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说明肺肾两脏通过经络相连。《十四经发挥·卷中》又有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属阳脉之海。”而肺开窍于鼻,故肺肾两脏亦通过鼻部相联系。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肾配合,共同完成呼吸运动。可见,肺肾两脏在维持、调节机体的正常呼吸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肺呼吸的深度需要肾气的摄纳潜藏来维持,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方能经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医学入门·脏腑条分》曰:肾“纳气收血化精,而为封藏之本。”《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则认为:“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本,呼吸之本。”清代医家林佩琴也在《类证治裁·喘症论治》提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另一方面,肺气肃降,有利于肾之纳气,而肾气摄纳,也有利于肺之肃降。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气亏虚,肾不纳气,肺所吸入之清气不能潜藏于肾,而导致呼吸表浅,甚则气喘等症。《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此外,肺与肾之间的阴气也是相互资生的,肺阴虚可损及肾阴,肾阴虚亦不能上滋肺阴,故肺肾阴虚常并见。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此外,中医又认为“肾主水”,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肺主通调水道,肾为主水之脏,肺肾协同,保证水液的输布与排泄。
清代医家唐宗海在《血证论》提到:“肺为水之上原,肺气行则水行。”水液代谢过程中,由人体从外界摄入到胃、大肠、小肠的水液,经脾气的转输,上行于肺,经肺气的宣发,清者布散周身,浊者由肺气的肃降作用下输至肾与膀胱。而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亦有赖于肾阳的蒸腾气化。肾本身就是一个水脏,对水液有直接蒸化作用,且对整个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各个器官都有调节、推动、促进作用。肾阳的蒸腾气化,使肺气得以宣发,输津于皮毛,而肾气所蒸化的水液,依赖于肺气的肃降功能才能使之下归于肾和膀胱。因此,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而至尿少,甚则水肿。正如《素问·水热穴论》所云:“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根据五行学说,肺病及肾为母病及子传变。如《类经·疾病类·五脏虚实病刺》云:“肺病连肾,以气陷下部而母病及子也。”根据肺肾的生理功能,肺病及肾可见以下几方面的病理改变:
肺肾共同参与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肾主水功能有赖于肺宣发肃降和通调水功能的正常。如肺受火热毒邪,燔灼津液,肺为水之上源,上焦有热,则可绝水之源,而见小便不利。如《明医杂著·附方》曰:“肺金有热,不能生肾水,而小便不利。”在临床上,重症肺炎患者可合并出现急性肾损伤,而导致小便量少。
若肺病风水,肺气不降,亦可累及肾,母病及子,膀胱气化不利,而致尿少,甚至导致水肿。如《内经知要·病能》曰:“肺主皮毛,风寒在表,故汗出中风,母病传子,故肾病而小便数而欠也。”这类病理改变的典型代表为上呼吸道感染后继发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为急性改变,治疗时应该注意宣肺行水。
除了肺实证而致水道壅塞外,肺气虚衰同样可致肾气亏虚,而致肾失固摄,见小便淋漓或小便失禁。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若肺气久虚,日久及肾,必致肾不纳气,可见动则气喘之证。从五脏相关而言,为金不生水,如《石室秘录·逆医法》云:“盖喘病虽是肾虚,毕竟肺虚,不能生肾水也。”因此,这类病理改变多见于久病内伤,如《医学心悟·喘》中所云:“夫外感之喘,多出于肺,内伤之喘,未有不由于肾者。”而在治疗上,《类证治裁·喘症》亦指出“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的总体思路。在临床上,这种病理改变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间质纤维化等慢性肺病患者,治疗上应在健脾补肺基础上,兼以纳气平喘。
如前所述,肾主一身之水,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亦有赖于肾阳的蒸腾气化。若肾阳虚衰,则一身之水凝滞而不化,形成水湿痰饮等阴邪,阴邪犯肺,则子病及母,正如《素问·水热穴论》云:“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又云:“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水邪泛滥,上逆于肺,出现喘息不得平卧,是水病的标末。
肾为先天,各脏病久,均可累及肾脏,而导致肾气亏虚。“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气一虚,则肺气虚浮而无根,致使肺之宣肃失常而出现咳嗽、喘促等症状。如在临床上咳嗽变异性哮喘多是由于病久伤及肾阳,肾阳不足损及肺阳,肾不纳气,肺主气司呼吸异常,而导致气急哮喘,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治疗上应该以温肾纳气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