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陈嘉映:何为幸福

在构成幸福的要素中,德性占据特殊的地位。因为德性内在地属于一个人,最少受到运气的影响,是人身上最难被剥夺的东西。

当我们说到幸福,我们是在说什么

我们现在来谈谈幸福。

先要向读者说明一声,我不是来告诉诸位该怎么获得幸福的。能不能把人教得幸福起来,对这一点,我颇有保留。即使能,也不一定轮到我来教,因为我不确定我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但我来做什么呢?我来谈谈,当我们说到幸福,我们是在说什么。

幸福是个重要的话题,也许是人生问题中最重要的话题,因为很多人都主张,人人都追求幸福,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幸福。一句话,幸福是生活的目的,其他的都是达到幸福的手段。你挣钱攒钱,我可以问你为什么要挣钱攒钱;你说要买房子,我可以问你为什么要买房子;你想过上好日子,但我不会问你为什么想要过上好日子,也不会问你为什么要幸福。幸福本身就是目的,不再有为什么要幸福这样的问题。

对很多哲学家来说,这不是什么原理,这是个基本事实: 所有人都希望获得幸福,有了幸福都不愿意放弃它

大致相同的幸福观念与不尽相同的内容

那么,什么是幸福,什么样的生活是幸福生活?我们的幸福观念,从大体上看,差不了很多。

亚里士多德列举了一些让人幸福的东西:健康、财富、好出身、聪明、长寿。我相信,很少有人觉得这些不是好东西。这些东西能带来幸福。如果你身体健康,工作有成,薪水不低;如果你们夫妻恩爱,孩子有出息,那你就够幸福。一个老年人,一辈子一事无成,儿子斗殴伤人进了牢房,女儿嫁了人远走高飞,孤孤零零住在破瓦房里,谁也不会说他有个幸福的晚年。你问70岁还在靠捡破烂为生的老太太,问她过得幸福不幸福,你显然是问错了人。

我们对幸福有大致相同的观念,这是根据典型的情况来说的,这么泛泛说来,所有人都追求幸福。不过,在这个大范围之内,什么最让你幸福,什么最让我幸福,可能有很多差别。对有些人来说,锦衣玉食住大房子最幸福;对另一些人来说,竹篱茅舍,无人打扰读几本书,听听巴赫,最幸福。要这么说起来,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人,也各有各的幸福。

那么看起来,虽然我们都希望过得幸福,但我们每一个人,还是需要弄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幸福。

幸福是生活状态

我们开篇说的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从这些老生常谈,我们似乎可以引申出几个看法。

第一个看法是, 幸福首先指的是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指主观心理 。有人说,幸福不幸福是主观的,你欲幸福,则幸福至矣。不是的,至少不完全是。如果你的一个朋友,出了一场车祸,妻女遇难,他自己撞得满身是伤,躺在病床上,你可以鼓励他挺住,但要求他感到幸福,似乎有点儿过分。幸福不是你凭感觉就能幸福起来的。

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差不了太远。如果一个人处在幸福状态中,他主观上也感到幸福;如果一个人处在不幸之中,他通常也感到不幸。我们的感官和感觉,本来就是为了反映现实而发展出来的。感官有时会欺骗我们,但不会始终欺骗我们。要是生物看到的、听到的永远是错觉,是幻觉,眼睛耳朵这些器官就不会发展出来了。

我承认也有这样的情况,即一个人完全陷入幻觉之中,有时候,甚至可能有很多人同时陷入虚幻的感觉之中。我们可以设想有一个部落,那里的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还被大大小小的长官欺凌,但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他们,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其他部落里的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果他们被完全控制起来,得不到任何外界信息,那么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还真以为自己挺幸福的。这时候,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就完全区分开了,他们生活在不幸的状态之中,但他们主观上却感到幸福。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说,他们生活在虚假的幸福感之中。如果“虚假”这个词有什么意义,那它说的就是类似这样的情况。

