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art I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参考译文】

当考虑与严重的慢性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时,我们通常会想到一些健康指标,如胆固醇、血压和体重等。但是糟糕的日常饮食和缺乏运动也会增加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而且还会对一些癌症的发展产生影响。或许更糟糕的是,不健康的饮食和运动量不足的[26]不利影响并不局限于你的身体。最近的研究还表明,[27]肆意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可能会对你的大脑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学习和记忆[28]障碍。

研究发现,肥胖与认知功能受损有关,这是通过一系列学习和记忆测试,比如记住几分钟或几小时前见过的一组单词的能力,[29]得出的结论。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饮食导致的认知障碍会在几周甚至几天内[30]迅速出现。比如,一项研究发现,与低脂肪饮食的对照组相比,健康成年人[31]被指定摄入高脂肪饮食五天后,就显示出注意力、记忆力和情绪受损的情况。另一项研究还发现,每天吃一顿高脂肪、高糖的早餐,只要四天,就会导致学习和记忆方面出现问题,这与观察到的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情况[32]类似。

健康饮食组和高脂肪、高糖饮食组的体重差异并不是特别大。因此,这表明,即使体重没有[34]显著变化,摄入不良饮食的负面[33]影响也会产生。因此,体重并不总是健康的最佳指标,身材消瘦的人仍然需要吃好,并且要[35]经常锻炼。

【答案解析】

26. G) detrimental

语法判断: 空格前是定冠词the,空格后是名词effects,由此可知,空格处应填入形容词或分词,充当effects的定语。符合语法条件的形容词或分词选项有assessed(评估,评价)、assigned(指定,指派)、designated(指定的)、detrimental(不利的,有害的)、excelling(超过;擅长)、indulging(沉溺于;肆意享受)、redundant(冗余的)和similar(类似的)。

语义判断: 前文提到,糟糕的日常饮食和缺乏运动也会增加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而且还会对一些癌症的发展产生影响,而本句提到,不健康的饮食和运动量不足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你的身体,显然,增加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对癌症的发展产生影响都属于“不利”影响。detrimental意为“不利的,有害的”符合语境,故本题应选G。

27. J) indulging

语法判断: 空格前是谓语has also shown that,空格后是介词短语in a high-fat and high-sugar diet及从句的谓语may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由此可知,空格处应填入一个名词或动名词,充当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的主语。符合语法条件的名词或动名词选项有consequences(后果,影响)、deficits(缺陷,不足)、digestion(消化)、excelling(超过;擅长)和indulging(沉溺于;肆意享受)。

语义判断: 本句提到,最近的研究还表明,……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可能会对你的大脑产生负面影响,将符合语法条件的备选项代入原文,可知indulging in(沉溺于;肆意享受)符合此处语境,故本题应选J。

28. E) deficits

语法判断: 空格前是causing learning and memory,空格后是句点,由此可知,空格处应填入一个名词,作动名词causing的宾语。符合语法条件的名词选项有consequences、deficits和digestion。

语义判断: 结合上面两题的分析可知,此处是介绍最近的研究发现。上文提到,不健康的饮食和运动量不足的不利影响并不局限于你的身体。由此可知,本句是说,肆意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可能会对你的大脑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学习和记忆“障碍”,deficits意为“不足,缺乏”,可以引申为“障碍”,符合此处语境,故本题应选E。

29. A) assessed

语法判断: 空格前是as,空格后是介词短语by a range of learning and memory tests,由此可知,空格处应填入一个过去分词,与by一起构成被动结构。符合语法条件的过去分词选项有assessed(评估,评价)、assigned(指定,指派)和designated(指定)。

语义判断: 本句为第二段开头句,前半句提到,研究发现,肥胖与认知功能受损有关,后半句使用as引导的短语加以补充说明,由by a range of learning and memory tests(通过一系列学习和记忆测试)可知,符合语法条件的备选项中assessed符合语境,即“通过一系列学习和记忆测试评估”,在此处的语境中可以转译为“得出结论”,故本题应选A。

30. L) rapidly

语法判断: 空格前是can emerge,空格后是破折号,由此可知,空格处应填入副词,修饰动词emerge。符合语法条件的副词选项有conspicuously(显著地)、rapidly(迅速地)和regularly(经常;有规律地)。

