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气味阴阳

《阴阳应象论》记载:阳气积聚在上为天,阴气积聚在下为地。阴性柔和而安静,阳性刚强而躁动,阳主蕴育,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化生清气,阴凝聚成形。饮食五味滋养了形体,形体又依赖于元气的充养。五味之气生成阴精;阴精又靠气化生成。五味太过会损伤形体,元气太过则耗损阴精。阴精能化生人体的元气,饮食五味太过又耗伤人体的元气。阴性沉下,故味出于下窍;阳性升浮,故气出于上窍。清阳之气循行于肌肤腠理,浊阴之气向内归藏于五脏;清阳之气充实四肢肌肉,浊阴之气内走于六腑。味属阴,味厚者为纯阴,而味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属阳,气厚者为纯阳,气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者能泻下,味薄者则通利;气薄者能宣泄,气厚者则助阳。五味中,辛、甘味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润或燥,或软或坚,需根据各自功能而使用,从而调节机体平衡。

心图

李杲说:味薄的能通利,像酸、苦、咸、平这些;味厚的能下泄,像咸、苦、酸、寒这些。气厚的能发热,像辛、甘、温、热这些;气薄的能渗泄,像甘、淡、平、凉这些。渗指微出汗,泄指通利小便。

又说:药有温、凉、寒、热之气,辛、甘、淡、酸、苦、咸之味,还有升、降、沉、浮的区别,厚、薄、阴、阳之间的不同。一种药物之内,气味兼有,理性俱存。或气相同而味不同,或味相同而气有异。气像天,温热的为天之阳,寒凉的为天之阴;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的规律与之对应。味像地,辛、甘、淡的为地之阳,酸、苦、咸的为地之阴;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与之呼应。气味薄的,轻清上升而形成天象,因为它源于天而亲上。气味厚的,重浊下沉而形成地貌,因为它源于地而亲下。

气味阴阳图

天为阳,阳主发散,天生四气,四气无形。地为阴,阴主聚集,地生六味,六味有形有阴阳。

《六节脏象论》说:天给人以五气,地给人以五味。五气由鼻吸入,藏于心、肺,使得面部五色明润光泽,音、声能辨。五味由口进入,藏于肠胃,以养五气,气和而生,形成津液,滋润五脏,补精益髓,所以神气旺盛。又说:形体瘦弱的用气厚的药食温养,精血不足的用味厚的药食补益。

王冰说:五种气,臊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心荣面色,肺发声音,因此气藏于心肺二脏,就使面色荣润,声音清脆。气为水之母,所以味藏于肠胃而养五脏之气。 YqQQI/Mxr6kvUyXgpt+WwiPxxYOH48yVQhdA4YWnDr8lurySMgE87dtmCO77vk8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