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其内容也相应地发生改变,从而造成了文化定义的多样性。实际上,每一种定义包含着对文化特性的概括。因此,选择不同的观测点,关于文化特性的见解也就不相同。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等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对文化的特性做了一些总结:(1)文化是学而知之的。(2)文化是由构成人类存在的生物学成分、环境科学成分、心理学成分以及历史学成分衍生而来的。(3)文化具有结构。(4)文化分隔为各个方面。(5)文化是动态的。(6)文化是可变的。(7)文化显示出规律性,它可借助科学方法加以分析。(8)文化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是表达其创造性的手段。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文化的本质被归为五个方面:(1)文化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2)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3)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4)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份社会遗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累积过程。(5)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
文化的特性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认识:
第一,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这是一定社会群体与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念,它以隐性方式贮存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与组织,绝不会因为构成其中的个体分离而走样。价值观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它外化为人的行为规范,使人在采取行动时沿着一定的模式或定式进行。价值观还可以通过人的行为方式,进一步与外界事物发生作用,从而物化,形成物质财富。
第二,文化的超自然性。
超自然性是指文化深深地烙上了人的智力的印记,超越了自然界本身,这种超越不仅指超越自然事物,而且包括超越人的本能。
第三,文化的根本在于人化。
凡是人化了的东西就是文化,这既包括外在自然的人化,也包括内在自然的人化。文化使人人化,使人成为人,用人文来教化人。人的实践活动,使人从纯粹的、自然意义上的生物人发展成为人类的人、社会的人。而人的进一步教化,又使人从某一种文化分化出新的文化。人化还是化人,即把非属人的东西转化为人的东西,把非人的属性转化为人的属性。文化的流传是通过人本身的再生产即人的生命的世代延续实现的。文化是一定人群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人创造了文化规范,又用文化规范来制约自己。
文化是由人的实践建构起来的,是满足需求的一种方式。文化首先是人与自然互动建构的产物,其次是人受自然引导而进一步建构发展的产物,再次是社会发展与人相互作用、建构的产物,最后是文化自身内在演化、建构的产物。这种建构体现了主体与客体、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因此,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各种过程、方式和成果的复合整体,包括人的心智的内在塑造和外在世界的构建。人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来满足群体生活的需求。
第四,文化的社会性,又称超个体性、整体性和联系性。
文化具有超个体性,意味着文化是通过社会群体来积累与传播的。
文化是社会关系,也反映在社会结构之中。社会结构积淀着文化,而文化则通过社会结构反映出来。人作为社会的要素,构成了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具体的社会组织,比如家庭、氏族、政府部门等,但文化则通过这些社会组织所映射出来的社会关系来体现,比如儒家文化所宣扬的父子关系是文化。
文化附着于社会,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社会通用的符号系统则是每个人享用人类文化的工具。
文化具有整体性,是一定的人类共同体对形形色色的文化个性进行整合的结果,也即文化同一性、统一性。
第五,文化体现在象征、符号和语言之中。
象征、符号和语言都是文化的替代物,它们当中有文化,但文化不是象征、符号和语言,而是积淀在这些替代物中。象征、符号和语言把人与人联结起来,进而使潜在其中的文化又渗透到不同的个体中。人们依靠这套替代物来表达文化的价值观念,相互沟通,延续彼此对生存与发展的态度和知识。
第六,文化的时间性、动态性。
文化的时间性,是指文化发展中的持续性、绵延性或阶段性、间断性。文化是在一定的时间中形成、存在和延续的,其纵向特性包括:(1)文化在量上的累积和延续。(2)文化在质上的变异和区分。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会增加一些新内涵,即发生变异。(3)文化特质在流变过程中的暂时性或长久性。文化在人类的世代繁衍中与时间同行。文化在时间中表现出保守与变革的统一,是在连续性中的发展。
从词性上看,甚至在定义上,人们大多把文化作为名词,或从名词上理解,其实这仅仅是文化个性,而不是文化共性。文化共性是文化的动态性,即文化还是一个动词,只有把文化看作动态的,文化的深刻含义才能被挖掘出来。因此,并不存在实证论的、实体的、一成不变的、终极实现的文化,而只有存在论的、功能的、发展变化的、日趋丰富的人的文化。人文进化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组织或群体,都处在不断的流动之中。余秋雨说:“不要认为出土文物、历史文献等是文化,准确地说,这些是文物;文化是创新,是活的源泉,是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意识流。”李鹏程指出:“所谓‘传统’‘旧文化’都不是以‘过去’的方式存在着,而是以现时态的方式存在着,它们不是存在于过去,而是存在于现代之中,存在于现代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之中,存在于我们的实践状态和精神状态之中。”
第七,文化的空间性。
文化的空间性是指文化发展中的地区性和广延性。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空间中,文化的空间性包括文化与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关系,涉及文化在空间的发源、传播,而物质文化的成果占据一定的空间,非物质文化也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还有文化与地域的关系,也需要从空间上考察。
第八,文化的环境适应性和传承性。
文化是适应环境的方式,从根本上说源于创新。人靠文化来适应环境,又用文化来改造环境。只有创新,才能创造文化,这是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创新在于创造一种新的实践行为,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效率。具体来说,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一旦有高效率的创新实践活动出现,就有可能产生模仿,而模仿则使人们从这种高效率的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这样自然而然就有了文化。因此,文化的起源是讲理性的,而已形成的文化却往往难以体现出这一点,更多是让其承继者接受它,以自发的方式来学习、传播、扩散等。从后来者的角度来说,文化是习得的。
文化的传承性是指其累积,或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在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是通过世代积累,人类文化才变得日益丰富和进步。
第九,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独立性,依赖于自身的积累,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和独立性。而且,对于人来说,文化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文化的稳定性即恒久性,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延续性来体现,以传统为基础,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第十,文化具有明显的自组织性。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文化通过习惯自发地使人的各种社会行为沿着一定的规范前进,或以一定的规范自发地采取社会行动。文化正是通过它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使有共同文化基础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从事某类或某种行为,从而形成相对有序的行为结构体系。文化使众多的人的相互作用表现出非线性特征,而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又使人与人相互作用而构建成为整体,凝聚成为功能巨大的社会力量。
第十一,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性和多样性。
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一定的民族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殊性,如生活方式、习俗、语言、思维方式、心理、性格以及宗教、礼仪、制度、艺术风格等。
文化的差异性是指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差别,涉及地域、历史及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人类信仰和行为的差别。
文化具有多样性,也即多元化特征,有多种多样的模式。
第十二,文化有极强的柔性和包容性。
文化有自身演变与发展的趋向和内在的结合力,这一力量使任何一种外来的力量或文化,想要取代或置换一种文化所受到的阻力,甚至比一场战争大得多。一个国家可以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却不能征服这个国家的文化,有时还会反过来,为战败国的文化所同化。文化也具有包容性,能够融汇各方的多种要素。
刘守华等人在《文化学通论》中认为,文化具有普遍性、永恒性与民族性、阶级性和时代性。所有人类活动的时空都存在文化,这是文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与此相对应,在具体的活动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同时,文化与一定的阶级与阶层相联系,具有阶级性。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还不断地改变它的形式和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文化还具有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以及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这些都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