语义判断: 前半句提到,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饮食导致的认知障碍会……出现,后面使用破折号加以补充说明,破折号后面指出within weeks or even days(在几周甚至几天内),可见,此处是说,饮食导致的认知障碍会“迅速”出现,rapidly符合语境,故本题选L。

31. B) assigned

语法判断: 空格前是名词短语healthy adults,空格后是介词短语to a high-fat diet for five days,由此可知,空格处应填入一个形容词或分词,充当healthy adults的定语。符合语法条件的形容词或分词选项还有assigned、designated、excelling、redundant和similar。

语义判断: 结合符合语法条件的备选项,由后面的compared with a low-fat diet control group(与低脂肪饮食的对照组相比)可知,此处是说,健康成年人“被指定”摄入高脂肪饮食五天后,就显示出注意力、记忆力和情绪受损的情况,assign sb. to sth.为固定搭配,意为“指定某人做某事”,符合语境,此处使用的是其过去分词结构assigned to(被指定),故本题应选B。

32. O) similar

语法判断: 空格前是名词memory,空格后是介词短语to those observed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individuals,由此可知,空格处应填入一个形容词或分词,与to短语一起修饰memory。符合语法条件的形容词和分词选项还有designated、excelling、redundant和similar。

语义判断: 前半句提到,另一项研究还发现,每天吃一顿高脂肪、高糖的早餐,只要四天,就会导致学习和记忆方面出现问题,由后文to those observed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individuals(与观察到的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情况)可知,连续四天吃高脂肪、高糖早餐的人产生的情况应与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情况“类似”。similar to为固定搭配,意为“类似于”,符合语境,故本题选O。

33. C) consequences

语法判断: 空格前是形容词negative,空格后是of介词短语,由此可知,空格处应填入名词,被negative所修饰。符合语法条件的备选名词还剩consequences和digestion。

语义判断: 本段首句提到,健康饮食组和高脂肪、高糖饮食组的体重差异并不是特别大,而本句指出,即使体重没有……变化,摄入不良饮食的负面……也会发生,将符合语法条件的备选项代入原文可知,此处是指负面“影响”,consequences符合语境,故本题应选C。

34. D) conspicuously

语法判断: 空格前是has not changed,空格后是句点,由此可知,空格处应填入一个副词,修饰动词changed。符合语法条件的副词选项还有conspicuously和regularly。

语义判断: 上文提到,健康饮食组和高脂肪、高糖饮食组的体重差异并不是特别大,故此处应指,即使体重没有“显著”变化,摄入不良饮食的负面影响也会产生,conspicuously意为“显著”,符合语境,故本题应选D。

35. N) regularly

语法判断: 空格前是动词to eat well and exercise,空格后是句点,由此可知,exercise和eat并列,同为动词,而空格处应填入一个副词,修饰动词exercise。符合语法条件的副词选项只剩下regularly。

语义判断: 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因此,体重并不总是健康的最佳指标,身材消瘦的人仍然需要吃好,由needs to eat well and exercise可见,eat well和exercise ______构成并列关系,将regularly代入原文,恰好符合这种并列关系,即“吃好,并且经常锻炼”,故本题应选N。

Section B

【参考译文】
屏幕使用时间增加与年轻人幸福感下降

A) 年轻人的生活是前所未有的优越,还是他们正面临比以往任何一代都要多的挑战?当前,我们西方正处在一个高度富裕的时代。这意味着,现在的未成年人享有令生活在过去的人所羡慕的物质利益和法律保护。但人们越来越怀疑,这一切对我们的年轻人来说并非都是好的。[45] 在一些专家和大众媒体中一个最流行的解释是,“屏幕使用时间”过长是罪魁祸首 。(“屏幕使用时间”是指年轻人将注意力集中在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的所有时间。)然而,这是一个有争议的理论,一些学者在阅读相关数据后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

