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指由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或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临床上以反复咳喘、咳痰、水肿、发绀等为主要特征。早期心肺功能尚能代偿,晚期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并伴有多种并发症。晁恩祥教授长期从事中医急诊、肺科工作,积累相当丰富经验。

晁恩祥教授强调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这样复杂而涉及广泛的疾病,各阶段的证候表现、辨证分析是立法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虽然肺心病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病情表现和瞬息即变的种种情况,如表现于肺的咳、痰、喘、炎的症状辨证分析;表现于心衰、呼衰、肺性脑病、昏迷、电解质紊乱的肿、迷、绀、血等证候分析,其表现无论如何复杂,转化变化如何迅速和多样,但只要掌握中医的辨证分析的方法,才可以开出理想处方。晁老总结肺心病急性发作期286例治疗经验,对本病中医治疗有清晰的思路。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常由于感受寒热而肺气失宣,咳喘上逆,痰湿阻肺,感染加重的多种表现,若感邪之证不能得到迅速的治疗,必然引起心肺功能的损伤,以致衰竭等一系列变化。晁恩祥教授从呼吸道感染、心衰竭、呼衰、休克等肺心病常见变证,从中医药治疗的角度做出阐述。

一、针对肺心病肺部感染的治法

针对肺心病肺功能不全合并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的急性发作能否得以控制的重要一环。感染控制得好,肺心病也就很快得以缓解,否则就会变证从生。在此阶段,病位在肺,病因多为风寒、风热、毒热、痰浊,病机多属痰浊阻塞、肺气失宣,邪热郁肺等。根据辨证论治原则,理法方药运用,归纳常用治法如下:

1.宣肺散寒、祛痰平喘

本法主要针对呼吸功能不全合并感染初期,属偏寒证候。症状见有咳嗽,白痰清稀,或为泡沫,或恶寒发热、周身不适,或喘,苔白薄,脉浮弦。属内有寒饮,复又受寒邪侵袭所致。方用小青龙汤加减。药有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白芍、前胡、百部。咳痰多可加芥子、紫苏子、莱菔子以顺气化痰;若恶寒发热,周身疼痛可加羌活、独活、白芷以散风止痛。此类患者大都为感染初期,或寒邪未化热者,若处理得当,病情可迅速缓解。

2.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本法是针对合并肺部感染较重者,属痰热阻肺证候。症状见咳嗽、喘促、痰黄黏稠、咳痰不爽、伴口干或发热、便秘、尿赤、口唇发绀,舌红或紫黯、舌苔黄或腻,脉弦滑数。方选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药用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桃仁、薏苡仁、芦根、黄芩、桑白皮、冬瓜子、桔梗、鱼腥草等。咳痰重而黏稠者加寒水石、海浮石、黛蛤散等;若胸憋气短加紫苏子、葶苈子、全瓜蒌;大便秘结加大黄;小便不利者加白茅根等;属肺心病合并肺部感染较重者,必要时可配合应用抗生素,也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心衰、呼衰,以致发生肺性脑病。

3.清热解毒、涤痰平喘

此法系针对以毒热为主,症状见咳痰、喘急、发热、咳痰黄稠或黄绿、带有腥臭味,胸闷、口唇发绀、舌质发绀、舌苔黄微腻、脉滑数等。方可用五味消毒饮加涤痰清痰类药物。药用银花、蒲公英、地丁、野菊花、生地、黄芩、栀子、鱼腥草,还可加入海浮石、蛤粉等药物。若胸憋气短重者加用瓜蒌、葶苈子、紫苏子等宽胸降气;口干舌燥者加用芦根、天花粉、知母生津润肺。此类肺心病患者,感染较重,处理不当多转化为呼衰、心衰、肺性脑病者,必须加以重视,可配合西医抗生素、氧疗等。

二、针对心衰肺水肿为主阶段的治法

肺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是肺心病病情加重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以心衰为主的临床表现十分重要,这一阶段尤其以水肿突出者更应注意。此阶段常见证候有心肾阳虚、脾虚水泛或肺热水蓄等。因此治疗方法有温阳健脾利水、清肺活血利水。从心衰肺水肿角度,常用治法有:

1.温阳利水、益气健脾

本法主要针对反复发作的肺心病心衰患者而设。此类患者无发热,而以下肢水肿为主,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口唇发绀,肝大、四肢不温,有的大便清稀,脉见沉缓或结或代。多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药有白术、赤芍、干姜、茯苓、制附子、泽泻、车前子、薏苡仁、党参。若痰多加橘红、川贝;若脉结代者可加炙甘草、桂枝、苦参等。这类患者若水肿消退可随着水肿好转而心衰好转,大多在2周左右好转,重症者加用西药如利尿药、抗生素等,并予吸氧,注意血气分析与电解质变化情况。

2.清肺利水活血

本法系清肺与利水、活血相结合的联合治法。中医治法中常常有几个治法的联合运用,这主要是基于肺心病的临床表现有肺热和水肿,即有肺部感染,而且又有心衰水肿者,故仍是针对证候表现而设。所说活血行瘀者,是由于肺心病患者有口唇指甲发绀等血瘀表现,因而常常又重视将活血化瘀贯穿于各个阶段的治疗法。

该法应用时包括清肺化痰的麻杏石甘汤加健脾利水之五皮饮。药有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大腹皮、桑白皮、鱼腥草、茯苓皮、陈皮、丹皮、川芎、赤芍等。若有胸闷不能平卧者,加葶苈子、紫苏子,若发热痰黄加黄芩、山栀子等。此方法的运用在临床中也是一种灵活运用,为据病情变化而立的治法方药。此类证候患者以水肿突出,其中大多数在2周左右好转,但也有一些患者转为阴阳欲绝的休克者,需继续抢救,此阶段还要注意血气变化、电解质紊乱。

