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00—2004年四川省蒲江县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报告

蒲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系统掌握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拟订防制对策和考核防制效果。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技术方案》的要求,在省技术组的指导下,我们于2000—2004年对长秋乡三合村监测点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蒲江县长秋乡三合村地处长丘山中段,海拔高度500~717m,平均气温15.4~16℃,年降雨量1100~1150mm,无自然灌溉水系,主要以塘库提灌为主,主产水稻、油菜、柑橘。全村10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村常住人口936人,人均年收入2400元。全村历史有螺面积923 434m 2 ,1999年人群血吸虫感染率16.04%,是我县血吸虫病重流行疫区。

二、内容与方法

1.螺情调查

每年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对监测点内各类环境按5~10m设框系统抽样调查,捕获框内全部钉螺,活螺进行压片镜检,了解血吸虫感染情况。

2.病情调查

每年9月下旬,对5~65岁村民采用Kato-Katz法(3张/人)进行粪检,2001年和2003年分别对点内人群进行B超检查一次。耕牛则由畜牧部门采用顶管孵化法一送三检查病,人畜查病同步进行。

三、防治措施

1.结合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山区退耕还林、水改旱、沟渠硬化等血吸虫病综合治理,2000—2003年对阳性螺点进行药物喷洒灭螺,2004年对查出的有螺环境全部进行药物喷洒或泥糊灭螺。

2.治疗患者病畜,2004年5月对点内5~65岁人群采用吡喹酮(40mg/kg)全民化疗,服药率占80%以上。

3.开展健康教育和微水工程建设,改善人畜饮水条件。

四、结果

1.居民病情

(1)受检率:

监测点内5~65岁常住人口为粪检对象,2000—2001年人群受检率在70%以下,2002—2004年受检率达到90%以上(表1)。

表1 2001—2004年四川省蒲江县三合村监测点居民血吸虫受检率

(2)感染率:

2000年居民感染率为15.01%,以后逐年下降,2001—2004年分别为10.00%、6.61%、5.46%、0.95%(表2)。

表2 2000—2004年四川省蒲江县三合村监测点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

(3)不同年龄组人群感染率:

受检者中,2000年10~59岁年龄段感染率在10%以上,其中40—49岁年龄段最高,为23.42%,2003年5~19岁青少年及儿童无感染。2004年,9岁以下、60岁以上无病例,除50~59岁组2例病例外,其余各年龄组均仅有1例病例(表3)。

表3 2000—2004年四川省蒲江县三合村监测点不同年龄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

续表

(4)不同性别人群感染率:

男、女感染率2000年为15.85%、14.13%,2004年为1.25%和0.64%。病人感染度男、女无明显差异(表4、表5)。

表4 2000—2004年四川省蒲江县三合村监测点男性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

表5 2000—2004年四川省蒲江县三合村监测点女性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

(5)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

2000年—2004年受检者中农民感染率明显高于学生和学前儿童(见表6)。

表6 2000—2004年四川省蒲江县三合村监测点不同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

(6)B超检查:

2001年居民B超检查513人肝肋下大于2cm者34例,剑下大于4cm者50例,脾脏肋下大于4cm者6例,分别占检查人数的6.63%、9.75%和1.17%;2003年检查356人,肝肋下大于2cm者5例,剑下大于4cm者30例,脾脏肋下大于4cm者2例,分别占检查人数的1.40%、8.43%和0.56%,受检者中,肝脾损害情况今年明显好于2001年(表7、表8)。

表7 2001年四川省蒲江县三合村监测点居民B超检查结果

表8 2003年四川省蒲江县三合村监测点居民B超检查结果

2.耕牛病情

2000—2004年,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5.19%、8.59%、11.76%、7.20%和1.37%(见表9)。

表9 2000—2004年四川省蒲江县三合村监测点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

3.钉螺调查

4年监测,共查出感染螺11只,其中稻田7只,果园4只(见表10)。

表10 2000—2004年四川省蒲江县三合村监测点钉螺调查结果

五、分析

1.连续5年的观察结果显示,三合村人群感染率有较大幅度下降,由监测初期(2000年)15.01%降至今年的0.95%;耕牛感染率由5.19%降至1.37%,人畜感染率分别下降了93.7%和75.19%。

2.对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人群感染率进行比较,青少年感染率明显降低,5~19岁年龄组,2003年无病人,2004年仅1例;男女感染率虽然呈逐年下降,但每年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

3.螺情调查显示,虽然有螺面积减少,但感染螺仍有发现,并主要分布在稻田,这与农业生产直接施用人畜粪便有关。

4.监测结果显示,在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实施下湿田改造、退耕还林、水改旱、沟渠硬化、微水工程建设、易感地带灭螺、查治患者、病畜等血防综合治理,是控制血吸虫病感染,巩固防治成果的一条有效措施。 gOgbmav8GlqJtAEkTLC4O3VnpCwFsD+upmZ75h1i8t+MLVoJocZSln9sthUH2SA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