你可能会坚持说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所以你也会坚持说,他们那个样子就是幸福,他们感到自己幸福,他们就幸福,我觉得这种说法不怎么靠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做的似乎是认识到事情的真相,认识到自己的不幸,然后想办法改变这种不幸的状态,而不是闭着眼睛继续享受这种虚幻的幸福感。

当然也有时候我们看到某种虚幻,却不忍戳穿。我一事无成,可我弟弟很出色,出了国,当上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教授,可是他忽然遭遇车祸,不幸罹难。(原谅我又以车祸为例,大家知道,在当今,因车祸罹难的人数比其他任何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加在一起还要多得多。)我弟弟遇难了,但我母亲不知道,老太太仍然以为我弟弟在MIT当教授,时不时跟人讲起来感到很自豪。我应该告诉她真相吗?应该把她从梦里叫醒吗?看到她说起我弟弟时幸福的样子,我实在不忍心这样做。

有时候,我们处在不幸的环境之中,又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环境,这时候,我们也许会想,与其徒劳地去改变环境,还不如去改变自己。这时候,我们最希望幸福只是一种主观感觉。我们无法获得幸福的状态,那就让我们获得幸福的感觉吧。这有时是个好主意。不过我想提醒一句,改变自己不一定真比改变环境来得容易,我们并不能咬咬牙就把自己的心理状态改变过来。改变自己需要做很多很多事情。比如说,你去修行,要一直修炼到对什么都不动心,这种修炼往往比改变环境还艰难呢。

幸福不是一个人的事

上面说的第一个看法是,幸福指的首先是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指主观心理。我要说的第二个看法是, 幸福通常不是一个人的事

我们说到幸福,常会提到的是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如果你有个儿子,什么正经事都不会干,成天跟几个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吸食麻醉品,没钱买药了就去偷点儿抢点儿。虽然你有钱,住豪宅开豪车,但你还是挺不幸的。为人父母大概都会是这样:孩子幸福,他就幸福;孩子不幸,他就不幸福。

这一点跟第一点联系在一起: 幸福不是一个人的事,所以幸福就不可能只是主观的

如果你说,你就是你自己,就只考虑自己幸福,你要是有这样一个儿子,你就不认他,断绝父子关系,你能因此变得比较幸福一些吗?闹到不认亲生儿子,一般我们会觉得你怪不幸的。

我们平头百姓,固然没有范仲淹那样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可能永远也乐不起来了),但我们也不是只关心自己,我们还关心家人,我们还关心朋友,关心弱势群体,多多少少我们还关心自己的民族国家。如果你从叙利亚移民到美国,办了个公司,办得红红火火的,家人也都过得不错,但你的祖国内战连绵,被外敌入侵,宗族里面的人死的死伤的伤,你幸福吗?

从前的人,在这个方面更突出一些。古希腊人一般把一个人的幸福跟他所在城邦的繁盛联系在一起。中国古人一般把一个人的幸福跟他的宗族兴旺联系在一起。现在我们说到幸福,更多跟个人联系在一起,不过,今天的人仍然不完全是原子,幸福仍然不完全是个人的。当然现在都市生活红尘万丈,哪怕你是个热心功名的人,有时候也一定希望躲个清净,去享受独自一人的清福,那自然另当别论。

善良的人才幸福

我们说了两点:幸福不是主观的;幸福不是一个人的事。进一步想,我们可以得到第三点看法: 我们一般只把“幸福”这个词用在善良的人身上 ,说到坏人恶人,我们一般不说他幸福。

初一想,幸福也就是过上好日子、吃好喝好玩好,但细细琢磨一下,一个人日子过得风光,我们不一定就会说他幸福。一个人当上了大官,对上溜须拍马,对下颐指气使、作威作福。要说钱财、权势,他都占了,可我们会说他过着幸福的生活吗?好像不会。

说到幸福,我们首先会想到一个人享有的东西,比如衣食不愁等。但幸福还有一层比较微妙的内涵:幸福还跟一个人的品质有关系,跟天真、善良、通情达理有联系。我们说一个孩子幸福,因为孩子天真;我们说一个老人幸福,除了衣食不愁,也在说这个老人善良、通情达理。