B) 现在,一项新研究为这场辩论提供了新的观点,发现美国青少年幸福感的确在下降的有力证据,并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在于我们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电子产品。做出该论断的背景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美国人的平均幸福指数是上升的。年轻人尤其如此。[40] 这反映了一个事实:这几十年来,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在上升,全面战争或经济匮乏等大规模的社会创伤得以避免 。然而,琼·特文格等研究人员提出“屏幕使用时间”假设:近年来,电子设备和上网时间过长可能扭转了这些趋势,给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带来了问题。

C) 为了查证此现象,特文格和她的同事们深入研究了“监控未来”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基于1991年开始的对美国8、10和12年级学生的年度调查。共有110万年轻人回答了与其幸福感有关的各种问题。[37] 特文格团队对这些答案的分析证实,早期确实存在过持续时间较长的幸福感提升,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分数都在上升,一直持续到21世纪00年代后期。这是在对自尊、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和对工作、邻里或朋友等个人领域的满意程度等衡量标准进行综合考量后得出的结论。但在2012年前后,这些指数开始下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6年,这是有数据可查的最近年份

D) 特文格和她的同事们想了解平均幸福感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然而,用这种非实验数据来阐明原因是比较困难的。事实上,特文格之前用这些数据来说明屏幕时间效应时,一些评论员很快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她的听上去合理的说法基于相互关联的数据,并且她没有充分考虑其他潜在的因果要素。[39] 这一次,特文格和她的团队强调:他们并非试图证明这样的原因,而是在评估潜在原因的合理性

E) 首先,他们解释说,如果一个给定变量在影响人们幸福感方面发挥着因果作用,那么我们应该预期该变量的任何变化都与观察到的幸福指数变化相关。如果不相关,则认为该变量是一个因果要素就是不合理的。因此,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花在一些活动上的时间,理论上说这些活动可能会导致幸福感下降。[41] 体育活动减少、与同龄人见面的次数减少会导致幸福感降低,阅读印刷媒体(报纸)的时间减少、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减少也会导致幸福感降低,后者令人惊讶。(最后一个发现似乎与另一个流行的假设相矛盾,即正是我们给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导致了所有的问题。) 此外,多看电视和多用电子设备交流也都导致幸福感降低。所有这些影响都适用于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自尊这些衡量标准,而在8年级和10年级的学生中这种影响更明显。

F) 然后,特文格的团队更深入地研究了屏幕使用时间相关的数据。他们发现,在数字设备上花费时间很少——每周几个小时——的青少年幸福感最高。他们的幸福感甚至比那些从不使用这类设备的人还要高。[43] 然而,更长的屏幕使用时间明显与幸福感降低有关。与低频率用户相比,那些每周花10~19小时在电子设备上的人不快乐的可能性要高41%。而每周花40小时以上(每10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的人不快乐的可能性则是其两倍 。数据稍微有些复杂,因为现实中喜欢社交的儿童也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在线交流,但通过描述不同案例,可以清楚地看出,现实世界中的社交成分与幸福感升高相关,而更多的屏幕使用或在线时间则与幸福感降低相关。

G)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合理。但下一个问题是,平均幸福感的下降是否与电子设备使用量增加的趋势同时发生?[36] 看起来是这样的——毕竟,2012年是半数以上的美国人开始拥有智能手机的转折点 。特文格和她的同事们还发现,在2013至2016年的关键几年间,青少年在网络上、社交媒体上以及在线阅读新闻上花了更多的时间,且美国有更多年轻人拥有智能手机,幸福感确实是最低的。在另外一项分析中,他们发现,科技发展到哪里,人们的幸福感也随之下降。例如,在某几年中网络使用率增长较快,那么随后的几年中人们的幸福感就较低,而非反向关系。这并不能证明二者是因果关系,只是发生顺序与之一致。同时,电视的使用没有显示这种变化情况。电视可能会让你不那么快乐,但这似乎并不是导致最近年轻人平均幸福感下降的原因。

H) 研究与幸福感相关的活动,也发现了类似但相反的关系模式。[38] 例如,人们花更多时间与朋友在一起的某几年中幸福感较高(接下来的几年幸福感更高)。遗憾的是,数据还显示,在调查所涉期间,面对面社交和体育活动有所减少

