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简述肺系以及肺附属器官,包括皮毛、鼻、咽喉的临床常见症状及其辨识思路及要点。症状在古代文献主要指患者的异常感觉,多脉症并称。目前习惯上,将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通称为症状。在临床上,症状往往不是单一存在,而是多个症状作为一个症状群的状态呈现在医生面前,反映着患者的内在病机。因此,本节从基本的、单个的症状着手论述,其目的在便于构建基础的认识。而在临床上具体实践时,需要从整个的症状群的角度进行辨识、思考。
咳嗽,是肺气上逆,冲喉而出,喉中发声的一种症状。既往“咳谓无痰而有声,嗽是无声而有痰”,但目前临床上多倾向于咳、嗽、咳嗽同义。咳嗽是肺脏疾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但除了肺脏本脏病变可引起咳嗽外,其他脏腑的病变亦可传至肺脏引发咳嗽。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论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因此,咳嗽的临床辨证论治复杂,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般而言,外感咳嗽多有明显的感受外邪的诱因,起病较急,病程较短,由于为外感,故必兼有表证,如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表证症状。在六淫邪气中,尤以风寒、风热、燥邪最易伤肺致咳,鉴别时应加以注意。
风寒咳嗽者多咳声重浊,痰白稀,伴有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等风寒表证的证候特征。治疗宜疏风散寒,可选杏苏散加减。
风热咳嗽者多咳声高亢,痰黄稠,伴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喉红肿疼痛、口渴、脉浮数等风温表证的证候表现。治疗宜疏风解热、宣肺止咳,代表方剂为桑菊饮。
燥邪咳嗽发于秋季,多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中带有血丝,咳而不爽,伴发热恶寒、口鼻咽喉干燥、口渴、脉浮等。本证尚有凉燥、温燥之分,证候分别表现为偏风寒、偏风热的不同。
内伤所致咳嗽多无明显诱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时时咳嗽,或久咳不已,特别是肺阴虚和肾阳虚咳嗽,多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以虚证为多。常见肺本脏的气阴亏虚,或脾、肾虚累及肺者。但亦有虚中夹实者,如湿痰阻肺、肝火犯肺、寒水犯肺等证,应进一步鉴别区分。
肺气虚证所致的咳嗽多为久咳,咳嗽无力,痰白稀,伴有少气懒言,自汗,动则尤甚,舌淡苔白、脉虚等气虚表现。可选补肺汤、玉屏风散加减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肺气虚证易感外邪,常合并外感而导致咳嗽加重,形成表里同病、虚实夹杂的证候。
肺阴虚证引起的咳嗽多为干咳、久咳,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可伴有声音嘶哑、口咽干燥等肺燥的表现,甚则有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液亏耗的兼证。治疗上宜养阴润肺,选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若阴虚火旺,则可选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
湿痰阻肺证表现为久咳痰多,色白或稀或稠,多伴有胸膈满闷、舌苔白腻或白滑等痰湿内阻的征象,有时可兼有纳呆、腹胀、便溏等脾气虚的证候表现。代表方如二陈汤,可兼用平胃散、六君子汤等。
寒水犯肺证引起的咳嗽多痰白稀或为涎沫,常并见水肿,伴精神萎靡、面色㿠白或晦暗、畏寒、肢冷、少尿、纳减、便溏等脾肾阳虚不化水的表现。治疗上可选小青龙汤加减,配合应用金匮肾气丸等温肾助阳。
