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8.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春光最明媚,正是抗流行病的关键阶段

从清明节开始,进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暮春。这是春光最明媚的时候。西晋文学家张华为此写过一首诗:“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异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

这1700多年前的暮春景致,与如今并无不同。前人所感受到的春日阳气,膏泽甘雨,和畅祥风,如今依然年年应时而至,滋养万物和我们的身体。相应的,古人所总结的顺时生活之道,也值得我们借鉴。从养生方面来说,这个月有两个重点:

第一是“护生”。古代在此时禁止人们伐树、打猎,以免影响动植物的繁育。而我们也应护养好人体的“生生之气”,预防外邪及病毒侵袭。

第二是“发散”。这是阳气外泄的时节,不适宜收敛,应该疏泄肝气和排出体内的宿毒。古代在暮春之月会举行乐舞表演,天子大臣亲自观看,让人们借此机会舒展心情。古人甚至将春天的“发散”延伸到社会层面,认为此时不能征收财货,而是应该施行仁政,广开仓库,将存贮的粮食拿出来赈济天下。现在我们则应在这个月外出春游,亲近自然,舒展心情,同时注意饮食排毒。

这个月有两个节日:清明节、上巳节,借此机会,人们可以尽情体验最后的春日时光。

清明既是一个节气,又是一个节日。每年的4月4日到6日之间交清明节气。古人认为天有“八风”,其中有一风叫清明风。春分后十五日,清明风从东南方向吹来,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把这个节气定名为“清明”。

作为节日,清明现在是全民祭扫的日子。这是承继了古代寒食节的习俗。在这个节日,人们外出扫墓,也借此机会郊游踏青,为的是呼去胸中陈积的浊气,吸收天地阳气。

清明踏青时,一个重要活动就是采摘野菜。这个时候生长的野菜,大多具有消炎抗菌、清肠排毒的功效,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预防春天的流行病。

清明节所吃的野菜,有一样不可不试,就是很多人小时候都吃过的田艾。田艾采回来,通常加米粉做成“青团”“艾粑”或“清明果”来吃,是南方过清明节必备的一样应季美食。因为是清明时吃的,人们就索性把它叫作“清明菜”。

田艾的学名叫鼠曲草,又叫“佛耳草”。有的朋友以为田艾是艾草,其实它不是中医艾灸用的那种艾蒿。田艾与艾蒿一样属于菊科,也有菊科植物特有的香味,但它不像艾蒿那样苦,高度也比艾蒿矮得多,一般只有巴掌高。

田艾还有个名字叫“棉艾”,因为它全株布满了白色的绒毛,像棉花一样。开的花也小巧,黄黄的,只有小米粒那么大,团簇在一起,被白色的绒毛衬托着,很可爱。

清明时,田艾刚开花,这个时候既鲜嫩,药性又好。小时候,我们采摘田艾,只轻轻掐下嫩尖,不伤根,这样它还能继续生长。

田艾既是野菜,也是药。它的主要作用是化痰止咳、祛风除湿、抗菌解毒,特别是对于呼吸道和皮肤表面的问题效果很好,比如痰多咳喘、荨麻疹、青春痘、皮肤感染等,对于高血压也有调理的作用,还能治疗蚕豆病。 JYG3Ue4vwWUs1XS8U6swkXLTzj0c46VIJgEPu25RvrqG6Hih4O8pj5N3u2xaQu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