这第三点,跟上文说的第二点有联系。幸福不只是一个人的事,幸福涉及一个人与他周边人的联系。如果一个人锦衣玉食,过得烈火烹油,但他给好多人带来苦恼甚至苦难,滥用自己的权势,败坏了社会,那么“幸福”这个词用不到他身上。幸福不只是一个人自己吃好喝好玩好,幸福跟人的品性有联系。好人才配享幸福。

享受幸福之外,还得做点儿什么

到这里为止,我们说了三点:

第一点, 幸福不只是一种主观感觉;

第二点, 幸福不是一个人自己的事,幸福还包括一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点, 幸福不完全等同于过上了好日子,除了日子过得好,幸福还含有良心平安之类的意思。

这么说起来,幸福把人的好处都包括进来了,既包括外在的好处,又包括内在的好处,难怪人们会说所有人都追求幸福,说幸福是人生的目标。

幸福真的无所不包吗?如果你家养了一只宠物猫,你喂它,给它铲屎,逗它玩,它每天吃得饱饱的,好像过得很幸福。但即使如此,大多数人还是不满足于做一只宠物猫。人类的幸福似乎要求更多的东西。

一个幸福的幼儿,跟宠物猫差不多。有吃有喝,有人抚爱,他就挺幸福。假设现在这个孩子长大了,十五六岁了,每天吃得饱饱的,别的什么都不学不做,整天窝在沙发里玩手机游戏,你会觉得那是一种幸福的状态吗?如果让你自己过这样的日子呢?

在宠物猫的幸福生活里,在幼儿的幸福生活里,似乎缺了什么。缺的是什么呢?简单说,它缺了“有所作为”。宠物猫什么都不用做,也谈不上有什么德性。宠物猫尽可以无所事事,可是一个人似乎不能这样,人似乎不仅仅要享受幸福,人还要做些什么。

幸福是一种平庸的追求吗

品性与作为

幸福似乎是好东西,人人追求。但是,如果只追求幸福,是不是有点平庸,甚至有点庸俗。

我们说到幸福,首先是从一个人享有的状态来说的,然而,人不仅要享有,还要做些什么。我们不要以为,人凡事所要的只是好的结果。不是的,我们不仅希望有个好结果,而且想要自己去做些什么来获得这个结果。我们希望自己得到的东西,与自己的品性以及自己的行为有点联系。你希望这个女孩爱上你,但你不希望她是因为糊涂才爱上你,你希望的是,你是如此这般的一个男人,所以她爱上了你。

让宠物猫幸福的,不一定让人感到幸福。于是,人们想到,实际上幸福有不同的等级。比如,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把幸福分成五等。这里不说细节,只说最低一等的幸福,是满足生理需求;最高一等的幸福,是自我实现。人不仅要享受,人还要做事,通过做事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品德。

把满足生理需求定为幸福的标准,这个标准的确是太低了,但幸福可以把自我实现也包括进来吗?这是有些疑问的。我们可以这么问:自我实现是不是一定带来幸福?那些追求理想、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做了他们想要做的,发挥了他们的才能,展现了他们的德性,但也可能因此牺牲了自己安宁的生活,甚至生命,他们幸福吗?

我们一开始说,人人都追求幸福。现在,我们有点儿怀疑了。也许,有人追求的是别的什么东西。看起来,幸福之外,人生还有不少别样的追求,例如有所作为,例如德性。

幸福与良好生活

话说到这里,我们就不能不停下来,看看“幸福”这个词本身了。毕竟,“幸福”是一个现代汉语里的词汇,我们不能保证,其他语言里一定有一个词,意思恰恰跟“幸福”一样。大家都知道,要把“幸福”这个词译成英文,多半会译成“happiness”,但“happiness”的意思,显然跟幸福不太一样。

