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孙、刘博弈荆州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后南下。从此,孙、曹、刘三方在荆州博弈的序幕就拉开了。荆州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在逃亡中被曹操击败退守江夏。

曹操为了阻止刘备与孙权结盟便派人给孙权送了一封信:“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是曹操犯的一个错误,他不应该在给孙权的书信中对其进行恐吓。这封信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威胁虽然吓倒了当时孙权身边的谋士,却将孙权推向了刘备这一方。刘备方面也深知光凭自己一定对付不了曹操,所以在到达夏口后立即派诸葛亮出使江东。最终,在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一个枪手决斗的模型形成了。三方实力对比,曹操最强,孙权次之,刘备最弱。他们分别扮演的是枪手A、B、C的角色。孙、刘联盟无疑是成功的,他们在赤壁之战中大胜曹操: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曹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

但枪手决斗毕竟只是个博弈模型,赤壁之战的胜利并不能保证曹操势力瓦解。由于曹操这一威胁长期存在,孙权和刘备就有长期合作的必要。基于这一点,孙、刘两家继续联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枪手博弈中,B是A的头号敌人,所以A一定会先攻击B。而对于B来说,A也是他的头号敌人,他不可能先去对付C。B与C有一个共同的目标A,在表面上双方达成了一种同盟的关系。但这种同盟是极不稳固的:由于A一定会攻击B,所以B是这个同盟的忠实执行者;对于C来说,他没有来自A和B两方面的压力,只要有利可图他便随时可能出卖B来换取自己对A的先手之利。

因此,赤壁之战后孙权对巩固联盟不遗余力,不但“进妹固好”,而且将南郡出让给刘备,增加其实力。

曹操在重整旗鼓后首先攻打的是枪手B——孙权,在《吴主传》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就说明了这点:“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

在曹操攻打孙权的时候,刘备忙于扩充自己的势力,不但没有对孙权施以援手,反而以此为理由趁机向刘璋宣战。站在同盟的立场,刘备这么做就是没有履行义务。让孙权独自对抗曹操也就意味着使孙权陷入危险的境地。这是由于处境不同而导致决策的差异,孙权是曹操的头号敌人,因此曹操一定会攻打他,刘备则趁此机会发展壮大。

从刘备入主益州并在汉中击败曹操开始,形势就发生了变化。在三国实力对比中,刘备取代了孙权扮演起枪手B的角色,孙权变成了枪手C。由于枪手B和枪手C的角色发生了互换,所以双方的决策也发生了变化。想要积极消灭曹操的不再是孙权,而是刘备,此时,孙权则扮演起原来刘备这个随时可以为利益出卖盟友的角色。这种微妙的变化为孙、刘联盟最终破裂埋下了伏笔。 xjU10tOtPa0bQTnH7OMfzvxrClNYbZAUYiGs4+TIhMt0fM/Kwz/EwjAmD0op+Hp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