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在20世纪50年代,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为耳科手术开拓了一个全新时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专用耳内镜联合传统手术显微镜的应用引入了耳科微创手术的技术与观念,使现代耳内镜外科的建立成为现实,促进了耳外科的进步和发展。耳内镜及相关器械与手术显微镜一道同样成为耳显微外科的重要工具。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一些先进的设备及材料相继开发及应用于临床,使耳内镜外科不断地成熟、发展,促进了21世纪微创外科在各领域的蓬勃发展潮流。
图2-1 0°和30°视角耳内镜
(1)镜长:
一般为10~12cm。鼻窦纤维内镜的常规长度为20~23cm,若用于耳科手术时会显得过长而不方便操控,易使术者操镜手部关节产生疲劳,更重要的是存在对术腔结构造成损伤的潜在危险。故专门设计的耳内镜在操控时更适合自然的手位,利于开展精确的微创手术。
(2)口径:
配备多个口径,如1.2mm、1.7mm、1.9mm、2.7mm、3.1mm、4.0mm。不同口径适用于不同解剖结构的需要。在同样光源亮度下,口径越大则视野越大,亮度越强,在电视监视器上方的图像效果越好,更利于保存视频图像资料。但大口径耳内镜的缺点是不利于通过狭小弯曲的解剖区域,同时也影响手术器械在同一部位的灵活使用,故临床上口径为4mm的耳内镜常仅适用于单纯检查。而口径为2.7mm及3.1mm的耳内镜则适用于各种镜下操作,如耳内镜下中耳置管,经耳道鼓膜修补等。如需要在狭小区域进行探查则应选择口径为1.2mm、1.7mm的内镜,例如怀疑外淋巴瘘、经鼓膜切开造孔内镜探查术等,但必须配备高亮度的冷光源。口径为1.7mm、1.9mm的耳内镜的图像清晰度已达显微镜的水平,但同样需配备高亮度的光源。
(3)视角:
配备多个视角,如0°、30°、45°、60°、70°、90°。利用不同视角的耳内镜使术者得到不同方位的视野,减少盲区。0°和30°视角的耳内镜最常用,且易操纵。超过60°视角的耳内镜操作较难,在入镜时应裸眼直视或显微镜下引导下进入解剖区,否则存在损伤周围结构的潜在危险。
(4)光源:
为冷光源,选择不同灯泡可提供不同的光亮度(图2-2),可根据手术需求及内镜口径选择不同类型光源。常用的有115~220V,250W的卤素灯冷光源及40W、100W、150W、300W的氙灯冷光源。由于常用耳内镜的口径较小,故使用口径为1.2mm及1.7mm的耳内镜时最好选用高亮度的光源如100W以上的氙灯光源。目前的光源功能和类型不断改善及增多,如可选用双插头或多插头,可以兼容不同品牌的耳内镜,或同时可以兼容硬管式内镜及纤维内镜,手动或自动调光、对焦等。值得注意的是,一套性能良好的冷光源,其灯泡的使用寿命同样是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图2-2 内镜系统冷光源
(5)光源导线:
长度为1.2~1.5m,用于连接内镜和光源。由于光源导线主要由内部光导纤维构成,容易折断,导致图像出现黑点,甚至影响照明光亮度。所以使用时切忌暴力弯曲、折叠。正确的持法及保管方式应为顺自然弧度绕成圈状。
(1)电视监视器:
目前使用的电视监视器无论从扫描线数、分辨率、清晰度等方面均具备很高的性能,能提供优质的图像质量。电视监视器通过导线与摄录系统相连接以传输耳内镜下图像(图2-3)。
图2-3 电视监视器
(2)摄录系统:
分为两类,单晶片数码(1CCD)和三晶片数码(3CCD)摄录仪。两者分辨率不同,其中3CCD摄录仪提供的分辨率更好,但价钱也更高。目前在高清耳内镜摄录系统中,TV系统采用PAL或NTSC信号,像素可达1920 × 1080,视频输出为HDMI × 2(可输出1080P信号)。
(3)照相设备:
可通过特殊的接头将内镜与光学照相机直接相连应用于拍照。通常应选用自动曝光的光源,因为可根据实际光线、亮度自动调整曝光时间,从而获得高质量照片。另外目前亦已开发出相应的电脑软件,可将图像传输于电脑上进行录像、照片抓取及文件编辑、打印(图2-4),有助于建立资料库用于科研、教学及学术交流。
图2-4 照相设备
