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药气味有阴阳

《阴阳应象论》记载:阳气积聚在上为天,阴气积聚在下为地。阴性柔和而安静,阳性刚强而躁动,阳主孕育,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化生清气,阴凝聚成形。饮食五味滋养了形体,形体又依赖于元气的充养。

五味之气生成阴精,阴精又靠气化生成。五味太过会损伤形体,元气太过则耗损阴精。阴精能化生人体的元气,饮食五味太过又耗伤人体的元气。阴性沉下,故味出于下窍;阳性升浮,故气出于上窍。清阳之气循行于肌肤腠理,浊阴之气向内归藏于五脏;清阳之气充实四肢肌肉,浊阴之气内走于六腑。味属阴,味厚者为纯阴,而味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属阳,气厚者为纯阳,气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者能泻下,味薄者则通利;气薄者能宣泄,气厚者则助阳。五味中,辛、甘味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咸味涌泻为阴,淡味渗泻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润或燥,或软或坚,须根据各自功能而使用,从而调节机体平衡。

李杲说:味薄的能通利,像酸、苦、咸、平这些;味厚的能下泻,像咸、苦、酸、寒这些。气厚的能发热,像辛、甘、温、热这些;气薄的能渗泻,像甘、淡、平、凉这些。渗指微出汗,泻指通利小便。又说:药有温、凉、寒、热之气,辛、甘、淡、酸、苦、咸之味,还有升、降、沉、浮的区别,厚、薄、阴、阳之间的不同。一种药物之内,气味兼有,理性具存。或气相同而味不同,或味相同而气有异。气像天,温热的为天之阳,寒凉的为天之阴;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的规律与之对应。味像地,辛、甘、淡的为地之阳,酸、苦、咸的为地之阴;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与之呼应。气味薄的,轻清上升而形成天象,因为它源于天而亲上。气味厚的,重浊下沉而形成地貌,因为它源于地而亲下。

中药气味有阴阳

气味阴阳生生不息

阴与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内涵极其丰富,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大的还是小的,都可以划分出阴与阳,药的五味也不例外:五味中,辛、甘味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咸味涌泻为阴。

气味阴阳图

天为阳,阳主发散,天生四气,四气无形。地为阴,阴主聚集,地生六味,六味有形有阴阳。饮食五味滋养了形体,形体又依赖于元气的充养。五味之气生成阴精;阴精又靠气化生成。五味太过会损伤形体,元气太过则耗损阴精。阴精能化生人体的元气,饮食五味太过又耗伤人体的元气。 /4Du7EZpv1iQZhcqjaqIQhE6u5PEiMzq4Y3QMMp1iUWa8hmaU8cJ6HAvgYtqRA3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