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传统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模式

如何立足自身自然资源、市场需求、经济社会条件来发展畜牧业,是世界主要畜牧业国家面临的长期课题。目前,我国传统牧区畜牧业发展已经到了由快速增长阶段向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传统牧区的牧民在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中正在适应新情况和摸索新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各地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消费习惯和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客观需要,探索出了一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模式。从大体特征上来看,这些模式的核心点都是要摆脱传统靠天吃饭的束缚,减少对天然草原的依赖,进行水利、圈舍、青贮基地等基本建设,立草为业,发展舍饲圈养,或遵循因地制宜发展的原则,根据草原生态系统特点和畜牧业发展规律来进行适应性调整,或是开展种养结合的跨区域分工协作等。

20世纪末期,受气候变化影响和经济发展方式影响,我国传统牧区草原退化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使得草原生态治理进入公众和决策层的视野,草原生态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此后,各个草原牧区纷纷开始探求新的出路。基本的思路有三种:一是通过发展草业来提高草地生产力水平,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来促进饲草料供给增加;二是减轻草场的压力,遏制草原退化的趋势,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利用,主要体现为生态移民、禁牧休牧、退牧还草等;三是利用不同区域资源的条件,使畜牧业生产各要素在空间层面上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布局,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一)以水利为先导,立草为业,通过“生态置换”推进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

2002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9号)。这个文件不仅提出了以建立基本草地保护制度、实行草畜平衡制度、推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实施已垦草原退耕还草等为主要内容的草原保护制度,同时将转变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提了出来,要求大力推行舍饲圈养方式,并给予粮食和资金补助。推行舍饲圈养,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解决饲草料的来源问题。《意见》明确要求,要积极建设高产人工草地和饲草饲料基地。

水是饲草料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对草原畜牧业而言,水一直是最大和最为直接的制约。对草原生态治理和转变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而言,牧区水利建设是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在新建定居点周围建设灌溉饲草基地,是实现牧民定居的基本条件。总体而言,就地就近建设灌溉饲草料基地的成本较低,容易为牧民所接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把水土开发、牧民定居与饲草料基地建设称为“生态置换工程”,以水土资源优势区的高产出和非水土资源优势区的适度资源开发为物质基础,来替换生态脆弱区,以达到生态经济双赢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在草原建设中,围绕牧民定居,进行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牲畜棚圈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种养结合,冷季舍饲和暖季放牧结合,减轻对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伊犁、阿勒泰、塔城等北疆牧业地州均采取了这种模式,效果比较明显。利用小片土地合理进行水利建设及综合开发,种植优质饲草料,使大面积天然草场得以自然恢复,这种“小建设,大保护”、“小绿洲、大生态”的水利生态建设模式,在具备一定水利条件的牧区得到推广。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的许多农牧民通过发展饲草料基地,改良了大面积草场甚至治理了大片的明沙草场,或是“以小换大”,依靠节水灌溉人工草地使承包的退化天然草场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2011年起,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进行的牧区水利建设试点中,灌溉饲草料地亩产一般可达1000千克以上,相当于40~50亩中等天然草原的产草量;建设1亩灌溉饲草料地可使20~100亩天然草原得到保护。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位于毛乌素沙地腹地,因浅层地下水富集,绝大多数牧民都拥有规模不等的灌溉饲草料基地。毛乌素沙地通过发展灌溉饲草料基地保护天然草原,已使草原植被覆盖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25%提高到了现在的55%以上,部分地区达到了80%以上。 在连年干旱的情况下,畜牧业和牧民收入稳步增长。