由于耳内镜外科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专用的器械不多。相反,传统耳显微手术器械已成熟及定型,种类多样。虽然耳内镜下的手术器械要求较高,但通常应用耳显微手术器械也可基本满足耳内镜手术要求。我们根据耳内镜手术特点,对部分耳显微手术器械进行了改装,以适应耳内镜下不同操作。常用的耳内镜手术器械如下(图2-5):
图2-5 各种耳内镜手术器械
1.吸管 由不同口径组成,根据耳内镜下不同操作选用。通常选用口径较细的吸管,以减少对组织的吸引损伤。可将医用注射器针头进行改装,磨去针头斜面成平截面及弯曲成不同弧度或角度。
2.窥器 通常用于保护耳道皮肤、维持耳道成相对直管道或用于维持小切口入路等。最好同时配备支撑固定架,否则需要额外用手扶持。
3.鼓膜穿刺针 可将注射针头从上部折断,中间通过硅胶管连接制成。与直接连接注射器上的针管相比较,自制鼓膜穿刺激操作更为灵活、方便,对组织损伤的风险更小,单手亦即可操作。
4.鼓膜切开刀
5.中耳置管抓钳
6.直角及各种角度的弯针(Rosen氏针)、直针
7.显微剪
8.杯状钳
9.鳄鱼钳(无齿及有齿)
10.耳镊
11.黏膜切开刀
12.小圆刀
13.眼科剪
长度:200~650cm。
口径:0.5~1.2mm。
视角:55°,70°。
像素:3000~12 000PPI。
操控:带关节和不带关节两种。
连接冷光源及电视摄录系统:与硬管内镜相同。
有效长度:约60mm。
口径:0.35~1.0mm。
视角:55°,70°。
放大倍数:50 ×,60 ×。
连接冷光源及电视摄录系统:与硬管内镜相同。
(1)CO 2 激光:
波长10.6μm,发射激光能被水或含水组织吸收。光柱气化的组织范围直径为0.65~3.4mm,5~30W。脉冲持续作用时间从0.05秒至连续不间断均可,因而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微创效果。目前已有专门用于耳微创手术的产品问世(OtoScanTM),可将激光连接于耳科手术显微镜或专用的耳镜,另外还可连接电视监视系统。使用该装置时可单手操作,适用于微创鼓膜造孔。由于操作创伤小,也可适用于无麻醉条件下的儿童患者。因为可在显微镜或电视监视系统下操作,术者无需佩戴激光防护眼镜。
(2)氩离子激光:
可产生高强度的激光,并通过光学纤维传输,可在耳内镜下或显微镜下使用,多用于气化组织,如微创镫骨手术。
(1)机械电钻:
目前运用最广的耳科电钻,包括切割钻和磨光钻两种钻头,可提供500~40 000rpm的不同转速,在耳内镜下或显微镜下均可使用,用于磨除骨质,暴露术野。
(2)超声电钻:
又称为超声骨刀,其原理是通过压电转换装置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使刀头处于高频共振模态。因刀头及其接触的组织需要达到共振和阻抗匹配才能实现最大能量传递,而骨组织和软组织的阻抗差异大,故超声刀头短时间触碰软组织不会造成明显伤害。
(3)微电钻:
为新型打孔钻,直径可小至0.35mm,转速为12 000rpm,适用于镫骨底板打孔及耳蜗打孔等。
由人体组织相容的材料制成,如生物陶瓷、特富隆、钛金属、硅胶等。形状有“I”、“⊥”等。根据年龄大小等因素进行选择不同类型中耳通气管,一般口径越大相对通气引流效果好,但造成鼓膜的创伤亦较大,易遗留穿孔。
由中耳通气管及微芯二部分组成:
(1)中耳通气管:
通气口径1.42mm,外口径3.25mm。
(2)微芯:
为圆形长条形1mm × 9mm,材料为聚乙酸乙烯酯。使用时先行鼓膜切开置通气管,耳内镜下根据治疗需要将微芯通过通气管置于中耳不同部位(如圆窗膜、咽鼓管鼓室口),借此进行药物灌注治疗耳科疾病,如梅尼埃病、分泌性中耳炎及咽鼓管功能不良等。
耳内镜外科手术需要在一定条件的手术场地(手术室)进行,并根据疾病诊疗的规模、患者的配合情况、手术时限、手术技术要求及设备的配置进行选择。由于耳内镜外科手术具备微创性及方便性,相当数量的耳内镜手术操作在门诊即可完成。手术室的配置可根据设备及器械本身的特点以及术者的操作习惯进行安排,同时也要考虑手术室的大小及设备的多少等实际因素。门诊手术室的面积要求至少为11m × 14m。
患者体位(图2-6):
图2-6 耳内镜操作体位
