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骨分为腕骨、掌骨和指骨 (图1-2-51) 。
图1-2-51 手骨
A.掌面 B.背面
1.舟骨 2.月骨 3.三角骨 4.豌豆骨 5.大多角骨 6.小多角骨 7.头状骨 8.钩骨 9.第1掌骨 10.第2掌骨 11.第3掌骨 12.第4掌骨 13.第5掌骨 14.掌骨底 15.掌骨体 16.掌骨头 17.近节指骨 18.中节指骨 19.远节指骨 20.指骨底 21.指骨体 22.指骨头
居腕部,有8块,排成近、远侧两列。近侧列腕骨自外向内为: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腕骨自外向内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腕骨均为短骨,外覆一层密质,内为松质。一般呈立方形,有六面,掌、背面有韧带附着,显得粗糙,其他四面彼此连接成关节。除月骨掌面较宽背面较窄外,其他则相反。
近侧列腕骨在近侧形成一椭圆形凸面,与桡骨远端及关节盘相关节,在远侧形成一凹面,容纳远侧列腕骨尤其是头状骨和钩骨,其中舟骨较宽,与大、小多角骨相连,月骨和三角骨较小,豌豆骨则位于三角骨之前,不参与形成桡腕关节。
远侧列腕骨中头状骨位于中央,最为坚强,头状骨头与舟骨、月骨形成鞍状连结,手受到冲击时,外力可经头状骨头传递到桡骨。远端关节面较为平坦,与掌骨底形成平面关节。
全部腕骨背面从内向外呈凸隆状,掌面则成一深沟,称腕骨沟,沟的内外缘各形成一隆起,为腕桡侧和腕尺侧隆起。腕桡侧隆起由舟骨结节和大多角骨结节形成,舟骨结节是一小而圆的隆起,其上有拇短展肌附着,此结节位于腕远侧纹皮下,可触及。大多角骨结节为一圆形嵴,呈朝内的钩状,居舟骨结节远侧,亦可于皮下触到。腕尺侧隆起由豌豆骨和钩骨钩形成,豌豆骨近端居腕远侧纹深面,其上有尺侧腕屈肌和小指展肌附着。钩骨钩位于豌豆骨远方桡侧1cm,其上有小指短屈肌和小指对掌肌附着,用指深压时可感到尺神经浅支在钩上滚动。
掌骨为小管状骨,有5块,每块分底、体、头。
底为近侧端的膨大,其近侧面与远侧列腕骨相关节,构成腕掌关节,但关节面不相一致,第1、第3、第5掌骨仅分别与一个腕骨相接,第2掌骨与大、小多角骨和头状骨相接,第4掌骨与头状骨和钩骨相接,因此,头状骨有与2~4掌骨相接的关节面。第1掌骨底呈鞍状,与大多角骨形成拇指腕掌关节。掌骨底两侧则与相邻掌骨底相接,形成掌骨间关节,但第1掌骨除外。
体横断面呈三角形,前缘分前内侧面和前外侧面,第2、第4、第5掌骨前缘有骨间掌侧肌附着,第3掌骨前缘有拇收肌横头附着,五个掌骨体的毗邻缘有骨间背侧肌附着。掌骨体较细,受到剧烈冲击后有时可引起骨折,由于屈肌力量强大,骨折片常向背侧成角。
头圆形,其球形关节面与近节指骨底相接,成掌指关节。关节面大部分位于掌侧,小部分位于背侧,关节面前后方向的凸度较横的方向凸度为大。当掌指关节屈曲时,近节指骨底滑向前方,掌骨头则露于外方,于体表可触及。
五块掌骨形状大小稍有差异。第1掌骨最短最粗,掌面凹陷,由一嵴分内外两面。外侧面较大,有拇指对掌肌附着,内侧面较小,可见滋养孔。背面宽广平滑。底为鞍状关节面,外侧有小结节,有拇长展肌附着,内侧粗糙,有拇短屈肌附着。头的曲度较其他掌骨小,但横径最大,头掌面两侧,各有一隆起的关节面,与拇指的两个籽骨相接。
第2掌骨最长,底有3个关节面,分别与大、小多角骨和头状骨相接。底背侧面粗糙,有桡侧腕长、短伸肌附着;掌侧面有结节或嵴,有桡侧腕屈肌附着。体呈三棱柱状,稍弯向背侧。
第3掌骨稍短于第2掌骨,底与头状骨相接,掌侧面粗糙,有拇收肌斜头和桡侧腕屈肌附着,背侧面有桡侧腕短伸肌附着。
第4掌骨较短而细,底较窄,有2个关节面分别与头状骨和钩骨相接。体较细,有3个骨间肌附着,外侧面有滋养孔。
第5掌骨细而短,底关节面呈鞍状,与钩骨相接,掌面粗糙,有豆掌韧带附着,底的内面有一结节,有尺侧腕伸肌附着。
手的活动(如捏物、冲击),重力多集中在第1~3掌骨,第2掌骨的力量可经大多角骨、舟骨传递至桡骨,第3掌骨的力量可经头状骨、月骨传递至桡骨,而第4、第5掌骨的力量仅借头状骨尖经月骨间接传递至桡骨。掌骨的发育与上述功能有关。
共14块,除拇指两节外,其他为三节。即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每节指骨分底、体、头三部分。底宽阔,有卵圆形凹陷的关节面;体较细,掌面平坦凹陷,作成骨纤维性管的一部,背面凸隆,为指背腱膜所覆盖。头较窄,呈滑车状,关节面有两个小髁,中为凹沟。
近节指骨最长,底与掌骨头构成掌指关节,体横断面呈半月形,掌面平坦,其边缘有指浅屈肌腱附着,头与中节指骨底形成近侧指间关节。中节指骨较短而细,底有两个凹陷的关节面以小嵴相隔,与近节指骨头相接,体掌面两侧微凹,有指浅屈肌腱附着,头较近节指骨小,与远节指骨相接。远节指骨最小,底与中节指骨头相关节,底掌面微凹,有指深屈肌附着,头掌面有蹄铁形粗隆,称为远节指骨粗隆。
籽骨为圆形小骨块,包于肌腱及韧带内,手部常出现5个,其中两个恒定出现于拇指掌指关节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