如果我们指的是一个更久远的时代,例如荷马时代,这一点就更加明显了,我们就更不能确定荷马那时候的人有没有我们现有的这种“幸福”观念。荷马笔下的英雄,阿喀琉斯、赫克托耳这些人,追求的是我们所说的幸福吗?荷马会说,这些英雄追求的是“Arête”,即卓越、优异。当然,像阿喀琉斯、赫克托耳那样的人不多,但整体上看,希腊人的特点不在于他们格外幸福,而在于他们充满活力。要说希腊人也追求幸福,他们的幸福里一定包含着勃勃生机。

在基督教时代,人们大概也追求幸福,但他们的幸福,总是与对上帝的信仰联系在一起。比较极端地说,人在这个尘世上得不到幸福,真正的幸福在天国里。不那么极端地说,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救赎的希望,即使他有钱有势,也说不上他是幸福的人。人要获得幸福,那也主要不是靠你自己的努力,而是来自上帝的恩宠。

跟荷马相比,跟基督教相比,亚里士多德的看法跟我们现今所说的幸福更接近。虽然如此,他所说的“eudaimonia”更多地与品格、有所作为相连。所以,“eudaimonia”说的主要是成年男人。我们常说“幸福的童年”,亚里士多德却说,“eudaimonia”用不到孩子身上,因为他们还没有成熟的品性。而我们知道,在成年人身上,重要的总是品性与见识,幸福不幸福倒是其次。所以,比较讲究的英国学者,不赞成把“eudaimonia”译成“happiness”,而是译成“well-being”。我也觉得把“eudaimonia”译成“幸福”不大合适,我更愿意把它译成“良好生活”。

中国古代没有“幸福”这个词,也没有哪个词刚好跟我们今天所说的“幸福”相当。孔子说,“回也不改其乐”,没说颜回过着幸福的生活。颜回饿了吃点儿粗粮,渴了喝口井水,睡觉没有枕头,就用胳膊垫着脑袋睡。颜回幸福吗?我们可以争论颜回的生活幸福不幸福,但我们得记着,“幸福”这个词是我们现代人的词。

颜回那样的圣人或亚圣人我们不去讨论,就看普通人的幸福观,古人也跟我们不同。在传统中国社会,幸福的一大要素是子孙满堂、家族兴旺发达。而我们当代中国人,前一两年还只能生一个孩子,谁能子孙满堂?你要是坚持只有子孙满堂才叫幸福,那么,整整一两代人都很不幸。幸亏当代人的幸福观念变了,不少青年人选择做丁克夫妻,别说子孙满堂,他们一个孩子都不想要,省去了生养孩子的辛苦,过得别提多幸福。

总之,说起幸福,不同文化的观念不尽相同,古今的观念不尽相同。我们刚才说到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孔子和颜回的幸福观,这些都是不太精准的说法。但除了这样讲,也没有别的办法。

比较我们今天的幸福观和其他时代的幸福观,是件饶有趣味的事情。当然,我们这里做不了这项工作。但不妨说到一点,那就是,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平民化的时代,在这个平民化的时代,人们不再把德性当作主要的追求,不再把信仰当作主要的追求,也不把卓越当作主要的追求,于是,幸福不幸福,就成了头等大事。

“坏蛋”尼采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我们发明了幸福——末人说,一边说,一边眨巴眨巴眼睛。你们知道,尼采就是用这种“坏蛋”的口气说话的。

这个平民化时代的幸福观念,其中的德性因素越来越淡,幸福的意思好像主要是过上好日子。即使我们还能够在今人的幸福观里看到一些德性的因素,这里的德性也主要指的是善良和勤奋。善良与勤奋,本来就是平民的德性,古希腊人的德性表里没有这两项。

庸俗的幸福

我们一开始提到,幸福是所有人的追求。现在回过头来看,这话是要打点儿折扣的。“幸福”这个词,是现代汉语里的词汇,所谓“所有人”,首先是我们现代人,首先是平民社会中的人。我们平头百姓,大概一心想过上幸福生活,古人不一定是这么想的,艺术家也不一定是么想的。诸葛亮要的,是建功立业;梵高要的,是画出他心底的激情。他们可能也愿意过得幸福,但幸福不幸福似乎是次要的,他们追求另外一些东西。

其实,我们想一想,也用不着以梵高和诸葛亮那么特殊的人物为例。我们来想一想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哪个主角是幸福的?那些吸引我们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哪个过上了幸福生活?是林黛玉、安娜·卡列尼娜,还是娜拉?童话里的公主王子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童话故事的基本套路是这样:公主遭遇各种各样的危险,王子去救公主,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公主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公主后来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不知道,因为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故事就结束了。据说,幸福的生活都是一样的,那还有什么可讲的?

