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0年8月,62岁的皇太后吕雉病重于长安城未央宫。
这座巍峨的宫殿存世至少1041年,经历多朝风雨,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面积相当于六个北京紫禁城,内里层台累榭,钩心斗角,山水沧池,布列其中。虽然已经任命两个侄子吕禄、吕产分别统领北军和南军,但自知已无多少时日的太后依旧忐忑,她叮嘱吕氏亲属:“皇帝年轻,大臣可能发生兵变,你们要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以免被人扼制。”
8月18日,吕雉病逝。她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第一个临朝听政的女性,倘若有幸生在当下,或许会如撒切尔夫人一般被尊称为“铁娘子”,出一本《我是牌中大王》的传记。
吕雉现实而冷酷,可是哪个现实的女人,不是从梦幻的少女出发?
吕雉和刘邦的婚姻,非常有戏剧性。
吕雉的父亲吕公是沛县县令的好友,迁居落户时,沛县的上层人物听说领导的故交定居于此,纷纷前往祝贺,县令大宴宾客,客人的贺礼不满千钱就坐在堂下,红包过万则坐到VIP席。村镇公安局局长刘邦虽然囊中羞涩,却不愿屈居人后,他一本正经地写了份拜帖,上书贺仪一万钱,意气风发走向VIP席。
负责宴会财务的萧何与刘邦很熟,悄悄提醒吕公:“此人一向爱说大话,不爱劳动,不踏实。”
刘邦旁若无人地端坐在首席,只见他谈笑风生,高鼻梁美须髯,看上去风度翩翩。饭后告别,吕公特意说:“阁下面相贵不可言,我的大女儿也面貌端庄,我愿意把她嫁给你。”那时的刘邦,已经35岁却依旧未婚,能有一位实力雄厚的岳父,他大喜过望,20岁的吕雉,就这样被父亲嫁出了门。
以今天的理解,吕公看待刘邦,不像岳父看女婿,倒很像天使投资人面试创业者,刘邦非常具备创业者的潜质:强烈的欲望、军人的执行力和“柔软”的心。
欲望,或者说“梦想”吧,是创业者的原动力,因此他们看上去和芸芸众生如此不同,做着不切实际的梦,说着不着边际的话,可是,只有给欲望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走远。
执行力则确保梦想不是空想,再难的事、再大的任务都能有效分工,践行到位,不是纸上谈兵,嘴上宏图。
“柔软”的心实则是韧性,经得起挫败,既能在绝境中找到转机的钥匙,也具备聚拢人心的柔情。
但是,这些优点在婚姻里却没有什么作用,吕雉嫁给刘邦这样的男人,注定操劳。婚后,他一如既往地不参与家庭劳动,于是妻子下田劳作;他讲义气放走囚犯之后躲进芒砀山,妻子找到他躲藏的地方,送衣服送饭;他做大事不着家,妻子操持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稳固后方。
在这样的丧偶式婚姻中,吕雉独自抚养一儿一女,女儿是后来的鲁元公主,儿子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20岁的吕雉,充满妻子的柔情和操劳,甚至为了支持刘邦起义,吕氏宗族几乎全部参加了刘邦的队伍,跟随他转战南北。吕雉的哥哥吕泽和吕释之,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在反秦和后来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而刘邦,怎样对待她和她的孩子呢?
战争胜负是常事,有一次刘邦战败,带着子女逃走,凶险时三次把一双儿女推下车,便于跑得更利索,所幸孩子们三次都被夏侯婴救了回来,为此,吕雉一生感激夏侯婴。
项羽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和吕雉作为人质,要挟刘邦投降。他面不改色地说:“我们曾经结拜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今天你架着汤锅准备煮他,那就分我一杯肉汤好了。”这段话确实有无奈和以退为进的成分,但作为结发夫妻,谁顾念过吕雉听到时的心情?