新疆主要实行以水利资源开发、饲草料基地建设和牧民定居为重点的草原建设模式,基本思路是:首先解决草的问题,以此吸引牧民定居,通过牧民定居带动牲畜定居,来缓解草场压力。其路线是:水土开发——草业经营——牧民定居——牲畜定居——草场休养生息——生态改善——畜牧业发展、牧区经济发展、牧民增收。主要做法,一是饲草料基地建设。实行以建立饲草料基地为中心内容的集约化草业经营路线,将种草集中于地势比较平坦、有充足水利条件、土质比较肥沃的地区。在这些相对集中的地区采用优良品种,实行灌溉和精细管理,采用集约的科学栽培技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草的产量,由此解决牲畜的吃草问题。二是选择经济条件较好、交通便利、有一定基础设施条件的村作为“中心村”,按照一定的定居标准,如新疆的“三通”(即通水、通路、通电)、“四有”(即有草料地、有住房、有棚圈、有林地)、“五配套”(即学校、商店、文化室、卫生所、技术服务站五配套)等,把牧民定居建设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通过水土开发、饲草料基地建设、牲畜棚圈建设和牧民定居工程,牧民获得了牧草和稳定的生活,他们更加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草业,对牲畜进行品种改良,进行商品性生产,增加收益。而解决了草的问题,饱受压力的天然草场得以休养生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会大大降低,反过来会进一步促进草原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专栏一 新疆等地实行牧民定居面临的问题

1.稳定草场承包权与建立牧民定居点的矛盾。建立牧民定居点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这其中既包括生产用地如饲草料地,也包括生活用地如建住房、棚圈和其他生产生活设施所用土地。这就需要对原有的承包草场进行调整。

2.饲草料基地不足。如裕民县一开始搞试点时,每户规定饲草料基地为100亩,后来随着入住的牧户不断增加,每户的饲草料基地变为50亩。饲草料基地不足,使牧民难以生产出足够的草料来满足冬季舍饲的需要。

3.牧民定居后,仍可自由到冬季牧场放牧。如果不采取相应的禁牧和轮牧措施,随着定居后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牧民就有可能增加牲畜饲养量,对冬牧场的压力不仅减轻不了,还有可能增加。如果不进一步界定产权,实行草场有偿使用,定居也解决不了草场退化的问题。

4.牧民定居点的生产生活服务还不完善。由于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草场改良、牧业机械、生活条件改善等满足不了牧民发展畜牧业的需要。与游牧相比,牧户的生产成本和生活费用都提高了。

(二)以围封禁牧、舍饲休牧和划区轮牧制度为主的草原利用和保护模式

内蒙古的气候特点是从半湿润到干旱区过渡,是典型的水平分布特征,从南到北热量递减,从西到东降水量递增。内蒙古草原类型丰富,没有大河流。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采取了不同的草原保护和建设措施,形成以围封禁牧、舍饲休牧和划区轮牧为主的草原保护和建设模式。围封禁牧,是把严重退化地区和生态异常脆弱地区的草原围封保护起来,禁止放牧,让草原恢复重建。舍饲休牧,是在春季牧草刚刚返青时和秋季牧场结实期实行季节性休牧或不放牧,在此期间牧民对牲畜进行圈养舍饲,使牧草正常生长和繁殖。划区轮牧,是根据天然草场类型将草场划成若干小区,测算出每块小区草地的载畜能力,根据测算结果,控制牲畜头数和有计划地在每个小区轮流放牧。季节轮牧按照草场的多少分为两季营地、三季营地和四季营地,对应的分别有两季轮牧、三季轮牧和四季轮牧。三季、四季轮牧需要较大的草场,在青海较为普遍。两季轮牧是将草场划分为冬春营地和夏秋营地,内蒙古较多见。由于草场经营权可以自由流转,有些牧户也租用其他牧户的草场,进行倒场和季节轮牧 。通过上述措施,既防止了草原的超载过牧,又让牧草休养生息;既提高了单位草场的载畜量,合理有效地利用了草原资源,又实现了草畜平衡;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使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