原则上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头转向健耳侧,使术耳朝上。在使用耳内镜操作时患者的头部转侧45°,此体位患者长时间亦无疲劳感。在部分耳内镜检查或手术时,患者可取坐位,小儿可坐于家长怀抱并适当固定,防止突发的头部运动造成的术区损伤。
术者位置:
可取坐位或站位。无论使用耳内镜或显微镜,最适合的位置为正对患者的头部枕侧,即与面前区相背对的位置,尤其适合于手部关节运动以及镜光轴引导与术野的配合。若受室间大小等情况限制,在使用内镜操作时亦可取与患者面前相对的位置,使术耳向上,此时患者的体位可改变为侧卧位且减少耳部的过偏角度。
设备的位置:
耳内镜与手术显微镜配合使用时,手术显微镜立于手术台的另一侧,与术者正对面,关节臂及镜头部件位于患者术耳上方,助手镜在患者头顶部,助手位置可根据使用设备而调整。电视摄像系统置放于显微镜座上方或下方,斜对向术者。器械台可置于手术显微镜座与手术床之间,亦可提放于术者的胸腹部。
设备的操作:
内镜最常用的操作方式是左手持内镜,右手进行器械操作。术者可直接窥视耳内镜进行操作,亦可通过观看经电视监视器的同步传输图像进行手术。由于耳内镜较短、口径小,经镜体直接手术时与患者距离短,且视野较小,故耳内镜手术更适于在电视监视器下进行,并利于助手同步观察及教学示教、交流等。手术显微镜的操作则是直接经双目镜进行,一般配合助手镜同步观察,部分显微镜同时备有摄录系统接口进行示教演示。
除术者外,要求至少一名助手及一名巡回护士,并根据手术的规模要求进行调整。巡回护士可同时作为手术室及设备器械的专门管理人员。若要求全麻及心电监护情况下,则需在麻醉师在场工作。
(1)内镜的消毒:
摄像镜头及导线,光源导线及内镜应在福尔马林熏箱内熏蒸消毒40~60分钟。而在门诊同一时间多次使用且消毒要求相对宽松时,也可用戊二醛原液进行浸泡,在使用前使用蒸馏水进行冲洗,去除耳内镜上残余戊二醛。导线及光源等可套入无毒塑料套中并可进行更换。
(2)手术器械(钳、刀、剪等):
可进行高温消毒。需要反复使用时,可放置普通器械消毒液中进行浸泡消毒,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反复冲洗,特别是吸管、钳杯等空腔部位,以防消毒液残留污染术腔组织。
无论内镜还是手术显微镜,均由精密的光学系统组成。光源及电视摄录系统均为高技术的数码电子产品,亦为精密仪器,尤其是进口产品,价格昂贵。因而在保管、使用、术后清洗等环节上必须加以重视。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纤维内镜身及显微镜镜头组在移动、更换、连接及手术使用过程中谨防发生碰撞,掉落,否则会造成镜面磨损以及镜内透镜组碎裂等损害,尤其是口径小的内镜更应小心使用,否则极易损坏。目前配有专用内镜置放架放置内镜,可防止不慎损坏。清洗内镜时应小心用专门的镜头液清洗及镜头纸擦拭。
(2)光源导线内部的导光纤维及摄录头连线内部的金属线容易折断,故应避免强行折曲,应顺应自然弧度绕圈移动及保存(图2-7)。
图2-7 导光纤维及摄录头连线的移动及保存
(3)冷光源、摄像仪、电视监视器忌反复开关。内镜冷光源的关闭,应先将亮度调至最暗后再关闭。开启时先调至最暗处位置,开启后再根据所需调节亮度。应避免在工作亮度下直接开、关光源。长时间暂停使用时,则应关闭为宜。电流的反复冲击易缩短冷光源灯泡的使用寿命。此外,在仪器四周尤其是风扇口处应预留一定的空间用于散热。
(4)在手术使用后,部分手术器械如吸管管腔、钳杯、器械的关节、缝隙、手柄等处易残留组织或血液,应及时予以仔细擦拭及反复清洗后予风干或专用烘箱中烘干,并注意防锈处理。
耳内镜手术的优点之一在于部分手术在门诊即可进行。由于创伤小,术后即可离院,且费用较少,因而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耳内镜手术可代替部分传统的手术显微镜下手术而单独使用,特别适用于要求相对简单的门诊手术室手术,几乎所有的成人及部分合作的儿童均可以较好的配合手术。
1.外耳道病变的诊疗 栓塞耵聍、外耳道异物取出术,外耳道胆脂瘤切除,外耳道肉芽摘除及肉芽性鼓膜炎的诊疗
2.鼓膜及中耳的检查术
3.分泌性中耳炎
(1)鼓膜穿刺术加鼓室注气、抽液、药物冲洗等。
(2)激光鼓膜造孔术。
(3)鼓膜切开+中耳置通气管术。
(4)中耳置管+咽鼓管鼓管口微芯药物灌注术。
4.干性中央性鼓膜穿孔
(1)经外耳道鼓膜修补。
