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

乱石穿空 [2] ,惊涛拍岸 [3]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4] ,强虏灰飞烟灭 [5]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髮。

人间如梦 [6] ,一樽还酹江月 [7]

【傅注】

①《汉书·地理志》:“岷山,岷江所出,故为大江;至九江为中江;至徐陵为北江。盖一源而三目。” (刘按,上文不见通行本《汉书·地理志》及颜师古《注》,却见诸《初学记》卷六引《汉书·地理志·注》。) 《尚书》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东迤北,会于汇。” (刘按,据《尚书·禹贡》,“东至于澧”下原有“过九江至于东陵”七字。)

②《吴志》:周瑜字公瑾,长壮有姿貌。为建威中郎将。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曹公操之入荆州也,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及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惧。时刘备又新为曹公所破,因用鲁肃计,进驻夏口,遣诸葛亮诣孙权,欲谋同举。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衝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书报曹公,欺其欲降。曹公军吏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顷之,烟炎涨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曹公退走。 (刘按,事详《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惟“遇于赤壁”句本传无,见于《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建安十三年纪事。)

③周瑜初从孙策攻皖,拔之。时获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刘按,事详《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江表传》:“策从容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刘按,《江表传》所云,见《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

④《吴志》:“孙仲谋谓吕子明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 (刘按,事详《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⑤《蜀志》:“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乘素车,葛巾毛扇,指麾三军,皆从其进止。宣王闻之叹曰:‘可谓名士也。’” (刘按,今本《三国志》中无上述记载。傅《注》引文略见于《艺文类聚》卷六十七引《语林》。又按,程大昌《演繁露》卷八《羽扇》条引《语林》曰:“诸葛武侯与晋宣帝战于渭滨,乘素车,着葛巾,挥白羽扇,指麾三军。”疑傅《注》引错书名,“《蜀志》”当作“《语林》”也。) 《晋书》:“顾荣伐陈敏,以白羽挥之,贼众大散。” (刘按,《晋书》卷一百《陈敏传》云:“荣以白羽扇麾之,敏众溃散。”又该书卷六十八《顾荣传》亦云:“荣麾以羽扇,其众溃散。”傅《注》综述大意,文句未能尽从《晋书》。) 谢万尝着白纶巾以见简文帝。 (刘按,《晋书》卷七十九《谢万传》:“万着白纶巾,鹤敞裘。”傅《注》盖本此。)

⑥“灰飞烟灭”,《圆觉经》语。 (刘按,《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云:“东坡《赤壁词》‘灰飞烟灭’之句,《圆觉经》中佛语也。”张端义《贵耳集》下亦云,《赤壁词》“所谓‘灰飞烟灭’四字乃《圆觉经》语,云:‘火出木烬,灰飞烟灭。’”邵博、张端义之书在《注坡词》后,当系采傅幹之说而有所发挥也。) 李白《赤壁歌》:“二龙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燕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刘按,据《李太白诗集》卷八《赤壁歌送别》,“斗”作“战”,“初张燕”作“张天照”。)

⑦《列子》:“化人曰:‘吾与王神游,形奚动哉!’” (刘按,语见《周穆王》篇。)

【校勘记】

[1]“三国”,元本原校:“一作‘当日’。”

[2]“穿空”,元本作“崩云”。

[3]“拍岸”,元本作“裂岸”。

[4]“谈笑”,宋拓《成都西楼帖》(清末影印本)收东坡醉草该词石刻(以下简称石刻)作“笑谈”。

[5]“强虏”,石刻作“樯橹”。《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强虏”下原校:“一作‘樯舻’。”

[6]“人间”,石刻作“人生”。

[7]“酹”,沈钞本误作“醉”,从清钞本、晒蓝本、珍重阁本及诸校本。又《容斋续笔》卷八《诗词改字》条云:“向巨源云:元不伐家有鲁直所书东坡《念奴娇》,与今人歌不同者数处,如‘浪淘尽’为‘浪声沉’,‘周郎赤壁’为‘孙吴赤壁’,‘乱石穿空’为‘崩云’,‘惊涛拍岸’为‘掠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生如梦’为‘如寄’。不知此本今何在也。”后世对于该词异文及句读之争论,多与上述记载有关,特录以备考。 BLzUgCPAwIs6veKJIlY29Cc++FeFoJwO5mhpkeVBCB+QtwvMnvp+iV4ld31O3PL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