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方

岐伯说:气有多少,形有盛衰,治疗有缓急,药方有大小。又说,病有远近,证候有中外,治疗有轻重。病情近的用奇方,远的用偶方。发汗不用奇方,下泻不用偶方。补上治上用缓方,补下治下用急方。

刘完素说:病情的转变在于疾病,疾病的治疗在于药方,药方的配制在于医生。药方有七类:大、小、缓、急、奇、偶、复。配制药方,气味是根本。寒、热、温、凉,四气生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成于地。所以有形为味,无形为气。气为阳,味为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各随脏腑的病证,而采用不同品味的药物,于是七方可成。所以,奇、偶、复方,是三种药方的形式;大、小、缓、急,是四种配制方法。所以说:治有缓急,方有大小。

大方

岐伯说:君药一味,臣药二味,佐药九味,为大方。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药五味,为中方。君药一味,臣药二味,为小方。

刘完素说:体表为远,里为近。大小,是配制奇、偶方的方法。例如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是奇方中的小方;大承气汤、抵当汤,是奇方中的大方,因为要用它治疗里面的疾病。桂枝汤、麻黄汤,是偶方中的小方;葛根汤、青龙汤,是偶方中的大方,因为要用它来发汗。

小方

张从正说:小方有两种:有君药一味,臣药二味的小方,用来治疗单一邪气的疾病;有分成两部分而少量多次服用的小方,适用于心、肺及上焦诸病。

刘完素说:肝、肾位置远,治疗肝肾疾病的药方,药味多则气缓,不能速达于下,必须剂量大而味数少,使其气急下走。心、肺位置近,治疗心肺疾病的药方,药味少则气急下走,不能升发于上,必须剂量小而味数多,使其气易散而上行。肺服九、心服七、脾服五、肝服三、肾服一,乃五脏生成之数。

缓方

岐伯说:补上治上用缓方,补下治下用急方,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这要根据疾病部位来选用。

王冰说:如果病在肾而心气不足,服药宜急过,不让气味袭心,以免药物欺心,心力更衰。治疗上、下、远、近疾病都与此同。

张从正说:缓方有五种:有用甘甜的缓方,如甘草、糖、蜜之类,病在胸膈,取其留恋。有用药丸的缓方,因药丸的药效比汤、散剂要慢。有药味众多的缓方,药物众多则相互拘制,不得完全发挥其药性。有无毒治病的缓方,无毒则性纯功缓。有气味俱薄的缓方,气味薄则长于补上治上,等其蔓延到下时,药力已衰。

急方

王好古说:治主病宜用缓方,缓则治其本;治从病宜用急方,急则治其标。表、里、汗、下,皆有所当缓、当急。

张从正说:急方有四种:有急病急攻的急方,例如中风、关格之类的疾病;有汤散荡涤的急方,下咽易散而行速;有毒药的急方,毒性能上涌下泄以减弱病势;有气味俱厚的急方,气味俱厚,直趋于下而力不衰。

奇方

王冰说:也就是单方。

张从正说:奇方有两种:有单独用一味药物的奇方,适宜于病在上而近的;有药物数目和阳数一、三、五、七、九的奇方,宜下泄,不宜发汗。

偶方

张从正说:偶方有三种:有两味相配的偶方;有将两个古方相合的偶方,古谓之复方,都适宜用于病在下而远的;有药物之数合阴数二、四、六、八、十的偶方,宜发汗不宜下泄。

复方

王好古说:奇之不去复以偶,偶之不去复以奇,所以称为复方。复者,再、重的意思。所谓十补一泄,数泄一补也。另外,伤寒见风脉,伤风得寒脉,为脉证不相应,适宜用复方。

大肠诸穴图

张从正说:复方有三种:有二方、三方以及数方相合的复方,如桂枝二越婢一汤、五积散之类;有本方之外另加其他药物的复方,如调胃承气加连翘、薄荷、黄芩、栀子为凉膈散之类;有两分均等的复方,如胃风汤各等分之类。 2A9dlKLVfPghgjIwrMvPE8yeYXkX4Pr6VpFWBEXO/qdU+1ov+eWIxBl96iBI9+8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