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的记忆中对狼可以说有着诸多误解,然而面对人类发展时所遇到的困境,我们不得不用另一种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曾经视之为敌人的狼,撇开之前对它们性格的误解,从另一种角度观察狼,它们的个性、它们的社会结构使我们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互相合作、彼此忠诚、善于沟通的生存环境,并且由此而获得了一种新的启示: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里,除了人类,还存在着拥有智慧的狼群。
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很多国际名牌大企业,纷纷杀入了中国市场,他们以合资、并购的方式,或以设立之下办事处、服务机构等方式,与国内外的其他品牌展开了一场争夺战。
众人皆呼狼来了,一时间国内的大部分企业都阵脚大乱,但是海尔人却在这个时刻显示出了他们非一般的实力:临危不乱,保持头脑冷静,在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众所周知,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是一个胸怀大志,永不停息的人,在16年的创业历程中,他始终强调企业要想立足市场,就必须具备一种狼的精神。张瑞敏曾经说过:“大草原上的生物百态在揭示着一个市场竞争的准则:竞争和变化是常态,谁也无法回避竞争,只能置身其中。其实狼和羊都在为生存拼搏,在拼搏中进化,强者恒强,适者生存。永远是‘有序的非平衡结构’,如果你在竞争中被淘汰掉,不是竞争残酷,而是你不适应竞争。”面对海外企业的大量入侵,他始终坚持“与狼共舞,挑战国际品牌”的看法。
他本人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这个思路来办事。当国外品牌大张旗鼓地进入中国市场时,产品的冲击可以说无处不在,面对这些无论在技术水平上、内部管理上以及周转资金上都实力强大且占有优势的国际同行的竞争,许多著名的中国家电企业纷纷败阵,要么被杀,要么被吞噬,不少国内品牌在市场上彻底的销声匿迹、不见踪影。与此恰恰相反的是,中国家电行业的龙头老大海尔集团却依然稳如泰山,在市场浪潮中犹如联合舰队一般乘风破浪。在经历了“先难后易”,“出口创牌而不单纯创汇”,“三分之一国外品牌纷纷败下阵来”这些事情之后,海尔集团在张瑞敏的领导下,以高质量搞服务,高科技的创新产品开始大步走向世界,昂首进入了西方七个发达国家,打出了响彻世界“海尔中国造”的口号,成为中国家电行业出口产品种类最多,出口数量最大的企业。来看看下面这些辉煌战绩吧:电冰箱,亚洲出口德国第一名;洗衣机,中国出口日本第一名;空调器,中国出口欧盟第一名。
目前海尔已经在海外128个国家一共注册商标500多个,在美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南斯拉夫、北非、伊朗等地建立起了多个工业园,50多个个工厂和个产品设计中心,在海外发展的经销点更是达到了几百个,产品出口欧盟、中东、东南亚等世界十大经济区域共106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海尔品牌出口创汇2.8亿美元,一跃成为中国外汇出口最多的企业。
在一次座谈会上,张瑞敏总结成功经验时说道:“十年创业使我们有了今天的辉煌,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止步不前就会落后于人,这是自取灭亡的,因此我们还必须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海尔能够如此成功,是因为在张瑞敏的带领下始终坚持着一种狼的精神,这也是许多企业应该掌握的。我们可以从狼的捕猎过程来看,首先确定捕猎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展开行动,经常选择容易得手的猎物,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保持低调。从整个捕猎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首先是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要盲目进攻;其次是不断修正自己的前进轨道,努力让自己不偏离最初的目标;最后就是千万不要给自己定过多的目标,以免精力分散。而企业从中可以学到:市场有限,所以资源有限,因此一定要集中优势资源来打击对手;明确企业的目标及任务,围绕目标及任务来展开工作,不为琐屑的事情来分散有限的精力,力气花在刀刃上。总之,狼值得人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下面几节会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