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们没教养的表现,可能应该归因于上帝没有在桌边主持这场茶话会。或者说,他既主持了又没有主持。众所周知的是,上帝是无所不在的,这点对他发挥无所不能的能力非常有帮助,不过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就是他无法显形并在某个特定场所出席,比如坐到桌子的一端维持秩序。他的缺席(如果他无形的出席算作缺席的话)可能被视作了失礼的表现,而且给接下来宾客们的无礼行径开了绿灯。的确,一位不守时的主办者不出席自己主办的活动,就等于是允许首肯了来宾们的为所欲为(名言“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一切事情都是被许可的”
的一个变体)。不过换一个更广的角度来看,上帝为他的宾客们事先考虑好了所有的事情,简直是一位完美的主人:盘子、茶杯和酒杯总是数量充足;食物都是质量最好的,冷热适中,咸度和甜度都恰到好处;灯光照明和室内温度都确保舒适;桌布都烫得十分平整且没有樟脑丸的味道;茶话会既不会冷场,也不会聊到一些不合时宜的话题。有那么多事情需要考虑!只有上帝才办得到。
如果上帝能现身的话,他本来可以让猴子们平静下来,但是他如果在一个地方现身,就无法同时出现在其他地方,这样会违背他作为上帝的基本性质。因此,猴子们中的一员扮演了他的形象。这只猴子是猴中之王,只存在于传说之中。没人相信它真的存在,原因很简单:它只有在上帝的茶话会里才会出现。它就像上帝的肉身一样承担着上帝的工作,但是却做得像是一幅扭曲的卡通画一样。痴迷于这梦寐以求的虚幻王座,它站在了桌子一端的椅子上发号施令,发出刺耳的声音,脚下乱踩乱踏,喊到嗓子嘶哑,把手上的东西都扔出去;总之它本意是急于维持秩序,却成了最会制造麻烦的那一个。有时候他过剩的能量爆发,导致挑起了又一场群架或者推动了新一轮破坏,然后他继续坚持以暴制暴。似乎受到了神的光环带来的影响,它的权威并没有受到其他同类的挑战(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权威能发挥什么作用)。事实上,如果上帝是无处不在的,那他必然也存在于猴子王的身上,甚至还可以假设,在不影响“无处不在”的属性的情况下,猴子王身上所附有的“神性”更多于其他地方。上帝的人格化,偶然也好,自动也罢,推动了一个“意志”,使这个“意志”超越一切计算和预测。
猴子王是那只最会叫,也是叫得最响的,就像预示着日后扩音器的发明一样。它的梦想是长一千条手臂,这样就可以同时揍所有的宾客。不过,通过令人惊奇的弹跳力和永不停歇的移动,虽然只长了两条手臂,但它依然把这任务完成得不错。虽说猴子本来就拥有超人的敏捷性,但它依然超越了自己的生理极限。它像是纯粹的精神上的存在,而且是一种染上了权力综合征的精神,充斥着扭曲、乖张、狂躁和残暴。像很多其他人一样,它觉得它就是神。它疯狂地对最迟钝、最脆弱,特别是少数最腼腆的猴子施虐:把柠檬汁挤到它们眼睛里,把它们的指尖按到滚烫的茶里,把糖果塞进它们的耳朵,把果酱塞进它们的鼻子,把银质的勺子塞进它们的屁股……在施暴的间歇它大口吞下好几升的茶水,为自己无端的怒火补充能量。看来这茶里肯定添加了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