I) 还有另一种解释,特文格和她的同事们想要设法阐述:2007~2009年经济大衰退的影响,这次衰退使大量的美国家庭遭受打击,并可能影响到青少年。他们使用的数据库不包括经济数据,因此研究人员研究了2013~2016年间幸福感下降趋势是否与经济指标的变化轨迹相符。[44] 他们发现一些证据:收入不平等等一些粗略的衡量标准与幸福感的变化相关,但具有更直接影响的经济指标,如家庭收入和(使家庭陷入困境的)失业率,与幸福感没有任何关系 。研究人员还指出,经济衰退发生的几年以后幸福感才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幸福感下降最严重的2013年更是在这之后。

J)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电子通信是青少年在心理幸福感下降的同时增加的唯一活动。我怀疑,这一领域的一些专家会热衷于探讨其他的解释,比如未经研究但在幸福感下降中起作用的其他变量。[42] 但是这项新的研究确实比以前的研究更进一步,指出屏幕使用时间仍应该被认为是阻碍年轻人健康幸福的潜在障碍

【答案解析】

36. G

解析: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The year when most Americans began using smartphones was identified as a turning point。文章段落中谈及大多数美国人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的那一年被认为是转折点的内容出现在G段。该段探讨了平均幸福感降低是否与电子设备使用增多同时发生的问题,其中第三句提到,2012年是半数以上的美国人开始拥有智能手机的转折点。本句是对该段此句的同义转述,题干中The year指代原文中的2012;when most Americans began using smartphones对应原文中when more than half of Americans began owning smartphones;was identified as a turning point对应原文中的was the tipping point.

37. C

解析: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Scores in various wellbeing measures began to go downward。文章段落中谈及体现幸福感的各种指标下降的内容出现在C段。该段第三句指出,这些指标的分数从20世纪90年代持续上升到21世纪00年代后期,特文格的团队从而得出结论:幸福感提升早年确实长期存在过。最后两句说,2012年前后这些指标开始下降,一直持续到2016年。其中these measures回指上句中的measures like self-esteem, life satisfaction, happiness and satisfaction with individual domains like job, neighborhood, or friends。本题题干是对C段内容的概括。题干中的began to go downward是原文倒数第二句中started to decline的同义转述;in recent years对应原文中的around 2012及continued through 2016。

38. H

解析: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activities involving direct contact with people和on the decline。文章段落中谈到与人直接接触的活动在减少的内容出现在H段。H段第二句谈到,人们花更多时间与朋友在一起的某几年中幸福感较高(接下来的几年幸福感更高)。说明与朋友相处这种直接与人接触的活动是可以提升幸福感的。但紧接着第三句又说,遗憾的是,数据还显示,在调查所涉期间,面对面社交和体育活动有所减少。可见,本句是对H段这两句的同义转述。题干中activities involving direct contact with people对应原文中的face-to-face socializing;were found to be on the decline是原文中had declined的变化说法。

39. D

解析: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In response to past critics, Twenge and her co-researchers stress they are not trying to prove。文章段落中涉及特文格和她的同事们回应批评者的内容出现在D段。该段第三、四句谈到,当特文格用这些数据来说明屏幕使用时间效应时,一些评论者很快提出质疑,认为其听上去具有因果关系的说法其实是建立在相互关联的数据上的,并且没有充分考虑其他潜在因素。紧接着最后一句,This time around“这一次”表示后面是对上述质疑的回应:特文格和她的团队强调他们并非试图证明这个原因,而是在评估其他潜在原因的合理性。文中causes as such指上文B、C段中论述的the most likely cause is the electronic riches we have given them,即电子设备的使用导致年轻人的幸福感降低。可见,本句是对D段内容的概述。题干中past critics是对原文D段第三、四句的概括;stress是原文make a point of saying的同义转述。

40. B

解析: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living standards went up和economic depressions were largely averted。文章段落中提到生活水平上升和经济萧条得以避免的内容出现在B段。该段第二、三句提到,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美国人的平均幸福指数提高了,特别是年轻人。紧接着第四句指出,这反映出一个事实:这几十年来,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在上升,全面战争或经济匮乏等大规模的社会创伤得以避免。将这三句话概括一下,就是“20世纪最后几十年的美国,大规模的社会创伤得以避免,生活水平提高,导致人们幸福感提升”,本题是对此的同义转述。题干中的In the last few decades of the 20th century对应原文的from the 1960s into the early 2000s;living standards went up对应原文中的a climb in general standards of living;economic depressions were largely averted对应原文中的avoidance of...economic deprivation。