小说里的主人翁多半不是幸福之人,小说家、诗人、艺术家,他们自己往往也过得不那么幸福。要是梵高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们大概就看不见他的星空和向日葵了;要是屈原过着幸福的生活,恐怕就写不出《离骚》和《九歌》了。

写到“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故事就结束了,但还不只是因为后面没有故事可讲,是讲出来怪庸俗的。王子公主的故事听起来就是有些庸俗。

我们前文提到,孩子幸福,少年人幸福,老年人幸福。但说到青年人、壮年人过着幸福生活,听上去就有点儿怪怪的。青年人、壮年人,一味追求过幸福生活,的确显得有些庸俗。要是更苛刻一些,幸福本身就有些庸俗,至少有些平庸。父慈子孝、夫妻恩爱,挺好,挺幸福,可是,听上去也挺平庸的。我们前文讲到,我们这个时代是平民化时代,在平民化时代,大家说“幸福”说得格外多。你也不妨说,平民化时代本来就比较庸俗,至少比较平庸。

这一点,尼采早看到了,他说:并不是所有人类都追求幸福,只有英国人才追求幸福。他提到英国人,那是因为英国有一种主要的伦理理论,叫作功利主义。功利主义的主张就是人人都追求幸福。这的确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个特点的有趣之处在于: 一方面,我们这个时代格外追求幸福;另一方面,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人格外把幸福看作庸俗。

这类人里,最突出的是艺术家。你要是说,他的作品好倒是挺好的,就是有点儿平庸,他非跟你急不可。尤其是现代以后,艺术家最怕平庸、庸俗,无论什么作品,好不好还在其次,首先是要花样翻新、与众不同。在观念上,他们也最反对庸俗。现代主义艺术差不多就是从讨厌庸俗、反对庸俗开始的。他们的反对目标就是中产阶级的庸俗趣味。

从社会学角度看,中产阶级最幸福。中产阶级肯定比穷人幸福,而且也比身家亿万元的财主、权势熏天的大官僚幸福。从美学角度看,中产阶级就不那么受人恭维了。因为大家都喜欢说,中产阶级最庸俗,比穷苦人庸俗得多,虽然穷苦人的日子不如他们。现代艺术家差不多都号称自己站在劳苦大众一边,虽然他们自己有房有车,出入大酒店,看上去跟中产阶级没什么两样。

道德目标

现在我们来问:如果幸福不是人生的目的,那什么是?尼采的回答是:超人。

这个“超人”,有一点荷马的影子。我刚才说,阿喀琉斯、赫克托耳那些人好像不怎么在意幸福,他们更在意的是卓越。不过在近代哲学家里,尼采是个异数。大多数哲学家的回答不是“超人”,他们认为人生的目的是:道德。

真正的良好生活是什么样的

三种主张

说到道德与幸福的关系,我们可以粗略区分出三种基本主张:

·第一种,把幸福视作人生的最高目的。他们也主张人要遵守道德,不过,在他们看来,道德是为幸福服务的,有道德是达到幸福的手段。

·第二种,把道德视作人生的最高目的。为方便,我称它为“唯道德论”。他们只认道德,不管道德能不能给我们带来好处。据说,这种主张是苏格拉底最早提出来的。古代有代表性的是斯多葛主义者。近代以来,道德主义最突出的代表是康德。

·第三种,主张美德重要,但富贵这些俗气的好处,也是可以追求的。这是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主张。

