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得理饶人,宽容最美

佛 说: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古语说,君子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意思即做人要对他人宽容,对自己严加要求。这句话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可谓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法则。尤其是在“人脉即金脉”的当今社会,与他人搞好关系,也就等于为自己的前途铺平了道路。

与人交往,容人之量不可少,要多讲“人情味儿”,少要“火药味儿”。即使别人得罪了自己,选择宽容对方的作为,给对方留一些余地,一定比针锋相对的报复更能解决问题。

唐代名将郭子仪,勇猛善战,对大唐江山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他平日刚直不阿,得罪了不少人,宦官于朝恩就是其中一位。此人没什么才华,只因擅长溜须拍马,深得皇上宠爱。于朝恩利用自己的地位,常在皇上面前进谗言,诽谤郭子仪,但皇上并没有真正听信他。

于朝恩恼羞成怒,就暗中指使手下,偷偷地把郭子仪家的祖坟给挖了。

此时,郭子仪从前线回来了,群臣们都以为这次终于有机会看到于朝恩挨收拾了,就都等着好戏看。

可是郭子仪并没有采取报复措施,而是对皇上说:“我常年在外面带兵打仗,也有对士兵管教不严的时候,可能是士兵们挖了别人的坟墓,如今我才会得到报应,并非他人故意破坏。”

皇上闻听此言,大赞郭子仪宅心仁厚,与人为善。那些等着看热闹的同僚们也看到了郭子仪的大度与宽容,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其实郭子仪要想对付于朝恩,也不是没有办法,可是一旦就此结怨,矛盾会越积越大。而郭子仪选择了有理却让三分的做法,于人于己都留了余地,自然得到了大家的敬重。

有一位禅师受邀参加一个宴会,席间,他的弟子发现盘子里的素食中有一块肉,就把它翻了出来,想让主人看见。禅师见状,马上用筷子把肉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不甘心的弟子又把肉翻到了上面,禅师在他耳边说:“你要是再把肉翻到上面,我就把它吃下去。”弟子闻听,再也不敢动那块肉了。

回去的路上,弟子问禅师:“厨师知道咱们吃素食,却非要在里面放一块肉,你为何不让我告诉主人呢?”

禅师说:“不管厨师有意或者无意,这不过是一个小错误。如果我们抓住这个错误不放,告到主人那里,厨师一定会被解雇。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我不愿意厨师因为这个小错误受到处罚,所以才一再阻止你。”

禅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固然要“得理”,但“得理”不一定要“不饶人”。每个人的性格与处世方式都不同,如果一发生矛盾就针锋相对,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即使这一次你胜利了,但也许就为下一次“战争”埋下了伏笔,因为这次你伤了他的面子,他肯定要找机会找补回来。

一百种人有一百种性格,每个人处理事情的方法都不一样,当发生意见分歧时,我们如果能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下,心气自然就能平和了。

不讲理的做法固然不可取,但是硬讲理也不是明智的做法。学会“理直气和”,会比“理直气壮”更能解决问题。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为对方留一条生路,也就是等于为自己化解了未来“绊脚石”。

一个人,如果做到遇事讲理,得理饶人,宽容为上,那他一定能厚结人缘,为自身的发展赢得更多有利机会。 t01V6ebAGSR6Vhhx283DhXZ/YmNKpankMjBGfIcZQQv1g5zkPJEN+1964f4OH9K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