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人名叫杨崇伊,时任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朝廷耳目,专门负责监督、纠察其他官员的言行。在清末官场上,杨御史大名鼎鼎,弹劾的杀伤力非同一般,在几个大的政治事件中,都有“不俗”表现。
杨崇伊,字莘伯,江苏常熟人,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由庶常授编修。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考授御史。杨崇伊比李鸿章晚一辈:杨崇伊的女儿嫁给了李瀚章(李鸿章的哥哥)的孙子,大儿子杨圻又娶了李鸿章的孙女李国燕,而杨崇伊的幼弟又是李瀚章的女婿。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戚关系,将李、杨二人及其家族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李鸿章与杨崇伊的关系非同一般,还有一个深层原因,杨崇伊与翁同龢也是死对头。
作为常熟老乡,杨崇伊曾与翁同龢非常要好。可到后来,两个人因为一件私事反目成仇。
常熟有四大镇,东为梅里,北为芝塘,南为唐墅,西为恬庄(现在属于张家港市)。杨氏先祖由吴兴移居恬庄地区,乾隆中期,杨岱(字元峰,号守默)以科举光大门第之后,将当地命名为恬养庄,简称恬庄。杨氏在恬庄数代经营,家道殷实,杨岱遵守母亲遗命,广散家财,先后办义学两所,继办义庄,苏州状元潘世恩作《读书田记》,把杨岱比喻为“当代范仲淹”。杨崇伊是杨岱之后,曾是翁同龢的门生。从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初开始,在一个月时间内,常熟地区受台风影响,连续降雨,爆发洪水,大水铺天盖地,淹没了稻田、村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家乡亲友数人,纷纷给翁同龢写信,向朝廷请求赈灾。翁同龢立即联络潘祖荫、廖寿恒、徐郙、陆润庠等苏籍京官,联名向朝廷上递赈灾奏折,并各自向家乡捐款一千两。可是,杨崇伊却带头站出来唱对台戏。因为,按照规定,一旦朝廷赈灾,农民上缴国家的税赋随之免除,那么,地主的田租也就相应免掉。而以杨家为代表的乡绅为了自身利益,联手反对如实上报灾情。杨崇伊的父亲专门写来长信,让翁同龢出面摆平此事。听到杨崇伊的话,翁同龢十分生气,把他大骂一顿。翁同龢等人的奏折上报后,光绪帝当即降旨,减免百姓税赋,并拨江苏库银五万两进行赈灾;不久,太后格外开恩,降懿旨,又从国库中拨去五万两。杨崇伊与翁同龢就此翻脸,转而投向了李鸿章的怀抱。
“亲家,来来来,坐坐坐。冬梅啊,快叫丫鬟给杨大人上一壶好茶。”
很快,两个丫鬟手脚麻利地送来盖碗茶,低头猫腰、倒退着出了书房。
“这几天怎么样啊?”李鸿章开门见山地问道。
“可热闹了。康梁鼓吹变法,帝党忙于维新,唧唧喳喳,就像一窝麻雀,闹得京师不得安宁。”
“我看啊,变法也好,维新也罢,都不过是洋务运动的翻版,高明不到哪里去。”
“是是是,都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
“难道朝廷就没有人出面阻止?”
“有啊,荣禄荣大人,刚毅刚大人,徐桐徐大人……多了去啦。徐大人说翁同龢‘取悦皇上,妄想改变成法’;刚大人说‘我朝成法,尽善尽美。鼓吹变法,居心险诈’;荣大人到处说翁同龢是个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君子……”
“你的意见是……”
“我?很简单,什么维新啊变法的,都是翁同龢这帮老家伙领着康梁这群毛头小伙子瞎起哄,忽悠皇上。别看他们现在闹得欢,只要太后一翻脸,管叫他们一切全玩完。”杨崇伊颇为得意地说。
“不过,听说维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皇上把创建京师大学堂列为‘天字第一号’。哎,事倒是好事,难啊!大学堂都谈了多少年了?至今谁看见过一砖一瓦、一书一本?”李鸿章叹息道。
杨崇伊很清楚李鸿章的遗憾,听他谈及京师大学堂,便随声附和:“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手就不难。要是中堂你亲自出山来办,管保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没有办不成的。”
“事情可不会那么简单啊。听说现在有好几个人都在打京师大学堂的主意呢。”
“我也听说了,不过,最有一拼的只有两个人:翁同龢,刚大人。”
“刚大人?”