41. E

解析: 注意抓住题干关键词doing homework。文章段落中提及做作业的内容出现在E段。该段第四、五句谈到,体育活动减少、与同龄人见面的次数减少会导致青少年幸福感降低,阅读印刷媒体(报纸)的时间减少、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减少也会导致青少年幸福感降低,后者令人惊讶。最后一个发现似乎与另一个流行的假设相矛盾,即正是我们给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导致了所有的问题。可见,流行观点是“给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导致了所有的问题”,而研究人员发现的是,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减少会降低青少年的幸福感,那么可以得出结论:与流行观点相反,做作业可能会提高学生的幸福感。本句是对E段此处内容的合理推断。

42. J

解析: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the researchers' new study has gone a step further。文章段落中谈及新研究更进一步的相关内容出现在J段。该段最后一句作者表明观点:这项新的研究确实比以前的研究更进一步,指出屏幕使用时间仍应该被认为是阻碍年轻人健康幸福的潜在障碍。也就是说,作者认为,在屏幕使用时间对年轻人幸福感的影响问题上,研究者们的新研究是进步的。本句是对原文的同义转述。

43. F

解析: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extended screen time makes young people less happy。文章段落中谈到屏幕使用时间长短与年轻人快乐与否的关系的内容出现在F段。该段前半部分首先说到,在数字设备上花费时间很少的青少年幸福感最高,其幸福感甚至比那些从不使用这类设备的人还要高。紧接着在第四句指出,更长的屏幕使用时间明显与幸福感降低有关。可见,屏幕使用时间延长导致年轻人更加不快乐,本句是原文第四句的同义转述。题干中的extended screen time对应原文中的higher doses of screen time;less happy对应原文中的lower happiness。

44. I

解析: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economic inequality, family income和affect people's wellbeing。文章段落中谈及经济不平等、家庭收入与人们幸福感的关系是在I段。该段第三句提到,他们发现了一些证据表明,收入不平等等一些粗略的衡量标准与幸福感的变化相关,但具有更直接影响的经济指标,如家庭收入和(使家庭陷入困境的)失业率,与幸福感没有任何关系。由此可知,影响人们幸福感的是经济上的不平等,而不是家庭收入。题干是对原文I段第三句的同义转述。题干中的economic inequality和family income均为原词复现。

45. A

解析: 注意题干说的是“人们普遍认为,屏幕使用时间过长是当今年轻人感到不幸福的原因”。这句话是在提出一种普遍观点,往往出现在文章开头部分,结合题干关键词today's young people可定位到A段。该段开头说现在的年轻人所享有令生活在过去的人羡慕的物质利益和法律保护。紧接着第五、六句转折指出,人们越来越怀疑这一切对我们的年轻人来说并非都是好的,最流行的一个解释是,“屏幕使用时间”过长是罪魁祸首。后文借由特文格及其团队的研究来论述屏幕使用时间与幸福感的关系。可见,此处是说人们普遍认为屏幕使用时间过长是当今年轻人感到不幸福的原因。本题对应A段。

Section C

Passage One

【参考译文】

杜克大学行为心理学家丹·阿瑞里说:“撒谎的危险之处在于人们不理解这种行为是如何使我们发生变化的。”心理学家证实,年仅两岁的孩子就开始撒谎了。[46] 一些专家甚至认为撒谎是一个像爬行和走路一样重要的成长阶段,因为它需要复杂的计划和注意力,以及为了操纵某个人而从此人的角度看待情况的能力 。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当我们有了道德感和自我调节能力时,撒谎就受到了限制。

