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肺脏常见病理状态与相关证候

中医证候是在症状群基础上,根据中医学理论总结、归纳出来的用于解释病机、进而指导治疗的一个中医病理学概念。证候有单一证候,亦有复合证候,其中单一证候又被称为证候要素,是组成复合证候的基础。在临床上单纯的单一证候少见,多为复合证候,甚至是涉及多脏、多腑,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但应该认识到的是,证候要素是构成复合证候的基础,因此本节拟对肺脏相关的证候要素进行简述,以期建立对肺脏病理状态的基本认识。

一、肺脏虚损的病理状态

1.肺气虚证

肺气虚证是肺脏的功能减弱,出现宗气虚弱,肺气上逆,开阖失司,卫外不固为特征临床表现的一种证候。肺气虚证是肺系疾病最基本、最常见的病证。

(1)病因病机:

肺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后天之气)与肾中精气(先天之气)运行至肺脏而形成的。因此,肺气虚证的病因复杂,外感六淫邪毒可伤肺气,而饮食不慎、七情内伤、劳逸不当可伤脾肾之气,最终均可导致肺气虚证的发生。

(2)临床表现:

随着历代医家对于肺气虚证的内涵和本质认识的深入,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从主症、次症两方面入手,对肺气虚证进行了界定,发布了肺气虚证的诊断标准。主症:咳喘气短,咳声低弱,易患感冒;次症:久咳不愈,自汗,恶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具备主症2项、次症2项或主症1项、次症3项以上者即可诊断。

(3)治法及方药:

治疗上以补肺益气为主要方法,主治方剂可选用玉屏风散加减。该方补散兼施,益气扶正,固表止汗。此外,其他较为常用的方剂还包括补肺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补肺汤有多个出处,较为常用的为《景岳全书》所记载者,其组成如下:黄芪、人参、五味子、熟地、紫菀、桑白皮;具有益气补肺、止咳平喘的功效。而黄芪桂枝五物汤则适用于气血虚弱、营卫俱虚、卫阳不固、腠理空疏者。由于肺气虚常常合并脾虚或者肾虚,故需加以辨识,合并脾虚者当培土以生金,合并肾虚者当补肾以达金水相济。

2.肺血虚证

既往古籍上较少提及肺血虚证,对于肺脏是否存在血虚证目前仍存有争议。一般认为,肺血虚证是肺气亏虚,气不生血,津液不足,生血之源亏少所导致的血虚证候。

(1)病因病机:

《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肺主气,气生血,肺藏津液,津液亦能化赤为血。若肺气虚弱,肺津不足,则血液生化之源减少,故出现“肺血虚证”。所以肺血虚证多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导致生血之源不足,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或脾肾亏虚,气不能生血所致。

(2)临床表现:

肺血虚的临床表现以肺病常见症状和血虚失养的症状共见为要点。主要表现为咳嗽,气短、气喘等肺病症状,伴有面色白无华或萎黄,精神萎靡,唇舌爪甲淡白,头晕盗汗,心悸失眠等血虚失养表现,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3)治法及方药:

临床上对于肺血虚证常通过补肺生血、润肺生津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补肺生血汤(人参、黄芪、麦冬、阿胶、黄精、天冬、五味子、白芍、花粉)补益肺气达到生血的目的。如前所述,肺血虚证常因脾之运化失司,导致生血之源不足,因此常从脾胃着手治疗,归脾汤等当亦属合拍。

3.肺阳虚证

肺阳虚证是指肺阳不足、功能衰退及一系列温煦失职为特征临床表现的一种证候。

(1)病因病机:

肺阳虚证多由肺气虚发展而来,气虚乃阳虚之渐,阳虚乃气虚之甚,肺气虚者未必阳虚,肺阳虚者则其气必虚。多数学者认为,肺阳虚证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寒邪犯肺,耗损肺阳,而见肺阳虚;②痰饮内停,饮为阴邪,日久伤阳,延为阳虚;③他脏久病,累及肺阳而致肺阳虚。

(2)临床表现:

肺阳虚证病机复杂,证候表现多端,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①肺阳虚证多由肺气久虚,久病伤阳所至,故可见一派肺气虚损证候,如精神萎靡、形体消瘦、短气神疲、咳喘无力、面色㿠白、倦怠懒言等;②阳虚肺寒,温煦无力,多见一派虚寒征象。肺气肃降失权,可见咳喘气逆、痰白清稀等症状;肺寒气化不行,则通调水道之职失司,可见水饮停聚、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肺寒卫阳亏乏,则卫外功能失固,可见畏寒肢冷、自汗易感冒等症状。