两年艰难的人质生活让她浴火重生,无所畏惧。
刘邦称帝后,匈奴的冒顿单于屡次侵犯边境。单于为人粗鲁野蛮,汉朝在军事上打不过,道义上更不可能说服对方,于是有人建议把吕雉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送去和亲,未来她的子女继承单于王位,能够归顺汉朝。刘邦非常赞同,吕雉却大哭,她太清楚女儿嫁到蛮荒的匈奴会是什么结局,她想尽一切办法,最终以宫女代替公主出嫁,才把女儿留在身边。
对于厚道的儿子刘盈,刘邦也没有倾注多少父爱,相反,他到处夸奖戚夫人生的小儿子刘如意,说那才是最像自己的孩子。
吕雉与丈夫共苦,却从未被眷顾,生死关头她向来都是被牺牲的对象。对于她,刘邦的确不是称职的丈夫,再强都不是她的依靠,她只能不断自强才能自保。
张爱玲曾说“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吕雉的残忍并不需要原谅,可是,了解她曾经的难,多少会心生体谅。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汉朝建立,吕雉成为皇后。
他把秦朝的郡县制和周朝的分封制合二为一,同时分封了同姓王和异姓王,但他对手握重兵的异姓王心有戒备,在位八年,民生经济交给了相国萧何,他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消灭异姓王,在这场关系到西汉王朝安危的斗争中,吕后是他的左膀右臂。
韩信被誉为汉朝建立的三大功臣之一,从军多年无一败绩的“战神”,在楚汉战争中灭魏、代、赵、燕、齐五国,又在垓下击败项羽,被刘邦封为楚王。
但是,为臣之道和带兵之道截然不同,为臣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收敛锋芒,最怕功高盖主,带兵的思路则是“赢”。在收和放之间,韩信没有找准点,他骄傲狂放、拙于交际、缺乏政治谋略,是刘邦的第一大心病,于是,刘邦设计将韩信骗到陈地,降为淮阴侯,囚禁在长安。
公元前197年,刘邦率军出外平叛,京师空虚,有人告发心怀怨愤的韩信准备发动京师的囚犯攻打长乐宫中的皇后和太子。韩信的家仆中有一人的哥哥被韩信抓起来准备杀掉,此人向相国萧何告发韩信谋反,由于事关重大,萧何连夜入宫汇报给皇后和太子,吕后当机立断,让萧何前往韩信府中,以刘邦凯旋的名义,要他入朝庆贺。
当韩信跟随萧何走入长乐宫时,却没有看见庆祝的人群,只有吕后高高地站在台基上,他被吕后下令于钟室处死。当年他在垓下击败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时,或许怎样都想不到,自己叱咤风云的一生会结束在一个中年女人手中。
同年,刘邦向另外一位异姓王彭越征兵以平定叛乱,彭越拒不奉诏,刘邦大怒,逮捕彭越押到洛阳审问,审问完毕,彭越被废为庶人,流放蜀郡。
途中,彭越遇到了前往洛阳见刘邦的吕后,彭越向吕后哭诉自己的委屈,请吕后向刘邦求情,放他回家乡,于是吕后把彭越带回了洛阳。
可是,吕后并没有替他求情,她对刘邦说:“彭越勇武天下皆知,愿意跟随他的人众多,如果这次纵虎归山,将来必定是祸害,不如处决,震慑其他异姓王。”刘邦同意后,由吕后下令诛杀彭越,诛灭三族,还把他的肉做成肉汤遍赐诸侯王,以儆效尤。
吕后在同一年连斩汉初两位名将,树立并稳固了权威,这时,她的另一个劲敌戚夫人,正从后宫杀向前朝。
吕后最被诟病的残忍,是把刘邦宠爱的戚夫人做成“人彘”,砍断她的手掌脚掌,挖去眼珠,熏耳致聋,灌下哑药,扔进茅厕。
吕雉起初并没有打算这样对待戚夫人,她们之间也从来不是感情之争,而是利益的生死较量;她们并不是情敌,而是势不两立的政敌。
戚夫人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位有记载的才女,也是第一位女棋手,精于围棋。
她跟随刘邦时不满20岁,刘邦已经年过50,她擅长跳“翘袖折腰”舞,姿态曼妙,韵律优美,她还精通鼓瑟,深得音乐爱好者刘邦的喜欢,常常边听边随着节奏唱起来,可以想象,这是帝王残酷的军旅生活有效的舒缓剂。
正是刘邦晚年的溺爱,给了只有野心没有权谋的戚夫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尽管她已经居住在最富丽堂皇的宫殿,享受着最锦衣玉食的生活,依旧希望向前再进一步,立自己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她在刘邦面前柔弱哭泣,感慨皇后绝不会放过她和如意,含沙射影地指责太子不是人君之选,而如意聪慧过人最像父亲。
男人到了晚年特别容易糊涂,娇妻弱子都是软肋,刘邦在戚夫人的眼泪中柔化,第一次正式在朝堂上讨论废立太子。
汉朝的开国功臣们显然不愿国家因为继承人问题走入动荡,赵王如意年幼,治国之才表现在哪里?他如果成为皇帝,大权必然由戚夫人掌握,这个只会跳舞下棋的女人又会把国家带到哪儿呢?几乎所有朝臣众口一词反对废太子,刘邦暴跳如雷,老臣周昌据死力争,保全刘盈的法定继承人身份。朝议结束后,吕后当着众位大臣,跪在周昌面前,感谢他耿直护佑。
这次朝议后,吕后向戚夫人发出最后的警告,希望她遵守宗法,但戚夫人怎么可能放弃?
