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已经连为一体,我们的工作已进入一个全球化的状态。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当下的年轻人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保证自己拥有全球化工作的能力,并及时抓住机会。是否能达到全球化工作的状态,并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人才,这取决于人的眼界和知识技能。一味观望是不可取的,抓紧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国际人才呢?我认为有四大要素:语言、文化、规则和心态。
首先语言特别重要。 如果没有特别的需求,学习英语是首选。根据计划从事的行业不同,很多人还会学习法语、德语、日语……这些语言都是了解世界和不同文化的工具。但是,英语在全世界的应用更为宽泛,所以无论学习哪种语言,最好不要放弃英语。
然而中国的英语教学依然是以词汇、语法和课文为主,正确的思路应是听说写,如果孩子还很小,重点就不应放在考试有多高分数上,而是放在听说写的水平上。如果未来打算留学,托福和雅思的备考依然十分重要,它不仅决定了是否可以成功获得录取,更重要的是还决定了到国外后是否能跟得上学业。
而真正语言能力的提升,还需要融入到英语学习的系统里去,在国外三到四年正规化的学校训练会很有帮助,到了国外不仅要尽可能进入西方的学习圈,而且所有的课业应该自己独立完成。经过这样的学习历练,英语水平达到全世界通用基本上没有问题。
其次是文化准备。 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未来大部分的机会都是两种文化和两种经济体之间互相切换所带来的。因此,中国孩子的英语语言水平过关之后,再加上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功底,意味着可以在两个大国之间随意切换没有障碍。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不能放的。
最理想的是,中国的孩子有一段公立学校的学习经历。想要拓展视野,家长可以从小带着他们参加短期游学或者旅游。等到年龄稍微大一些时,再沉浸到西方完整的教育体系中,通过对东、西方思想的结合,获得思维模型的升级。如果是在国外完成本科或者研究生的学业,最好在西方的创新型公司或大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如GE、迪士尼、苹果、谷歌等,这些公司都是在跟世界的未来对接、跟领先的商业模型对接,直接面对商业发展的生死存亡,在这些地方是可以真正学到一些东西的。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第三大要素是规则。 要了解世界的规则,我们才能行走世界。这个规则包括世界各地的宗教风俗、政治体系、商业规律、科技发展和法律法规。
了解当地的风俗,可以在与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时更加顺畅;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和运营模式,可以理解其人民行为背后的逻辑;了解各国的商业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减少碰壁;了解科技发展可以使我们把握住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则是底线,有时我们国内的违法成本太低,在很多国家则是要认认真真按照法律去办事。
第四大要素则是心态。 也就是从心理上了解该怎样去学习。首先要有一项喜欢的专业可以深入钻研,中国家长和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常常选商科或者其他轻松的学科。然而任何真正的本领,都是专注于一个领域并且越研究越深入。在整个钻研的过程中,其实是在训练人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等核心能力。所以专业是否热门不重要,但一定要选择真正感兴趣、有激情的专业。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摒弃纯粹中国式的思维,从心理上把自己当全球人看。有些留学生身边都是中国人的圈子,很少和外国人打交道,结果只能是上课时勉强和老师讲英文,平时还是纯粹的中国式思维。语言跟思维是密切相关的,总是用中文,思维就是中文化的;经常用英文,思维就是英语化的。所以在国外学习不能错过融入当地的机会。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这是中国老百姓希望更加富有、更加幸福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的互通互联以及经济贸易的发展,更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把世界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机会带回到中国。
中国是一个不断开放的大国,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机会一定是最多的。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成长中把握住自己的机会,让自己不断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