肝火犯肺证则表现为咳嗽阵作,因情绪激动而增剧,甚至咯血,常伴有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脉弦等肝火上炎的表现。可选用清金化痰汤、黛蛤散等加减。
外感者多属实证,但亦有虚人外感者;而内伤者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若咳嗽声音高亢多属实证,而咳嗽声音低微者多见于肺气虚证。咳嗽痰声重浊者多见于痰湿证,而咳嗽、痰声不显者可见于燥邪犯肺、肺阴虚等证。此外,应综合兼夹症以辨识实证和虚证,如痰液情况、发热类型、舌脉等。
咳嗽的辨证过程中,痰液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痰多者多属于痰湿、脾肾虚,而痰少者多见于风寒表证、风燥或阴虚等。痰清稀者属寒属湿,而黏稠者则属热属燥者多。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而质黏者属阴虚、燥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虚寒。当然,仍需结合其他临床信息综合判断,不能见痰黄则一概认为热证。此外,咯吐血痰者多为肺热或阴虚,有热腥味或腥臭气者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则属肾虚。咳嗽白天甚者常为热、为燥,而夜间咳嗽甚者多为肾虚、脾虚或痰湿。
气喘,是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一个症状,轻则在轻体力活动时出现,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亦可出现,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气喘在古籍中有“喘息”“喘逆”“上气”“逆气”“喘促”等别称。气喘的临床辨证需注意以下几方面要点:
《景岳全书·杂证谟·喘促》中云:“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欲辨之者,亦惟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明确指出气喘虚实辨证的重要性。一般认为,实喘多因六淫外袭,痰火郁热,水饮凌肺,使肺气壅阻,肃降无权,气道不利而致。其特点为病势急,呼吸深长有余,气粗声高,脉数有力。虚喘多因禀赋素弱,久病或大病后真元耗损,致脏气虚衰,肺气失主,肾不纳气而致。其特点为病势缓,呼吸短促难续,气弱声低,动则气喘,脉弱或浮大无力。实喘病位多在肺,治疗上以祛邪利气、宣肺平喘为要法;虚喘病位重点在肾,以纳气平喘为要法。
在临床上,单纯的虚证或实证较为少见,而以虚实夹杂之证最为常见。如喘证日久,往往本虚标实,内伏宿痰,肺气壅盛为实,脾虚不运,肾虚失纳则为虚;或肺、脾、肾三脏均虚之体,新感引动伏饮等。因此,标本兼顾是为常法。古人有“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咳不甚”的说法。故治疗慢性咳嗽而兼喘者,须兼顾肺、脾、肾之虚。
寒喘是指因外感风寒,内郁于肺而致的喘急。肺主皮毛,一受风寒,内闭肺气,则气逆不降而作喘。临床上可见恶寒甚,头痛身紧,咳嗽痰白,脉浮紧等。治宜宣肺散寒,如华盖散等。
热喘指外感风热、风温等阳邪,肺热炽盛者。多由肺受热灼,水津不能下行,痰火壅阻气道所致。症见气喘,痰多黄稠,烦热胸满。治宜清肺泄热涤痰为主,常用方剂如麻杏石甘汤、泻火清肺汤等。
痰喘则指外感或内伤而导致痰湿蕴肺,阻塞气道所致。症见呼吸急促,喘息有声,咳嗽,咯痰黏腻不爽,胸中满闷等。治宜祛痰降气平喘,常用的方剂有二陈汤、苏子降气汤等。
水喘是指各种病因导致水饮犯肺者。多由肾脏聚水,脾湿不化,水气上凌,肺失宣降所致。症见气逆喘急,胸膈满闷,腹胀,怔忡,面目或肢体水肿,小便不利等。治疗须分标本缓急,治标宜逐水利湿,宣降肺气,治本宜运脾温肾。常用方剂如真武汤加减。
肺虚者劳作后气短不足以息,喘息较轻,常伴有面色白,自汗易感冒。肾虚者静息时亦有气喘,动则更甚,伴有面色苍白、颧红,怕冷,腰酸膝软。心气、心阳衰弱时,喘息持续不已,伴有发绀,心悸,水肿,脉结代。
