他们的死还不够责罚,生前的罪孽太深重了,只有将军和慈善家是干净的。

走过长街,默然听着自己的脚声。孩子的红灯不知几时已经消失,只留得银的琵琶还在树梢弹奏。谁家的寡妇呢,她是如此的年青,——低声吟哦,一阕塞外人家的秋风曲,却没有人知道她是唱歌或是低咽。

(选自《黄花苔》,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7年版) pogaKzUemyBlDrDz0Fp7HigYmp98P7bk1BL7WJrSgxTpiJE7uwU1Mf2LXPTmw4l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