功效主义

我们先讲讲功效主义(功利主义)。功效主义者坚持幸福是伦理学的首要原则, 功效主义的主张是,所有正当的行为都是为了促进人类整体的最大幸福。他们不排斥道德,但是把道德看作达到幸福的手段

功效主义听上去有点儿俗气,不过,这种主张似乎有不少事实支持。有些德性显然能带来好处,比如勤劳——通常,勤劳的人要比懒人过得更像样子。

功效主义说道德是获得好处的手段,关于这点我们不妨再来看看道德教育。所谓道德教育,它多半也是用功利来说服人的。家长教育孩子要诚实,家长怎么说?他们说,你撒谎,早晚要露馅的,一旦老师、同学知道你是个爱说谎的孩子,谁都看不起你。

自由战士也是这么教育民众的。他们一面挺身而出反抗暴政,一面呼吁群众跟上。他们怎么呼吁?他们警告民众说,暴政今天在欺侮这个无辜者,不要以为他与你无关,你今天不站出来伸张正义,不义明天就会落到你头上。说白了,你不跟我们一起来反抗暴政,最后你自己也要倒霉。

其实,就连上帝也用功利教育我们。《圣经》上说,正直的人的后代,必要蒙福;他家中有货物,有钱财;他的公义永存。

唯功效论的想法不是全无根据,但还是无法让人完全信服。从事实上看,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也许在大多数情况下),德性有助于带来好生活,但我们也看到在很多例子里,德性没有带来好生活,反倒带来很多苦恼,甚至苦难。虽然我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总是劣币驱除良币,但似乎这个世界也不是为德性建造的。

从道理上说,把道德当作获取好处的手段也说不大通。要说德性一定带来幸福,那等于说,一个人得了双份好处:他既是个有美德的人,又是个得了好处的人,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若真有这样的好事,岂不人人都会变得德性高尚?

道德主义

道德主义和功效主义相反。它坚持的最重要的事情,甚至是唯一的事情,就是道德。它有时也不排斥幸福,但它坚持说, 道德本身就是幸福 。这不是平常意义上所说的,道德能够带来幸福——那种想法恰恰是功效主义的想法。道德主义即幸福,说的是,你有道德,你就已经幸福了,哪怕你穷困潦倒,哪怕你身陷囹圄。我们刚才讲到颜回,他就是这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我们刚才谈到了功效主义的难处,唯道德论也有难处。种种理论上的难处不去说它,最明显的难处很简单——只讲道德,不管它带来不带来好处,这个要求太高,普通人做不到。庄子笔下的圣人或真人,餐风饮露,可以只问道德。我们普通人,虽然愿意在一定程度上坚持道德,但我们还是问“有没有好处”。只问道德不问好处,固然是个很高尚的思想,但完全不考虑自己得到什么好处,普通人的日子恐怕就过不下去。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说完了功效主义和道德主义,我们再来说第三种——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按亚里士多德的想法,健康、财富、地位、安全、宽松的环境、和睦的人际关系、德性,总之,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些好东西,我们都要。 好生活,人之所欲也,德性,亦人之所欲也。而在所有这些东西里,亚里士多德把美德放在首位

孔子的想法好像跟亚里士多德的想法差不多。有些理想主义者比较高尚,视富贵如粪土,跟他们相比,孔子比较朴实,他觉得富贵挺好的,只不过,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富贵。“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说到这里,我要加个脚注。在这篇文章里,我一直混用道德、德性、美德,其实,在伦理学说里这些概念有很大的差别。老庄的“道德”与康德的“道德”也不是一回事。只不过,由于篇幅所限不能详细加以分辨。只讲一点最突出的:所谓 道德 ,是一种人必须服从的指令,它来自一种高于人的力量,无论来自上帝还是来自绝对命令;所谓 美德 ,则更多是一个人的自然的一部分,是他的完整生存的一部分。康德伦理学讲的是道德,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讲的是美德。

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最有影响,也比较合乎常识,与其相比,唯道德论看来是太极端了。我有时甚至觉得奇怪,唯道德论者怎么会提出他们那么极端的主张呢?