哮鸣是以喉中哮鸣如哨鸣音为特征的一个临床症状,常伴有气喘,所以也称为哮喘。古代文献中尚有“喉中水鸡声”“呷嗽”“哮吼”等别称。哮多兼喘,而喘未必兼哮,故哮与喘仍应加以区分。哮鸣的辨治有以下几方面要点:
寒哮指感寒而发,天冷或受寒易发。临床表现为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形寒怕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治疗上以宣肺散寒、化痰平喘为法,常用方剂包括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
热哮则是风热犯肺,而见喉中哮鸣,气粗息涌,多兼有黄痰、黏浊稠厚,口苦,口渴喜饮,面赤,或有身热,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上当以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为法,常用方剂包括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等。
痰哮是指痰浊上犯于肺,而见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鸣声如吹哨笛,咯痰黏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舌苔厚浊,脉滑实。治疗上以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为法,常用方剂如三子养亲汤等。
在临床上,除了上述三种证候外,尚可见兼夹为病者,如寒包热哮证、寒痰蕴肺、痰热壅肺等证型,需详加区分。
一般认为,哮病在缓解期以本虚为主,故治疗上以扶正为主要治则。在具体辨证方面,可从脾、肾两方面为主着手。
脾虚为主者,多有脾虚失运的表现,如形体消瘦,纳差,餐后饱胀,自汗,怕风,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疗上当以健脾益气,补土生金为法,常用的代表方如六君子汤加减。
肾虚为主者,多病程日久,表现为动则气促,吸气不利,耳鸣,腰酸腿软,小便不利。偏于阳虚者,可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偏于阴虚者,可见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上当补肺益肾。阳虚者常用方如金匮肾气丸等;而阴虚者代表方如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咯血是指咳嗽时伴有出血,多痰血相兼,出血少时表现为痰中带有血丝,亦可痰少而血多,或大量出血而无痰。既往有对咳血、嗽血、咯血进行分辨者,但无更大临床意义。亦有将呕血、咯血不分,统称为吐血者,则与临床不符。尽管呕血、咯血之血皆从口而出,但病位不同,临床上需要对咯血、呕血严格区分,进而进行辨证施治。在辨证施治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急性咯血,多为实证、热证,以病在肺、肝两者为多见。病在肺者,多因外感风热、燥邪等阳邪,或风寒郁而化热,进而损伤肺络而导致咯血。病在肝者,多乃急躁易怒之人,因情志失调,怒而气上,气有余便是火,火气凌逆,上乘犯肺,阳络受损而成咯血。
慢性咯血多为虚实夹杂之证,阴虚火旺,病在肺、肾者为多见。多由于久咳伤肺、房劳不节等,致肺阴亏损,肺病及肾,金不生水,母病及子,日久累及肾阴而出现肺肾二脏阴津不足,水亏火旺,肺络受损而出现咯血之证。
“火”为阳邪,而肺为娇脏、喜润,火邪最易耗损阴液,进而损伤肺络,因此火热伤络是咯血最常见的病因病机。其中“火”邪又有实火和虚火之分,需加以辨识。如前所述,风热、燥邪或风寒郁而化热,此皆为实火。而虚火者,乃肺肾阴虚,水亏不能涵木,而致雷之火升腾,灼伤阴络,以致咯血。
慢性咯血日久,可因气随血耗而出现气虚征象,此时应注意处理好气与血的关系。尤其在大咯血时,一旦有脱证征象时,应根据“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的理念,及时给予益气固摄治疗。
喉中痰鸣,是指痰涎壅盛,聚于喉间,随呼吸而产生鸣响的一种症状,常伴有呼吸急促,又称“痰声辘辘”“痰鸣”等。