哈佛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家约书亚·格林说,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撒谎是需要费心思的。在研究中,他给了受试者一个为了获得钱财而撒谎的机会,同时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仪检测他们的大脑,该仪器可以呈现出血液流向大脑的活跃部位的情况。有些人会马上本能地说出真相。[47] 但其他人选择说谎,此时他们的前额颅腔壁控制网的活动增强,这正是高难度或复杂的思维过程的结果 。这表明他们当时正在真相和不诚实之间做决定,并最终选择了后者。在后续的分析中,他发现那些在赢钱的时候神经奖励中心更活跃的人也更可能是骗子中的一员,这意味着撒谎可能与无法抵抗诱惑有关。

外部条件对我们撒谎的时间和频度的影响也很重要。[48] 研究表明,当我们能够使谎言变得合理,当我们感到压力和疲劳,或者当我们看到别人不诚实时,我们更有可能撒谎 。[49] 而当我们受到道德方面的提醒或者认为别人在观察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不太可能撒谎 。[50] “作为一个群体,我们需要明白,当我们不惩罚撒谎的行为时,我们就增加了撒谎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阿瑞里说

在2016年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阿瑞里和他的同事们展示了不诚实是如何改变人们的大脑,使人们在未来更容易撒谎的。当人们说假话时,科学家们注意到他们的大脑扁桃核突然活跃起来。扁桃核是大脑中产生恐惧、焦虑和情绪反应的关键部位——包括当你撒谎时你所感到的颓丧、内疚的感觉。但是当科学家们让他们的实验对象玩一个游戏,在游戏中通过欺骗他们的同伴来赢钱时,他们注意到来自扁桃核的负面信号开始减少。[50] 不仅如此,当人们不用为不诚实承担后果时,他们的谎言往往会变得更加耸人听闻。这意味着,如果你给人们多个机会为争取自身利益而撒谎时,他们刚开始会说一些小谎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谎言会变得越来越大

【论说文:撒谎的危险之处在于它会使我们发生变化,如果撒谎的行为没有得到惩罚,就会增加再次撒谎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谎言会变得越来越大。】

第一段:撒谎的危险之处在于人们不理解这种行为是如何改变我们的。而当人们有了道德感和自我调节能力时,撒谎就受到了限制。

第二段:撒谎属于高难度、复杂的思维过程的结果,可能与无法抵抗诱惑有关。

第三段:外部条件对于撒谎的时间和频度的影响也很重要。如果不惩罚撒谎的行为,撒谎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第四段:阿瑞里的研究表明,不诚实会改变人们的大脑,使人们在未来更容易撒谎,而且谎言会从小变大。

【答案解析】

46. A

定位: 根据题干信息词milestone和development,可以把答案线索定位到第一段第三句。

解析: 该句指出,一些专家甚至认为撒谎是一个像爬行和走路一样重要的成长阶段,因为它需要复杂的计划和注意力,以及为了操纵某个人而从此人的角度看情况的能力。选项A中的view complex situations from different angles是对原文中的see a situation from someone else's perspective的同义替换,故为正确答案。该句提到了标志着一个成长阶段的爬行和行走,但没有表明撒谎体现的能力比这两个能力更显著,因选项B无中生有,应排除。选项C、D原文未提及,故均排除。

47. D

定位: 根据题干信息词Harvard neuroscientist和takes work,可以把答案线索定位到第二段。

解析: 该段首句提到哈佛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家说撒谎是需要费心思的。后面第四句提到在他的研究中,有一些受试者选择说谎,此时他们的前额颅腔壁控制网的活动增强,这正是高难度或复杂的思维过程的结果。第五句说这一情况表明,他们当时正在真相和不诚实之间做决定,并最终选择了后者。由此可知,撒谎涉及复杂的心理活动。选项D是对这两句话的总结概括,故为正确答案。选项A、B原文未提及,故排除。本段第二句提到该研究中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仪检测受试者的大脑,该仪器可以呈现出血液流向大脑的活跃部位的情况。这体现的是撒谎时的大脑内部情况,而不是撒谎需要费心思的原因,因此选项C不正确。

48. B

定位: 根据题干信息词tend to lie,可以把答案线索定位到第三段第二句。

解析: 该句提到,当我们能够使谎言变得合理,当我们感到压力和疲劳,或者当我们看到别人不诚实时,我们更有可能撒谎。选项B中的同伴压力属于本句提到的三种更易撒谎的情况中的第三种,即当我们看到别人不诚实时,故为正确答案。选项A、D原文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故排除。选项C是强干扰项,第二段最后一句提到撒谎可能与无法抵抗诱惑有关,但并没有提及有强烈诱惑时人们更倾向于说谎,属于主观推断,故排除。