三、呼衰、肺性脑病阶段为主的治法运用

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防治中,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处理也是重要的,这部分患者不但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且酸碱失衡严重,若处理不当死亡率仍较高,若抢救处理得当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类患者临床大体多见两种证候,即痰浊阻肺、蒙蔽心窍及热瘀痰阻腑实、神昏窍闭。

1.清宫涤痰、醒脑开窍

本法主要针对痰浊阻肺、痰蒙心窍,证见神昏谵语,甚至昏迷,呼吸急促,喉中痰声辘辘,汗出如油,口唇青紫,舌下静脉曲张严重,脉弦数。方用涤痰汤加减。药用胆南星、竹沥、郁金、黄芩、半夏、茯苓、石菖蒲、远志、葶苈子等。中成药可服安宫牛黄丸。静脉点滴可用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

2.清热通腑、醒脑开窍

本法主要针对肺心病、肺脑病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神志时有模糊,呼吸急促,有黄痰不易咯出,口唇发绀,发热汗出,目赤口干,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舌下瘀筋曲张粗乱,脉滑数。方用承气汤加味,有的应用凉膈散效果也较好,药有黄芩、栀子、鱼腥草、竹沥、金银花、芒硝、大黄、厚朴、赤芍、丹参等。静脉可给丹参注射液,或醒脑注射液。及时检查心电图、血常规、血气分析。

四、对休克、出血阶段的治法

肺心病,尤其反复发作急性期较重患者,有些并发休克,出现阴阳欲绝,脉微、结、代之象,还可以并发有出血。出血有皮肤或消化道或肺、支气管等部位,即所说热瘀伤络,这两种类型均较危重,临床中除进行西医抢救处理外,中医院一般从回阳救逆和清热凉血治疗。

1.益气复脉、回阳救逆

本法针对休克型患者,即肺心病患者表现四肢厥冷、气微喘促、冷汗淋漓,或汗出如油,神昏欲寐,或循衣摸床,血压下降,呈休克状态,舌质紫黯,舌苔薄或少苔,脉微欲绝,或沉细而数或结或代,舌下瘀筋曲张扭曲严重。方用益气复脉与回阳救逆之剂,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药有人参(西洋参)、制附子、炙甘草、干姜、麦冬、五味子,或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点滴。

2.清热凉血、活血止血

本法适用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是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类患者。一般患者表情淡漠,喘息,皮肤瘀斑,痰中带血,咯血或呕血、便血,舌质紫黯绛紫,少苔或无苔,舌瘀筋明显粗乱曲张,脉多细数或沉弱。方多选用生脉散、犀角地黄汤加减。药有西洋参、麦冬、五味子、水牛角、生地、丹皮、赤白芍、荷叶、茜草、大黄炭、三七粉、白及粉。静脉给药可用参麦注射液,或用清开灵注射液。此时应注意出血情况,西药可对症处理。

五、根据疾病发展出现血瘀、便秘的,采用活血与通便的治法

1.活血化瘀

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心病由于反复发作感染,气道障碍,长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出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以及缺氧致使红细胞增多,血瘀血滞不可避免。临床经常由于缺氧造成口唇指甲发绀,面色黧暗无光,舌质紫黯,舌下静脉迂曲等情况。因而在临床上还常常选择一些活血化瘀、行瘀之法,也常与益气活血相联合,或凉血止血,或活血行瘀化痰等。活血药用丹参、赤芍、当归尾、地龙、三七、桃仁、红花等。

2.通腑泻下

作用不仅是在通腑化痰开窍,还可以针对那些可能有大便秘结的肺心病患者,尤其是肺部感染患者合并大便秘结、腹胀,通腑泻下后,可以缓解腹胀,还可以退热。肺心病若体质尚可,可以理气通下来改善咳、痰、喘症状,药可用大黄、厚朴、元明粉,也可以应用润肠药加火麻仁、郁李仁。平时肺心病患者伴有便秘还可以应用通便灵胶囊、麻仁润肠丸等。

晁恩祥教授强调肺心病的治疗重点在各阶段证候表现的辨证分析,其是立法的主要依据;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中说“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案,不堪为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晁老非常重视证,如何准确把握证的客观性需要深厚的中医四诊功底,更需要医者细心的识别。另外,其认为肺心病诸多表现的动态变化是加减用药的另一依据。应当注意中医治病的动态变化,动态变化是永恒的,不停顿的,因而我们应当随症加减。这一观点在防治肺心病中则是首先要重视主证的分析,证候都是相对固定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指望在防治肺心病中辨一次证就可以一劳永逸,一“证”或言一“型”到底,证候有变其治疗也当有变,也就是证变治变。中医在治疗学中不仅有像温病卫、气、营、血的变化,而且也有某些症状轻重多少的区别,有一分寒证用一份温热药,有两分寒则用两份温热药,这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具体运用。肺心病的防治中也同样存在着从肺到脾、肾及心、肝经的变化,存在着从气到血的证候变化。一个肺心病患者常常由于感受寒热而肺气失宣,咳喘上逆,痰浊阻肺,感染加重的多重表现,若寒邪之证不能迅速得以治疗,必然会引起心肺功能的损伤,以致心肺衰竭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是有一般性的,而且会有较大的证候改变,主症不变时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治疗,症状证候发生了变化当另外选用新的立法处方。强调动态眼光看疾病的演变;对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应当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运用中西医两法,不反对使用西药及现代医疗设备救治重症患者,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中医药疗法的切入点问题。 zXB84ueQXIHlC3cWRzIxF17RsDzoRMjPSxSm7pO/JR0EqqLckpPdMOs4jK3IX6r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