闻及喉中痰鸣,可知痰邪为患无疑,但在此基础上,尚应进一步区分寒痰、热痰、风痰等证。
如寒痰为患者,除了痰声辘辘外,可见痰涎清稀,量多色白,多伴有神疲倦怠,纳差乏力等虚象,发热多不明显,舌淡胖,苔白腻,脉滑等。
而痰热为患,则多有发热,痰黄质黏,喉间痰鸣声如拽锯,多伴有气促喘急,口干欲饮等热象,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而风痰为患,除了可见喉间痰鸣外,因风为阳邪,宜袭清窍,可见猝然眩晕,甚则昏蒙,肢体抽搐等,皆有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
此外,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喉间痰鸣可见于多种疾病,但均为病情危重的一种表现,如《景岳全书·杂证谟》中所言:“若杂证势已至剧,而喉中痰声漉漉,随息渐盛者,此垂危之候。”因此,一旦出现喉中痰鸣,需评估患者气道能否维持,必要时尽快建立人工气道,以免出现窒息。
胸闷,是指自觉胸中憋闷不舒、堵塞不畅的一种症状。既往又称“胸痞”“胸满”“胸中痞满”等。而胸痛则是指自觉胸部疼痛的一种症状,既往有“胸痹”“心痛”等别称。
胸闷、胸痛症状可见于多种病证中,除了心脏病变外,肺部疾病也常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心脏病变引起的胸闷痛常见于活动后,表现为劳则诱发,休息得缓解,严重时表现为胸痛彻背。而肺部疾病引起的胸闷则往往无此特点,且多同时伴有咳嗽、咳痰、气促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情况下胸闷、胸痛症状与呼吸动作相关,表现为吸气加重,而呼气得缓,需综合临床表现加以分析。
胸闷、胸痛的传统辨证思路强调首先分清标本虚实,其中标实应区别气滞、痰浊、血瘀、寒凝的不同,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而肺脏疾病诱发胸闷、胸痛者,实证者多见以下两种证型,寒凝者间有所见,气滞证则相对少见。
表现为胸闷痛,咳嗽,痰多气短,常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多种肺脏疾病中常可见该证型。治疗上以通阳泄浊、豁痰宣痹为法,常用方如瓜蒌薤白半夏汤、涤痰汤等。
表现为胸闷、胸痛,甚时胸痛明显,痛有定处,入夜为甚,可伴有气促、咯血等表现,舌质黯红,或紫黯,有瘀斑,苔薄,脉弦涩。在肺栓塞、肺挫伤、支气管扩张、气胸等肺脏疾病可见该证型。治疗上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为法,常用方如血府逐瘀汤等。
虚证为主而见胸闷、胸痛者可见于以下两种证型,一为阳虚,一为阴虚,首别阴阳,而后辨其脏器之所属。
表现为胸部隐痛,时作时休,可有胸闷,伴咳嗽,痰少,气短,声息低微,口干欲饮,可伴有盗汗,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少而干,脉细或细数。在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等肺脏疾病可见该证型。治疗上以益气养阴为法,常用方如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表现为胸闷或胸闷隐痛,咳嗽,白稀痰,气短,动则尤甚,自汗,面色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肢肿,纳呆便溏,舌淡或淡胖,苔白或白腻,脉虚无力。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多种慢性肺脏疾病可见该证型,治疗上以益气温阳为法,常用方如金匮肾气丸、理中汤等。
恶风描述的是患者恶(厌恶、不喜)外界的风,不但怕寒冷之风,即使温暖之风亦同样感觉不舒,但若居于无风之处,即使温度较低,也没有不适之感。也就是说,恶风的关键在于风而不在于寒,有风则恶,无风则不恶,这就是与恶寒的区别。外感内伤均可见恶风之症,临证施治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恶风是风邪袭表、卫气失和的一种表现。据《伤寒论》条文记载,恶风症状只出现于三阳经证中,且绝大部分在太阳经证中,即使是邪已入少阳,太阳表证亦尚未尽解。可见恶风症状只产生于以太阳为主的表证,且大多为表虚证,如果没有表证而只是单纯的阳虚,不论表阳虚或是里阳虚,都不会恶风,也就是说,恶风者一定有表邪存在。
