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卫生决策支持系统“做什么”的问题,即通过需求调查和需求分析确定卫生决策流程和决策信息模型,形成卫生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
需求分析是卫生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决定着系统设计的成败。进行卫生决策支持系统的需求分析时必须遵循明确性原则、模型化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可视化原则。
需求分析应能够明确表达和理解卫生决策问题的信息域。信息域反映的是卫生决策支持系统中数据的流向和对数据进行加工的处理过程,是解决“做什么”的关键因素。根据信息域描述的信息流、信息内容和信息结构,可以全面、完整地了解卫生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
系统模型是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由反映系统本质或特征的主要因素构成,集中体现了各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需求分析时建立描述系统信息、功能和行为的模型,有助于深刻认识实际问题。建立模型的过程是“自顶向下”、“由粗到精”综合分析的过程。
对所建模型按一定形式进行分解是为了降低问题的复杂性,增加问题的可解性和可描述性。分解可以在同一个层次上进行(横向分解),也可以在多层次上进行(纵向分解)。通过对模型的不断深化认识,达到对实际问题的深刻认识。
可视化原则要求在进行需求分析时要给出系统的逻辑视图和物理视图。决策支持系统需求的逻辑视图给出的是系统要达到的功能与处理信息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实现的细节。而物理视图给出的是处理功能和信息结构的实际表现形式,这往往是由设备本身决定的。
需求分析工作量大,涉及决策模型、决策流程和信息流程等众多环节。详细的需求调查是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需求调查的要求包括:
要求调查方法必须是合理的,主要包括需求调查严格按自顶向下的系统化观点全面展开;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相结合;工程化的工作方式;主动沟通和亲和友善的工作方式等。
调查的范围应围绕卫生决策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展开。
每项需求都必须服从于系统的整体应用目标,在已知系统和环境的能力和限制范围内可以实施。
每项需求应定量地指明它在整个决策支持系统中的重要程度,以确保项目管理者在节省预算、调整进度或资源调度中具有一定的控制自由度。
每项需求必须只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与解释。
每项需求都应该可以通过设计测试用例或其他的验证方法被确定能否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