49. B

定位: 根据题干信息词less likely to lie,可以把答案线索定位到第三段第三句。

解析: 该句提到,当我们受到道德方面的提醒或者认为别人在观察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不太可能撒谎。选项B中的under watchful eyes与原文中的others are watching为同义替换,故选项B正确。选项A是更易撒谎的情况,属于正反混淆,故排除。选项C、D原文未提及,故排除。

50. B

定位: 根据题干信息词not get punished,可以把答案线索定位到第三段第四句和第四段的最后两句。

解析: 第三段第四句提到,当我们不惩罚撒谎的行为时,我们就增加了撒谎再次发生的可能性。第四段最后两句提到,当人们不用为不诚实承担后果时,谎言往往会变得更加耸人听闻。如果你给人们多个机会撒谎时,谎言会变得越来越大。题干中的not get punished对应原文中的faced no consequences,选项B中的tell bigger lies是原文lies which get bigger的同义转述,故选项B正确。其他三项在原文中均未提及,故排除。

Passage Two

【参考译文】

以下是太平洋西北地区为“大地震”所做的准备。这是为美国历史上有可能发生的最大灾难进行的最高规格的演习。[51] 加利福尼亚州花了数年时间为“大地震”做准备——这场不可避免的地震无疑将在著名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上造成各种破坏 。但是,如果沿太平洋西北部延伸的断层本身就产生了巨大的地震呢?如果卡斯卡迪亚地区的居民受到地震牵连,他们不会毫无准备。

卡斯卡迪亚地区正在进行一场为期数天的地震和海啸演习,约有2万人参加。[52] “卡斯卡迪亚断层崛起”演习使当地居民和应急人员有机会演练在美国最危险且被低估的断层发生9.0级地震和海啸时的应对方法

卡斯卡迪亚地震带大到足以与圣安德烈亚斯(它被称为美国最危险的断层)相抗衡,但其知名度远低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该地震带有近700英里长,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北美板块,沿岸有英属哥伦比亚、华盛顿、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北部。

卡斯卡迪亚断层被称为巨型逆冲断层。巨型逆冲断层滑动发生在地震带(两个板块交汇的陆地板块边界处)。在一个板块位于另一个板块之下的区域,压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53] 如果发生巨型逆冲断层滑动,所有的压力会释放出来,世界上最强烈的地震就会发生 。还记得2004年苏门答腊岛附近的印度洋发生的9.1级地震和海啸吗?那就是由印度板块在缅甸微板块下方移动时产生的巨型逆冲断层滑动引发的。

卡斯卡迪亚断层上一次发生大地震是在1700年,因此官员们担心随时可能会发生另一次地震。为了防止这一事件演变成一场大灾难,第一批应急反应者将与公众一道进行排练,包括沟通、疏散、搜救和其他场景。

如果发生9.0级地震,预计将有数千人伤亡。首先,地震将震动包括西雅图和波特兰在内的大都市地区。这可能引发海啸,造成沿海地区的严重破坏。[54] 并不是所有的伤亡都可以避免,但是通过跨地区、跨州,甚至跨国家边界的协作,官员们希望能够避免最坏的情况 。在演习的网站上,官员们解释说,他们在这次演习中准备的报告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年的灾害管理。

[55] 对成千上万的卡斯卡迪亚居民来说,“大地震”不是一个是否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一个何时会发生的问题 。而且,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做好准备永远都不会太早。

【论说文:卡斯卡迪亚居民在进行一场为期数天的地震和海啸演习,本次演习将使当地居民和应急人员有机会演练在美国最危险且被低估的断层发生9.0级地震和海啸时的应对方法。】