如前所述,恶风为卫气失和、风邪袭表的表现,所以必兼表证。但临证需要注意是否同时合并内伤。因为除了外感可导致卫气失和外,往往还因内伤而耗伤气血,气虚致卫表不固,易感风邪而见恶风。单纯因于外感者,治疗上当泻不当补;而因于内伤者,当益气固表,兼以祛风,故临证时须详加鉴别。
畏寒是患者自觉怕冷,但加衣被、近火取暖可以缓解的一种症状,亦称畏冷。古代文献中有时与恶寒混称,不加区分,只要是怕冷,称为恶寒或者畏寒,而并非依据这两个名词来判断其病性的虚实,需要结合其兼症。直到近代,在高等教育的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才将畏寒与恶寒严格区分开来,用恶寒描述的表示外感,用畏寒描述的表示内伤,并以加温近火后怕冷能否缓解进行鉴别,对临床诊断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畏寒一症,究其病机,多为里寒证。机体内伤久病,阳气虚于内;或寒邪过盛,直中于里损伤阳气,温煦肌表无力而致。临床辨证施治时,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畏寒是指患者有怕冷的感觉,一般多指久病,病程长,多为阳虚证,多为里证。添衣加被或者近火取暖可以缓解,所以畏寒一般多是虚寒体质的患者,经常出现手足不温、畏进冷凉食物、大便稀溏、咳嗽痰稀等虚寒症状,所以畏寒一般不伴有热象,是单纯的怕冷,多因机体虚衰不足所致。而恶寒一般多指新病,病程短,多为实证,可见于表证,也可见于里证。临证时必须确切把握这些概念,正确区分恶寒和畏寒,辨证施治。
畏寒如伴有面色苍白、踡卧、少气乏力、脉迟而弱、舌质淡等症,即为正气不足之里虚寒证;伴有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较剧、痛而拒按、得温则减、四肢拘挛、脉弦而紧者为邪气入里之里实寒证。辨清邪正虚实之后,还要根据临床表现分清病变脏腑,才能采取针对性治疗。
恶寒是指患者感觉怕冷,是身体内部的寒冷感觉。恶寒常伴有畏寒的感觉,即外界的寒冷会加重患者的寒冷感觉,但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决患者的寒冷。因此,恶寒更多的是指患者抵御不了发自身体内部的寒冷感觉。古代医籍里根据恶寒的程度不同列有不同的名称,如身寒、啬啬恶寒、振寒、寒栗、寒战、寒颤、战栗等。恶寒一症,病机复杂,临证施治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恶寒症状除可存在于因外感引起的表证外,亦可存在于里虚寒证。外感寒邪,寒邪阻滞卫表,卫阳不布,失于温煦而见恶寒。内虚寒证,则是指肺脾肾阳气亏虚,进而影响到卫气,致卫气亏虚,功能减弱,产热不足,从而产生恶寒的症状。因此,表证、里证均可见恶寒,但两者在证治上有根本区别,临证时必须注意鉴别分辨。
恶风与恶寒在症状表现上有相近之处,但两者的区别绝非轻重之别,既不是恶风轻于恶寒,也不是恶寒轻于恶风。此外,两者作为自觉症状,在感觉上也有不同,恶寒者不受风吹即有怕冷的感觉,而恶风者乃遇风吹始觉不适。
恶风与恶寒是不同的证候产生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症状。恶风只产生于以太阳为主的表证,且大多为表虚证;恶寒则既可产生于表证,又可产生于虚寒里证。两者在病机上有明显的不同,治疗上也截然不同,临床证治时须详加鉴别,辨证论治。
自汗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排泄失常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出汗为人体的生理现象,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而自汗一证,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日间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多因阳气亏虚,气不摄津,而致津液外泄。