我想,一个原因是,他们想用一个唯一的原理来概括一切。唯功效论和唯道德论是近代伦理学中两种主要的理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要用一个唯一的原理来解释所有的事情。只不过功效主义者认为这个原理是功效,而道德主义者认为这个原理是道德。但我恰恰不相信,能有一个唯一的原理,可以概括所有的生活,可以解释所有的生活现象。没有哪样东西能概括所有人的追求,幸福未必行,道德也未必行。

道德主义者提出的理论那么极端,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恐怕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们也许可以承认,既有德性,又过着好生活,这是最幸福的生活。可是,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事情往往不如人意。德性和财富等,往往互相冲突。而且,健康、财富这些东西,虽然是好东西,但今天属于你,明天就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说财富是身外之物,大概就包含这样一层意思。

命运无常

我们的主题是幸福。然而,也许更值得一谈的是不幸,是命运无常。

人的一生,会有种种不幸的遭遇,欺诈、冷漠、暴力,更不要说此起彼伏的小烦恼,也不要说生病和死亡,那更是人人都躲不过的。你今天是幸福的,可是,幸运无常。据记载,梭伦曾经跟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有一段对话,其中有一句名言: 神让人瞥见一眼幸福,然后把他们抛入毁灭之中

自古以来,人对这样那样的无常命运就深有体会。人们从方方面面努力,来对抗无常。其中最深刻的一条路径,就是发展道德。健康、财富、德性,这些东西共同构成幸福。不过,在这些东西里,德性占据一个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 德性最内在地属于一个人,最少受到运气的影响,是人身上最难被剥夺的东西

你的幸福如果主要依赖于财富这样的身外之物,那么,你可能幸福一时,但这样的幸福是靠不住的。你的幸福越多地依赖于德性,你的幸福就越牢靠。而要超脱命运,获得完全的可靠,人就需要摆脱一切受运气摆布的东西,进入纯粹的道德境界。

所以,庄子笔下的“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列子御风而行,庄子还说他没到最高的境界,因为他还要靠风,还“有所待也”。斯多葛派的爱比克泰德身为奴隶,遭到尼禄皇帝的迫害,他说,你可以给我的腿带上镣铐,但你无法禁锢我的心灵。康德的道德主义不排斥幸福,但他所谓的幸福不是私人幸福,不依赖于道德以外的任何东西,甚至跟人的感情也没有关系。

庄子所谓道德与康德所谓道德,含义相差很远,但在希望摆脱无常命运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相通之处。这种摆脱了一切无常的境界,他们称之为绝对的幸福,至福,至乐。

这么说来,唯道德论不像它一上来听起来那么武断,而是诉诸我们对无常命运的深深恐惧。不过,我仍然不接纳唯道德论。认真分析起来,这是因为,这里有一个隐含的思想,那就是我们必须有一把绝对的尺子,才能够衡量世间纷纭万态的苦乐得失。而我认为,没有这样一把尺子,我们也不需要这样一把尺子。不过,这种分析有点儿枯燥,我就不拿它来烦诸位了。

我讲了不少,现在该收尾了。我还有好多没有讲到,例如,幸福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我承认,我的确没能教会你们怎么变得幸福。但是我希望,以后你们思考幸福的时候,会想一想,你要的是哪一种幸福:你要的就是幸福呢?抑或是某种不尽相同的东西?

课后书单:读读幸福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所有探讨幸福的论述都绕不开这本书。

2.程树德撰:《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这是中国人的《圣经》,是必读书目。

3.陈嘉映著:《何为良好生活》,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4.陈嘉映著:《价值的理由》,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用简洁而智慧的语言阐述了复杂的人生道理。

5.[美]泰勒·本-沙哈尔著,汪冰、刘骏杰译:《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这本书本来不能跟上面两本书(《尼各马可伦理学》与《论语集释》)并列,但毕竟是今人的观点,跟我们比较近。希望大家听听不同意见,能对“幸福”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 d517fGhWr6idZEAyocgbjZSRtBV0ZTCQtmS67N1UROd+b5agguaVRk5PyadmLaI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