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三百篇降而骚赋,骚赋不便入乐,降而古乐府;乐府不入俗,降而以绝句为乐府;绝句少宛转,则又降而为词。故宋人遂以为词者,诗之余也。乃北地李献吉之言曰:“诗至唐,古调亡矣。然自有唐调可歌咏,犹足被管弦。宋人主理不主调,于是唐调亦亡。”尝考唐调所始,必以李太白《菩萨蛮》、《忆秦娥》及杨用修所传其《清平乐》为开山。而陶弘景之《寒夜怨》、梁武帝之《江南弄》、陆琼之《饮酒乐》、隋炀帝之《望江南》,又为李白开山。若唐宣宗所称“牡丹带露真珠颗”《菩萨蛮》一阕,又不知何时何许人,而其为《花间集》之先声,盖可知已。

《花间集》久失其传。正德初,杨用修游昭觉寺,寺故孟氏宣华宫故址,始得其本,行于南方。《诗余》流遍人间,枣梨充栋,而讥评赏鉴之者亦复称是,不若留心《花间》者之寥寥也。余于《牡丹亭》亭梦之暇,结习不忘,试取而点次之、评骘之,期世之有志风雅者,与《诗余》互赏。而唐调之反而乐府,而骚赋,而三百篇也。诗其不亡也夫,诗其不亡也夫!

万历乙卯春日,清远道人汤显祖题于玉茗堂。 izs96a7V4f6vi7L8gU9m0ZdR+HFxqhbR0r/TslDo+hDjytWkxzXFAVURimL8+Du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