临床治疗自汗一证,应当紧密结合汗出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关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般来说,自汗证以虚者居多,多因气阳不足,卫外不固,治疗上当益气固表止汗。但亦有少数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热迫汗出所致者,则属实证,临床辨证之时切勿一味益气固表,见汗止汗,而闭邪于内,此时治疗当直折火势,养津止汗。此外,虚实之间每可兼见或相互转化,如邪热郁蒸,久则伤阴耗气,转为虚证;虚证亦可兼有火旺或湿热。
虚证自汗者,多白天汗出明显,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易于感冒,体倦乏力,周身酸楚,面色㿠白无华,脉细弱,此为气虚不固、营卫不和之证。如若出现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则为脱汗,亦称绝汗,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其汗出的情况及病情的程度均较自汗为重。
盗汗是指寐则汗出,醒则汗止,自不知觉的一种病证。本症起初在《素问》中称“寝汗”,后来在《金匮要略》方称“盗汗”,从此沿用至今。盗汗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好发于结核病及某些虚证患者。然盗汗一证,病因多端,绝不仅限于“阴虚”一证候,临证万不可见盗汗即予养阴生津治疗,当需辨证施治,同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盗汗之成因,前人大多责之于阴虚,有“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的说法,但古书上盗汗属于阳虚的也有记载。“盗汗属阴虚”,仅就多数而言,不可固执此见。脾肾阳虚,卫外失司,加之夜寐阳入于里,合舍于阴,则约束津液之力微弱而作汗。
盗汗有阴虚、阳虚之别,典型者不难分辨,除主症睡时汗出以外,阴虚者常兼见面颊潮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头晕目眩、怔忡心悸、烦躁失眠、舌质多红、脉象弦细或细数;而阳虚者多见面色㿠白、恶寒身倦、口淡不渴、便溏溲清、汗出多冷、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象濡细或细缓等。临床上以虚证为多见,也有虚实夹杂、气阴两虚之证,应注意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盗汗病因多端,临证尚需根据原发病选方用药。如心脏病患者除盗汗外,常兼心悸、怔忡、失眠等症,此时需注重固涩敛汗,兼养心凝神;又如肺结核所见盗汗常兼骨蒸潮热等症,治疗时就需偏重养阴清热;而产后盗汗常因血去阴耗,治疗时就需偏重养血敛阴。
如前所述,肺开窍于鼻,故鼻的症状与肺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但需要认识到的是,除了肺外,脾胃、肾、肝胆等脏腑也与鼻有经脉相连,这些脏腑的病变也会引起鼻的相应症状。
鼻塞,是指呼吸时气流通过鼻腔时受阻不畅的症状。在古代医学文献中,鼻塞又称为鼻窒。鼻流涕则是指从鼻孔内流出的分泌物。
鼻塞、流涕症状常见于外感病证。其中感受风寒者往往为鼻塞流清涕,常伴喷嚏,以及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疗上可选用辛夷散、葱豉汤加减。而感受风热者则鼻塞流黄涕,伴有发热、头痛、口渴、咽痛、苔薄黄等风热表现,治疗上可用桑菊饮、苍耳子散加减。