(3)治法及方药:

肺阳虚证的治疗以温法为主,虚则补之,寒者热之,是治疗肺阳虚证的原则。然而肺阳与肺气、肺阴、脾阳、肾阳等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常见兼夹证候,故对肺阳虚的证治,除了应用温肺法,还应结合其兼证加以辨证用药。

温肺法是治疗肺阳虚证的主要方法,早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张仲景即论述了肺阳虚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其中所言,“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此外,其创立的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射干麻黄汤等方也适用于肺阳虚合并其他证候者。

除了温肺法外,其他常用的治法包括补土生金、温肾纳气等。因脾为肺之母脏,可子病及母,肺阳虚可导致脾阳虚衰,或脾病在前,而母病及子,最终形成肺脾阳虚的证候。此时治疗当培土生金,方药运用多以二陈汤、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小青龙汤等加减化裁。又因肾为元气之根,若肾阳亏虚,不能助肺纳气,则肺失肃降之权,寒水上凌心肺,气不归元,临床常见的哮喘即属此类病证。治疗原则应以肃肺化痰治其标,补肾纳气治其本,以固其根本。方药以金匮肾气丸、安肾丸、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等随证化裁运用。

4.肺阴虚证

肺脏易受邪扰,导致气机运行不畅而作咳,久而化热化火,灼伤津液,出现肺阴虚证的表现。

(1)病因病机:

若人体先天禀赋不足,肺脏虚弱,则易导致肺阴不足。外因中的六淫侵袭、七情太过、饮食不节、药物损伤等,均能直接或间接地损耗肺之津液,影响气机运行,气郁化火,更耗津液,终成肺脏失养,津液枯涸而痿,出现一系列肺阴虚之证。而内因中的心火灼金,命门相火内煽,劫灼肺阴,三脏均病而易出现肺阴不足;此外,若脾胃虚弱,水谷精微化源不足,气血生化之源缺乏,致脾之精气亏虚而上输肺者亦少,从而导致肺阴亏虚。

(2)临床表现:

肺阴亏虚,肺失濡润,肺气上逆,久则化热伤津,虚火上炎,损伤肺络。因此,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咳喘无痰或痰少而黏,口干咽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甚至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3)治法及方药:

“燥者润之”,治疗肺阴虚证的思路首先就是益阴养肺,当选用甘寒之品,润燥滋阴,肺阴得滋,内热自清,咳嗽自止。常用的方药包括百合固金汤、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汤等加减。除了应用养阴润肺外,应当注意选用辛凉宣肺、行气摄津的药物来佐助滋阴补液的药物,达到以气生津、以气行津、以气摄津的目的。另外,应注意胃阴的滋养,只有胃中津液充足,才能上供阴津于肺,培土生金。

二、外邪犯肺的病理状态

中医学中的外邪主要指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一般认为六淫中的暑、湿之邪较少直接犯肺,而多先伤及中焦脾胃,在此基础上再累及肺脏,故在此不予论述。而火邪、疫疠之气与温邪的概念有重叠之处,故仅论述温邪犯肺的临床特点。

1.风邪

风为六淫之首,一般外感为病,常以风邪为先,其他邪气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风湿、风寒、风热、风燥之类。故《素问·风论》提出:“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亦云:“风者,百病之始也。”

风邪为病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风性轻扬,易于侵犯人体的上部和肌表,故临床常见头痛、感冒、风疹等病证。风性疏泄,其侵袭人体,可使肌腠开泄,故多见恶风、自汗等症状。风性善动,其临床表现多见动摇不定,如痉证的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即属于风。风性善行而数变,其症多游走不定,变化迅速,如痹证中风邪偏盛的行痹,常见游走性关节肌肉疼痛等。风邪犯肺,可分为风寒、风热两类常见证型。

(1)风寒: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稀,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白润,脉浮而紧。治疗上以疏风散寒为法,常用荆防败毒散等加减。

(2)风热: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头痛,咳嗽,痰黏或痰黄,鼻流浊涕,咽痛,口渴。苔薄,舌边尖红,脉浮数。治疗上以疏风清热为法,常用桑菊饮加减。如风热较甚,可改用银翘散。

2.燥邪

燥为秋令主气,故燥邪为病,多发生于气候干燥、湿度较低的秋季。外感燥邪有温燥和凉燥之别。初秋有夏火之余气,燥与热合,出现类似风热的症状,则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合,出现类似风寒的症状,则为凉燥。

(1)温燥:

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咳痰不畅或痰中带血,口渴喜饮,唇干咽燥,心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上以清宣凉润为法,常用方药为桑杏汤加减。燥邪化火,伤及肺阴者,治当清肺润燥,可用清燥救肺汤。

(2)凉燥:

临床表现为头痛,鼻塞,恶寒,发热,无汗,咽干唇燥,干咳痰少,痰质清稀。舌干苔薄,脉象浮弦。治疗上以宣肺达表,化痰润燥为法。常用方药为杏苏散加减。

3.寒邪

寒邪为冬季主气,除了寒冷的天气外,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滞特性的外邪均称为“寒邪”。由于空调的使用,夏季感寒亦为常见。

寒邪为病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感受寒邪将导致阴寒偏盛,损伤人体的阳气。其次寒性凝滞而主痛,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气血津液运行迟缓,凝结阻滞不通而出现各种疼痛的症状,这种疼痛的特点是遇寒加重,得温减轻。此外,寒性收引,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出现发热恶寒,无汗,关节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寒邪犯肺,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辨证的要点在于寒实证表现,如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痰稀色白等;其次为肺部证候,如咳、喘等。寒邪犯肺,治疗上当温肺散寒,可应用麻黄汤、华盖散、小青龙汤等方药。

4.温邪

温邪是各种温热病致病邪气的通称。包括温病中的春温、风温、暑温、伏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疫、温毒和温疟等病的病因。《温热论·温病大纲》中有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指出了温邪易于侵袭肺脏的特点。

尽管温邪的种类较多,但温邪致病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特点。首先,温邪均从外界通过一定途径(主要是口鼻)侵入人体,而肺与口鼻直接相通,故温邪为病,易于侵袭肺脏。其次,温邪所致病证均具有温热性质,根据热者寒之的原则,主要应用寒凉类药物进行治疗。由于温邪易化燥伤阴,因此温病的治疗中强调顾护阴液,留得一分阴液,便有一分生机。温邪为病发病较快,易于发生传变,故治疗上有学者强调应用截断疗法,即截断病势于未传。最后,不同的温邪其侵入人体的部位各不相同,如风热、燥邪最易犯肺,而湿温则易犯中焦脾胃,临床上应抓住这些特点辨证施治。

易侵袭犯肺的温邪主要包括风热病邪、燥热病邪、疠气等,其中风热病邪、燥热病邪的临床表现已在前述风邪中的风热及燥邪中的温燥中论述。而疠气与六淫不同,是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疠气具有强烈的致病性,比温邪、火热邪气致病作用更为剧烈、险恶。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且发病急骤,来势迅猛,病情危重,死亡率高。部分疠气还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现代的一些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均可归属于疠气的范畴。目前对疠气引起的温病一般仍都参照卫气营血辨证或三焦辨证进行治疗。但在实际临床上,不同的疠气有其相应的致病特点,每种疠气病都有区别于他种疠气病的一些特征,某种疠气与机体相应的脏腑经络之间存在着特异性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疠气的传变特征进行总结,探讨其可能的特异性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三、肺脏内伤病理产物的病理状态

1.痰浊

痰浊是指人体脏腑气血失和,津液不归正化,运化失常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是导致肺系疾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痰邪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两大类。有形之痰指咳嗽咳痰之痰,有形可见;而无形之痰则可停聚于机体任何部位,如脏腑、经络、肌腠等,无形质可见,不易察觉且变化多端。肺系疾病多见有形之痰,但见咳有形之痰,便知痰浊之邪蕴结于肺。需注意的是,部分肺系疾病可无咳痰,或痰少,不能因此谓无痰邪为患,仍需结合舌脉等其余四诊信息综合分析。

因肺宣发和通调水道功能,而痰浊为津液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肺虚则宣降失司,水道不通而凝滞为痰;而痰浊可壅塞水道,致肺失宣肃;肺虚与痰浊常互为因果,故临床上肺系疾病常可见痰浊阻肺证型。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痰白质黏或稀,或伴有气急喘促,喉间痰鸣,苔腻,脉滑或濡等。此时治疗上当以宣肺化痰为法,常用的方药包括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等加减。痰浊为阴邪,但可从阳而化,则形成痰热壅肺证型。临床上表现为咳嗽,咯痰黄稠而量多,气喘息粗,或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时治疗上当以清热化痰为法,常用清金化痰汤、苇茎汤等方药。