公元前195年,刘邦重伤不起,戚夫人拉着如意长跪苦求,刘邦含泪答应这次一定废掉太子,任何人劝阻都没用。他大开朝宴,希望借助轻松的氛围缓和废太子的沉重决定。可是,奇迹出现了,太子刘盈在母亲吕后和舅舅吕释之的帮助下,请到了天下四位最具名望的智者,他们年过八旬,须发皆白,气宇轩昂,却跟随在年轻的太子身后,以行为无声表达太子才是天下归心,即便皇帝也不可轻举妄动。
刘邦明白大势已去,招来戚夫人,无奈承认即便他愿意把皇位传给如意,朝臣也会群起攻之,国家经不起又一次动乱。
大汉的开国之君刘邦,最终着眼大局,舍弃了爱妾和幼子。
吕后,用自己的力量而不是眼泪帮助儿子保住皇位,维护了王朝的平静。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太子刘盈即帝位。
吕后将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宫中关押女性犯人的监狱,剪去头发,戴上镣铐,穿上囚犯的制服,做苦工舂米。此时,她的儿子刘如意被封为赵王,远在千里之外,戚夫人经常一边舂米一边悲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我的孩子啊,谁可以告诉你我艰难的处境,让你来救我呢?这首《舂歌》是中国第一首五言诗,和《垓下歌》《白头吟》这些千古绝唱齐名。
但是,戚夫人可曾想到,在项羽军营做了两年人质活下来的吕后,当年落魄时如何忍辱负重?何曾如同她这般大放悲声,出口不逊,惹祸上身?人生起落难免,逆境中修炼的是沉默、自保和积聚力量,并不是高声抱怨。
戚夫人的悲叹引起吕后的警惕,假如刘如意集合对中央不满的其他诸侯王反叛,汉朝又将面临一场皇室厮杀,这样的后患怎能不除?最终,她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又斩草除根毒死了赵王如意,这成为她人性上最大的污点。
在皇后制度建立的源头,吕后用戚夫人惨痛的鲜血,矫正了后妃制度,树立了皇后的无上权威,保护封建社会嫡长子继承制,维护了社会的安定,这并非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复仇,而是政治制度的稳固。
即便如此,她也没有迁怒于戚氏家族,戚夫人的父亲戚鳃的爵位安稳传了七代。
刘邦的妃子并非只有戚夫人一位,他去世后,除了戚夫人之外的诸王之母都被允许到儿子的封地团聚生活。吕后在后宫嫔妃心目中的形象究竟怎样?
同样是刘邦儿子的汉文帝刘恒继位后,自己的生母薄氏成为太后,他提出母亲百年后与父亲刘邦合葬,这对一名原本是妃子的女人来说是莫大的尊荣,但是薄太后拒绝说:“吕后才是先皇的正妻,我不能和她比。”请儿子为自己另外修建陵墓。
假如吕后曾经像妒妇般虐待过薄太后等当年的妃嫔,她会被如此尊重吗?应该不会。
无论谁,都有立场决定的不得已。
本质上,吕雉与刘邦是同等量级的强人,他们成为夫妻既是幸运,也是不幸。幸运在于,这对夫妻档是配合默契的合伙人,汉初的朝臣认为“高祖与吕后共定天下”。不幸在于,这对搭档似乎很难体验真正的夫妻之情。
美国人际沟通专家莉尔·朗兹,在《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这本书中曾经解释:“相似的个性和互补的需求”是伴侣相互吸引的重要原因。而刘邦和吕雉虽然性格相近,需求却同样相似,彼此智谋相当,吕雉给不了刘邦需要的“被崇拜感”,在聪明的枕边人眼里,他的才华不过如此;刘邦更满足不了吕雉心底“被关心”的女性需求,因为忙碌、懒得用心和戚夫人的介入,刘邦看上去很薄情寡义,这对夫妻更像同事,为谋天下而搭班子共同创业。
在只记录帝王生平的《史记》十二本纪中,司马迁甚至列了吕雉,作《吕太后本纪》,她是《史记》中唯一的女性,公允的司马迁给了她很高的评价:
“孝惠皇帝、高后在位时,百姓不再遭受战争的痛苦,官员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不用严苛的政令,天下也很太平,不用严酷的刑罚,犯罪的人也很少,百姓勤于务农,经济发展富庶。”
她去世后,手握重权的吕氏家族三千多人被诛杀,大臣拥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登基成为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每到这天,家家张灯结彩,从那时起,正月十五便成了灯节,又叫元宵节。
吕后冷峭残酷,杀伐决断。
却也运筹帷幄,能屈能伸。
她与丈夫同生共死,却几乎未有过夫妻的亲密、家庭的和乐,两千年前未央宫里皎洁的月光,何曾驱散过她心头的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