2002年以来,锡林郭勒盟先后启动了“围封转移”和“两转双赢”战略,通过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转移牧区人口,实现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增加牧民收入的“双赢”,畜牧业发展呈现了由数量型到效益生态型的转变。从2003年起全盟开始主动调整压减牲畜头数,2015年全盟牧业年度牲畜存栏为1548.6万头只,比历史最高的1999年减少274.8万头只,减少15%,较大程度地缓解了草场压力。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从1996年开始在280万亩草场上实施划区轮牧,2011—2014年当地配套资金4.63亿元,2015年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4100万元。划区轮牧后每亩干草产量增加10千克,每户年平均增加收入1.3万元。该旗巴拉嘎日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道·达木林是2001年第一批天然草场划区轮牧示范户。他将4000多亩草场分为6个轮牧小区,根据季节每块放牧3~7天,另外2000亩作为打草场,不放牧,每年轮刈。其家庭牧场被评为农业部第一批畜禽标准化示范场。

(三)以牧区繁育、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育肥为主的农牧结合、区域分工模式

随着畜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畜牧业的发展速度也相应加快,在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他省市,利用农区的资源,调整和优化草原畜牧业布局,逐渐形成了牧区搞繁育,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搞育肥的生产格局。牧区主要以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殖为主,加快牲畜的出栏速度,减轻草场压力,打破牛羊肉供给季节性不平衡的局面;农区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利用农区饲草料丰富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育肥,增加畜产品供给。农区和牧区分别利用各自的资源和分工优势,农牧结合,农牧互补,以农养牧,共同发展,缓解草场压力。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把农业结构调整与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农区与牧区优势互补的大循环系统,改牧区四季放牧为两季放牧,充分利用夏牧场的优势和农区的资源优势,缓解冬牧场的压力,促进草场的良性循环。建立新型的种植业、养殖业小区,形成区域化合理布局,提高畜产品产量,推动畜产品生产向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市场化转变。

牧区繁育、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育肥的模式,挖掘了不同地方的资源优势,将畜牧业不同生产环节放到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等不同地区进行,牧区主要承担繁育环节的任务,促进了草原畜牧业区域布局的调整,转变了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农牧民经济收入,有利于使他们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走上致富之路。

从上述三种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模式的实践经验来看,无论是以牧民定居为主的模式,还是实行禁牧休牧轮牧相结合的保护模式,还是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生产格局的形成,这些模式或是利用“生态置换”,或是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或是利用不同地区经济和资源上的优势进行分工和合作,都是在草原生态环境与牧区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均衡点。他们的共同之处和总的目标是:通过转变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牧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实际上,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必然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目标相冲突,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使畜牧业发展不要超出草原的承载力限度。草原承载力的临界点决定了只有在它的承受范围以内,牧区经济才可能持续发展,牧民生活水平才可能提高,畜牧业才可能发展,而一旦人类活动的破坏超出了一定的环境容量,草原自身的修复能力就会被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将最终影响社会再生产。因此,传统牧区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处理好草原生态保护与“三牧”的关系。实践经验表明,在草原保护中如不能促进“三牧”发展,从根本上转变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则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还会出现。要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又要使“三牧”发展,根本的选择就是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将传统的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的集约化经营的生产方式。

立足于耕地、草原、林地、水域等国土资源,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进行合理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将过去偏重于谷物作物的种植系统调整为谷物种植和饲草料种植有机结合的作物种植系统,形成以草养畜、以畜带草、农牧结合的农业发展方式,达到既“藏粮于地”,又延长种植业链条、增加饲草料种植和草食家畜养殖,达到“粮、草、畜”协调发展的目的,具有经济、高效、生产和生态兼顾、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具体到传统牧区,“粮草兼顾”型农业结构调整统筹考虑口粮、饲料粮和饲草需求,与退耕还草相结合,与发展牛羊肉相结合,与饲养奶牛相结合,与青储作物相结合,重点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南方草山草坡区和农区低产农田,合理调整种植业、养殖业产业结构与布局,将发展青贮作物和牧草产业作为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相协调,推进草食牲畜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共赢”。 YrWajlu5e3EDQsZSGui6JtGJ6NYH9QCpfCmLwv3Rg9v3zBbrepJENl25102u4kg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