痰浊的产生,除了与肺相关外,还与脾、肾功能失调密切有关。脾居中焦,主运化,升清降浊。若脾运不健,则津液停积而生痰。肾处下焦,属水,职司开阖,蒸化排泄。若火衰水亏,蒸化无权,津液亦可转化为痰。痰成之后,随气升降,阻于肺则可引起肺系疾病。故不应见肺之痰,概用宣肺化痰方药,而应进一步探寻痰浊产生的病因,或健脾,或泻下,有的放矢。

2.水饮

水、饮、痰、湿乃四大阴邪,就作为病理产物的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而湿乃水之渐,是水液弥漫浸渍于人体肌肤、筋脉、脏腑中的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和水明显。由于水气与饮邪在发病机理、症状特点等方面确有共同之处,故可合称为“水饮”。

由于水饮同样为人体脏腑气血失和,津液不归正化,运化失常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故其发病机制与痰浊有相似之处,总与肺、脾、肾三脏相关。或因外感寒湿,水湿之邪侵袭肌表,肺气不及输布,水津停滞,积而成饮;或因饮食不当,如暴饮过量,或贪食生冷,而致中阳被遏,脾失健运,津液停聚而为痰饮;或因劳欲所伤,如劳倦伤脾,纵欲伤肾,脾肾阳虚,水津失于输化,停而为饮。

在临床表现方面,一般认为肺系疾病中水饮为病的特点是咳唾大量涎沫,伴见咳嗽气喘等症,正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指出:“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在具体的临症辨治方面,常见以下两种证型:

(1)寒饮停肺证:

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或哮鸣有声,胸部紧闷,不能平卧,吐稀白痰涎,苔白滑,脉弦等。治疗上以温化寒饮为法,常用方药为小青龙汤。

(2)饮停胸胁证:

主要表现为胸胁胀闷疼痛,咳嗽痛甚,气息短促,或眩晕,身体转侧或呼吸时胸胁牵引作痛,舌苔白滑,脉弦。治疗上以逐水祛饮为法,常用方药为十枣汤加减。

3.内火

肺为华盖,位居最高,而火性上炎,肺外脏腑之火容易波及于肺而引起肺病。内火多由情志抑郁,劳欲过度,导致脏腑阴阳失调,内热炽盛而引起,称为“五志之火”。内火又有虚实之分,如《素问·调经论》说:“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实火多属心肝气郁化火,或胃热火盛,有火旺的一系列症状;虚火多为肺肾阴虚火旺,表现阴虚特点,但火旺每易伤阴,与阴虚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临床上实火除了有咳嗽、咳痰黄黏、气促、咯血等肺病见症外,主要表现为头痛,面红耳赤,心烦躁怒,不寐,口苦口干,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吐衄出血,尿赤便秘,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数或弦数。其病机为心肝火旺,胃热火盛。治疗上以清热泻火为法,常用方药如泻心汤、龙胆泻肝汤等。

而虚火则多表现为干咳痰少,或痰中带血丝,气短等肺系症状,除此外还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骨蒸,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头晕目涩,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舌红、少苔或花剥,脉细数。其病机为肺肾阴虚,虚火内灼。治疗上以滋阴降火为法,常用方药如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丸加减。

4.瘀血

肺主气,若一身之气充沛,则血液运行正常;若肺气虚衰,不能助心行血,则血行不畅,日久则生瘀。此外,肺主水液代谢,通调水道,若肺气衰败,津液输布异常,水壅为痰饮,痰水积聚日久,阻碍气道,气机不利,血流亦不畅,化而为瘀。

瘀血阻肺,除可见痛处固定不移,或刺痛拒按,或血瘀积而不散,结成肿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或有紫斑等瘀血的一般表现外,更多的是以气机升降失常以及痰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血证论》指出:“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特别是病情较轻时,肺瘀血尚未到瘀阻血道或久瘀成积的地步,往往少见咯血、口唇紫黯、疼痛等症,多见咳、痰、喘等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的症状。

治疗上,首先要辨明瘀血之因,兼顾肺脏气、血、津液之关系,以活血祛瘀、补肺益气为主要治则,辨证施治。因气虚而瘀者宜补气活血,气滞者宜行气导滞、活血化瘀,肺脾两虚、痰浊瘀阻者宜补脾益肺、化痰祛瘀。临床应根据不同的血瘀类型,分别采取行气化瘀、通络化瘀、温阳化瘀、凉血化瘀、益气化瘀等法,灵活施治。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藏象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孙广仁.中医藏象生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孙广仁,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M].第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4]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5]姚乃礼.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6]邓铁涛.实用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7]林琳,张忠德.呼吸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EfoVaZK9PuRp8rvihpFO69BuLifZLpnjzFEASSVnltA3uYfA1VZKAGX2oEyw7k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