“是啊,刚毅刚大人!”
“那……那个翁同龢有什么动作吗?”
“听常熟老乡说,他很想把京师大学堂收进囊中,而且,他已经让自己的得意门生张謇动手起草章程了。”
“他这个人啊,就是喜欢吃着碗里望着锅里!”李鸿章一激动,咳嗽起来,杨崇伊连忙上前帮他拍了拍背。“怎么,这件事刚大人也会感兴趣?”
“是啊,听说是徐桐徐大人在背后点拨的。”
“为什么徐大人自己不出面呢?”
“他自知不是翁同龢的对手,当年在毓庆宫,他处处受到翁同龢的排挤。现在年届八旬,风烛残年了,哪会自己冲上去堵枪眼。”
“那……就刚大人肚子里的那点墨水,能是翁同龢的对手?”
“很难说,翁同龢是皇上的宠臣,刚大人是太后的红人。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啊。我们就坐山观虎斗,等着好戏看吧。”杨崇伊细细地品尝着六安瓜片,得意得直吧嗒嘴。
“不,我们不能守株待兔,而是要主动出击,最好是能让他们鹬蚌相争,我们坐享其利。”
“李中堂,此话怎讲?”
“莘伯啊,你想想,要是他俩单挑,总有一个被打下擂台,有一个胜出。我们虽然看了笑话,开了心,但京师大学堂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觉得应该想想办法,先巧妙地帮助刚大人取胜,然后再取而代之。”
“中堂的意思我明白。可是,我担心帮了刚大人之后,刚大人不肯让贤。”“这一点不用太担心。老夫觉得,刚大人抢占京师大学堂的目的,是为了打击翁同龢的势力。至于干与不干,倒是其次。你想,刚大人现在是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手握兵权,怎么能放弃兵权而去执掌学衡?而且,谁不知道他是一个绣花枕头,怎能胜任传道、授业、解惑之职?”
“也对,要是让刚毅这样的木讷之人开办京师大学堂,倒真是辱没净土,贻笑大方了。”
“哈哈哈。”两个人开怀大笑。
“可是,要是太后执意让他干呢?”杨崇伊的心里还是有些不太托底。
“这个嘛,我觉得这次太后所做的人事变动,非同寻常。太后以前是坚决主张重用汉人的,但时过境迁,现在不同了。荣禄、刚毅、崇礼都是满人,而且,所担任的职位举足轻重。而皇上身边赞成维新的,基本上都是汉人。这说明,太后想通过限制汉人权力、重新重用满人,来争取整个满族人的支持,巩固自己的地位。太后要的是实权,而不是虚名。为了安抚汉人的情绪,她会做个样子,把清水衙门的位置让出来的。”
听了这番妙论,杨崇伊打心眼里佩服:“那……我们该怎么出手呢?”
“这就是你御史大人的强项了。”
“可……翁同龢不贪不占又不好色,软硬不吃,该从哪里下手呢?”
“你没听说,最近翁同龢与张荫桓一起处理‘胶州湾事件’,朝臣议论很多,有的人指责他俩‘奸庸误国,狼狈相依’‘居心贪鄙,不恤国家’。也有的人说李鸿章借洋款一事,一开始与俄国人商定,借款是九四扣,而翁同龢、张荫桓以折扣太多坚决反对。英国提出借银无折扣,唯以三事相要,翁、张先以三事不可行予以拒绝,后来,三件事都答应了,而所借之款按八三扣。九四扣诚多,但八三扣不是更多吗?听说,这件事都是由张荫桓与赫德在翁同龢家里签订的合同。外国报纸报道,此次大清借款,该银行拿出了二百六十万两白银打点中国的经手人。”
“但……一时半会查不出结果怎么办?”
“查出结果更好,查不出结果,让翁同龢背上一个黑锅,皇上还怎么好让他‘戴罪上岗’,任命他担任管学大臣?”
“李中堂,姜还是老的辣!跟着你,我算是开眼界了。”
“不过,莘伯啊,这件事你不必直接出面写奏折。我们的关系路人皆知,你一出面,就会有人说我在捣鬼使坏,让你出面以公报私仇。瓜田李下,不得不防啊。我想,你不必亲自出马,只需把这个信息送给有心人就行了,我们也好看看翁同龢有多大本事,能把这件事摆平。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