第一至二段:卡斯卡迪亚地区的居民在为“大地震”进行最高规格的演习,以防地震和海啸发生时,当地居民会措手不及。

第三段:卡斯卡迪亚地震带知名度虽然不及圣安德烈亚斯断层,但危险程度与其不相上下。

第四段:卡斯卡迪亚断层被称为巨型逆冲断层,一旦发生巨型逆冲断层滑动,所有的压力会被释放出来,引发世界上最强烈的地震。

第五段:为了防止卡斯卡迪亚断层再次发生地震时造成灾难,第一批应急反应者将与公众一道进行排练。

第六段:如果卡斯卡迪亚断层发生9.0级地震,人员伤亡在所难免,但通过各方协作,可以避免最糟糕的情况。

第七段:卡斯卡迪亚断层发生地震是迟早的事,因此当地居民应该早做准备。

【答案解析】

51. C

定位: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The Big One”,答案线索可以定位在文章第一段。

解析: 文章第一段首句就提到“The Big One”,然后在第三句解释了什么是“The Big One”,即破折号后的内容:“这场不可避免的地震无疑将在著名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上造成各种破坏。”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The Big One”就是一场巨大的自然灾害,故选项C为正确答案。选项A是“大地震”发生的原因,而非地震本身,故排除。选项B、D显然错误。

52. A

定位: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Cascadia Rising drill,答案线索可以定位在文章第二段。

解析: 文章第二段第二句提到:“‘卡斯卡迪亚断层崛起’演习使当地居民和应急人员有机会演练在美国最危险且被低估的断层发生9.0级地震和海啸时的应对方法。”由此可知,“卡斯卡迪亚断层崛起”演习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应对可能会发生的地震和海啸。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选项B提到“迫在眉睫的灾害”,我们从文章最后一段知道,人们并不知道“大地震”何时会发生,不能用迫在眉睫来形容。选项C提到的“灾后生活”文中并没有相关信息支持,也排除。选项D提到的“应对……后果”,在文中也没有相关信息支持,也排除。

53. D

定位: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a megathrust earthquake,答案线索可以定位在文章第四段。

解析: 文章第四段第四句提到:“如果发生巨型逆冲断层滑动,所有的压力会释放出来,世界上最强烈的地震会发生。”由此可知,选项D为正确答案。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出题人根据第四段中出现的land plate boundaries where two plates converge设置的干扰项,故均排除。

54. B

定位: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officials,答案线索可以定位在文章第五、六段。

解析: 文章第五段提到官员们担心发生另一次地震,因此让第一批应急反应者与公众一起进行演习。紧接着第六段提到:“并不是所有的伤亡都可以避免,但是通过跨地区、跨州,甚至跨国家边界的协调,官员们希望能够避免最坏的情况。”而最坏的情况即第六段开头提到的“如果发生9.0级地震,预计将有数千人伤亡”。由此可知,避免最坏的情况即“在发生灾难时减少伤亡”,故选项B为正确答案。文中只提到通过各方协作减少伤亡,选项A只是演习的部分内容,不是目的,故排除。选项C与原文信息不符,原文提到的是减少人员伤亡,而不是财产损失,故排除。选项D是本题的强干扰项,因为第六段最后一句提到“在演习的网站上,官员们解释说,他们在这次演习中准备的报告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年的灾害管理。”但是这句话只是说演习中准备的报告的作用,并非演习的最终目的,而且只提到灾害管理,并未提到应急管理,故也排除。

55. C

定位: 本题的题干信息词是“The Big One”,信息比较笼统,而且全文都在围绕“大地震”进行叙述,所以考生很难精确定位答案线索所在段落。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出题顺序和段落顺序基本一致的原则,将答案线索暂时定位在文章最后一段。

解析: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对成千上万的卡斯卡迪亚居民来说,‘大地震’不是一个是否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一个何时会发生的问题。”由此可知选项C是对该句话的同义转述,故为正确答案。其中原文中的not a question of if, only when和选项C中的a matter of time属于同义替换。选项A明显和原文信息“The Big One”isn't a question of if相反,故排除。文中没有提到“大地震”如何发生的信息,故排除选项B。文中也没有提到“大地震”是否一直困扰卡斯卡迪亚的居民的问题,因此选项D也排除。 mwl1Ooc9TmTqduS0j0T5UCA494CzGGPaGtDX5GeLQ0uiiUA1DjktzPbwv/q2oc6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