除外感外,肺气虚、肺阴虚、肺经郁热等肺脏内伤病证亦可见鼻塞表现。肺经郁热所致者,表现为鼻塞日久,涕黏黄,可伴有咳嗽、痰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等表现,治疗上可用苍耳子散加减。而肺气虚所致的鼻塞,多表现为鼻塞、左右交替出现,或时轻时重,遇风冷则加重,涕白、或黏或稀,伴气短乏力、咳嗽痰白、舌淡苔白、脉细弱等气虚表现,可选用温肺止流丹加减。肺阴虚证所致的鼻塞,多呈持续性,鼻干鼻痒,涕干有痂,咽干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上可考虑选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除感受外邪、肺病内伤外,其他脏腑的病变也可引起鼻塞流涕症状。常见的如肝胆湿热,表现为鼻塞重,鼻涕黄稠而量多,甚则倒流,气味腥臭,伴头痛而重,脘闷,纳差,口苦而黏,不欲饮水,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上可选用加味四苓散、黄芩滑石汤等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鼻塞流涕症状中,鼻涕的色、质、量、气味对辨证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临床上涕白清稀者多寒,色黄黏稠者多热,黄脓臭秽者多湿热,涕少夹血者多属燥热。
鼻衄,即鼻中出血,属于衄血范畴。《灵枢·百病始生》中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
鼻衄一症,外感引起者多见于风热壅肺,而其他多见于里证。里证又可分虚实两端。其中实证有因饮酒嗜辛辣食物等引起胃火炽盛者,也有因情绪急躁多怒而引起的肝火鼻衄。虚证者多见于劳累后诱发,多为脾虚或肾虚。一般而言,风热、胃火、肝火所致的鼻衄发病较急,而脾虚、肾虚等虚证鼻衄发病相对较缓。需要注意的是大量的鼻出血也可引起阴竭阳脱的危象,需要紧急处理。
咽干,即指咽喉部干燥不适的感觉。
咽干总由津液不足所致,在辨证上当首先区分外感、内伤。外感者多由因风热袭肺或燥邪伤肺。前者的咽干乃热伤津液,故应伴有咳嗽痰黄、咽痛、口渴等其他风热表现;而后者燥邪最易伤津,表现为咽干鼻燥,干咳无痰。
内伤所致的咽干应注意虚实的鉴别。咽干为津液不足的表现,其实证者皆因内热伤津而致口干,常由脾胃热盛或肝胆郁热所致;而虚证者乃因肺、肾阴虚,阴津不足而致口干。
脾胃两经均循行于咽喉,故脾胃之热往往导致口干,此时应有渴欲冷饮、口臭、胃脘灼热疼痛等其他脾胃之热的表现,治疗上当清泻脾胃之火,宜清胃散加减;而肝胆郁热者,多因情绪激动而症状波动,有易怒、目赤、头痛、大便秘结等肝胆郁热的表现,治疗上当清肝泻火,宜当归龙荟丸。
肺阴虚咽干多因邪热、过汗等原因损伤肺阴,而见咽干、喉痒、干咳等症状,治宜百合固金汤;而肾阴虚口干者因肾阴液不足,虚火上炎所致,除了口干,多有耳鸣、腰膝酸软、失眠等症,宜六味地黄丸。
咽喉疼痛即咽喉部位的疼痛,轻则隐痛,重者疼痛剧烈,饮水即作。
咽喉疼痛的病因病机与前述咽干有相似之处,首先应先区分外感、内伤。外感者同样可见于风热侵袭。但除了一般的风热外感外,还常可见湿热咽痛和毒热咽痛。
湿热咽痛者,表现为咽痛或刺痛,黏膜红肿,甚则可见小疱,破后溃疡,伴有发热、咳嗽、痰黄黏等热象,舌红苔黄腻,脉数。治疗上宜清热利湿解毒,可先用甘露饮加减。
毒热咽痛者起病更为急剧、严重,伴吞咽困难、滴水难咽,发热、气促,咽喉部红肿明显,舌红苔黄脉洪。宜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
内伤为病者同样可分为虚实两端。实证者与前咽干症状相似,多因脾胃热盛,而虚证者则因肺肾阴虚,水亏不能制火,虚火内炎而见咽喉疼痛。实证者多疼痛较剧,而虚证者多为隐痛,伴有咽干等阴津不足表现。
咽中异物感是指咽喉部似有异物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的症状,但并不影响吞咽、饮食。《古今医鉴》称之为“梅核气”。
临床上常见证候包括以下几种:
肝气上逆者表现为咽中异物梗阻感,每因情志不畅而病情反复,可伴有头晕、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嗳气,舌苔薄,脉弦。治疗上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痰凝气滞者则表现为咽中异物感,间有痰液咳出,胸闷纳呆,舌苔腻,脉濡滑。治疗上宜用四七散加减。
肺热阴虚者则往往表现为咽中异物感,咽干隐痛,干咳少痰,口渴欲饮,舌苔薄黄少津,脉细数。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