(2)脂肪鼓膜修补术。
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
(1)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的术腔清理。
(2)完整式乳突根治术后的术腔检查。
6.早中期粘连性中耳炎的诊治
7.梅尼埃病、突发性聋、耳鸣
(1)鼓室注药内耳灌注术。
(2)中耳置+圆窗膜微芯药物灌注术。
8.鼓膜造口外淋巴瘘探查术
耳科手术显微镜及硬管式耳内镜作为耳神经外科最重要的设备,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同其他的医用设备一样,两者不可避免地具有各自的优缺点。现代双目手术显微镜的使用开辟了耳显微手术的黄金时期,其工作特点是:适当倍数的放大功能,较长的工作距离及较大范围的视野,并能对术野聚焦照明。而耳内镜可近距离接触解剖结构并放大图像,通过不同视角可窥及手术显微镜视角不能到达的部位。此外,耳内镜还可以通过在电视监视器上获得传输图像而可不经镜体进行手术操作。本节重点介绍手术显微镜及硬管式耳纤维内镜的光学原理,并对它们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等作一比较。
手术显微镜是用于放大的工具,它可以按技术水平及需要提供一定范围的放大倍率及一定工作距离下的视野范围。设计上,它是由一连串的单一放大透镜组成的双目光学系统。任何显微镜的关键组件几乎不例外地包括两部分:图像传输系统及导光系统。只需在镜身内结合不同的透镜组就可以为图像传输系统提供不同的用途。
(1)物镜:
物镜为安装在显微镜头最末端的单一透镜,其焦距决定了显微镜与患者部位间的工作距离。倘若缺少物镜,显微镜就成了一台望远镜,焦距在无限远处。一般显微镜的镜头焦距范围为100~400mm。在选择手术显微镜时应注意物镜的技术指标,焦距长的物镜能提供长的工作距离;而选择视野范围大的物镜,则需要牺牲放大倍数及照亮亮度作代价。若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应用显微镜,一般推荐镜头的焦距为200mm及400mm,若专用于耳科手术的则为300mm。作为设计精良的产品,一般调节镜头焦距进行聚焦的按钮为手控或脚控。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开发出自动任意变焦的产品,工作距离在200mm至415mm范围内其焦距可任意改变。例如Carl Zeiss OPMI VARIO显微镜、Leica的M500-N手术显微镜等。
(2)目镜组:
双目镜组由单独的两个目镜组组成。可使从术野反射回来的光线等量地传输给双眼,形成具有景深的立体图像。目镜的焦距一般为125mm及160mm。安装目镜时应相对于显微镜的光轴调整成直线或倾斜位,以便视线到达更大的范围。可根据不同的术者要求调节瞳距。目镜由透镜组组成,放大倍数有10 ×、12.5 ×、16 ×、20 ×不同的选择。根据术者的视力(如近视),每个目镜均有刻度进行调节选择。
对任何显微镜来说,总的放大倍数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中一个因素为基本放大倍数,它由物镜与目镜组所提供,但主要取决于双目镜组的焦距。与物镜的原理不同,如果增加目镜的焦距,会导致图像倍数呈直线增大,但同时使视野缩小。基本放大倍数由产品本身决定的,无法更改。另一个因素为可变放大倍数,通过提高变焦的功能,术者根据使用需要,使原基本放大的倍数增加或减少。随着总的放大倍数增大时,相应地会使视野范围及景深缩小。
(3)倍数改变装置、变倍装置:
传统显微镜的变倍装置为人工手动装置,是由两对折光透镜组成的旋转装置,位于物镜与目镜之间的镜体内。当焦距及工作距离不变状态下,旋转变倍装置可提供多达5种放大倍数。
新型显微镜的变倍装置则在变焦范围内通过镜头的伸缩产生连续的放大。使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增加了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度。调节的按钮有手动或脚动。
标准手术显微镜的光源一般采用高强度的氙灯或石英(丝)灯泡。光柱通过镜体内一系列的透镜及三棱镜组最后经物镜照射至术野。然后光线透过图像传输部分反射回双眼。这样的构造不但为术野提供照明且形成三维的景深。
从术野反射回光线的强度与物镜的焦距成反比。随着焦距变大,照明的范围亦变大,但是单位面积的亮度则减小。在使用过程中,改变放大倍数不会改变照明的范围,但相应地使视野减少,使反射到术者眼睛的光线减少。当术中需要增加倍数时,可以通过控制镜孔的直径来增加缩窄视野后的光线回输。
在目镜与变倍装置间可设有接口可以安放助手镜或示教镜、摄录系统或照相机等。
早期的硬管式耳内镜是由两端透镜组及中间为含气空间的封闭硬管构成,并外接光源。当时内镜提供的视野小,亮度低、图像的分辨度及对比度差。现代所使用的内镜虽然保持了原有的基本的设计。但在其内部透镜的设计上已得到完全的改良,克服了原来的不足。
Hopkins光学系统即以透镜组取代原来的空气部分,正成为现代内镜的标准技术系统。与显微镜的基本组成一样,内镜同样包括基本的两个部分:图像传输与导光系统。
由Hopkins光学系统组成,而与早期内镜最大差别在于:用一组由小空间相间隔的大棒状石英透镜取代原来的大空间相隔的小透镜组;或是说用透镜取代原有镜内部分的空气。因为光线经玻璃的传输比经空气传送要更高效,从而使图像更清晰、亮度更高。由近至远镜管内含有三部分透镜系统:目镜、中间层透镜组、物镜。反射回来的光线所形成的图像首先经物镜进入内层中间透镜组,这些透镜组使图像互为倒转传送,足够数量的透镜组最终使图像回复正常方向的图像,再经目镜放大后而最终成像。耳内镜最终的成像是单目的二维图像,而不像显微镜那样形成具有景深的三维图像。但耳内镜可通过外接摄录系统把图像传送至电视监视器上,放大术野,有利于镜下操作。整个光学系统中具备放大功能的只有目镜。因此对某一型号的内镜来说,其放大倍数是固定的。但耳内镜可以通过调整工作距离来获得额外的放大,且二者呈反比关系,即纤维内镜越接近术野,则放大倍数越大。硬管式窥镜最大的优点之一在于通过镜体远端折射棱镜使其光轴的光线折射后返回,而获得不同的视角,从而可以“绕过”阻挡的解剖结构窥及显微镜固定光轴下的“盲区”。耳内镜受益于这样的构造和原理使手术进路以及手术模式产生了巨大变革。目前用于耳科的内镜有0°、30°、45°、60°、70°及90°。0°镜提供正前方术野的固定全景图像,直视线与光轴重叠。30°镜提供的镜像范围为直视线偏离光轴30°范围,用于窥视隐蔽的角落。60°或70°式主要用于观察侧壁。45°视角的产品提供介于30°与60°(70°)之间的前方术野范围。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有一定视角的内镜时,不仅其照明有损失,而且因改变了习惯下的直视线,容易造成解剖结构辨别上的混乱,尤其超过60°者不能看到镜的最远端部分,使用时应在裸眼监视下入镜或在显微镜引导下入镜,否则其镜远端易误伤及周围的结构。故使用角度内镜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否则容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在内镜管内外层的结构中,包裹内层透镜组的外层结构为导光纤维,其作用是使光线传输至远端术野进行照明。内镜的光源为外接冷光源并同光纤管相连接。目前使用的光源种类繁多,包括钨丝、卤素及氙灯泡等。目前内镜所传输的照明亮度通常高于手术显微镜,主要是由于相对于显微镜而言,纤维内镜的工作距离要更近。
现代数码科技的发展可以使纤维内镜传输高解像度的图像,并可在连接的电视监视器上成像,改变了传统的手术模式。目前的摄录系统一般分为两类:三晶片数码(3CCD)摄像仪及单晶片数码(1CCD)的摄像仪。与单晶片数码相比,三晶片数码摄像系统提供更好的分辨率及光亮度的图像,其原理是使用可将红、绿、蓝三颜色光谱单独分离出来的3CCD动态技术,再由每个微晶片单独处理,并通过先进的降噪技术,使图像自然逼真,但价格更高。另外,还可通过计算机、刻录机等硬件及软件系统对获得的图像进行编辑、存储、打印等,有利于教学、讲学、论文发表等的需求。
耳科手术显微镜与硬管式耳内镜是各具光学特点及不同性能的工具,具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耳科显微镜手术已为耳科大夫所熟悉,同时还可结合激光、耳内镜的辅助等微创技术,这些理念使传统的耳科手术方式不断变革、进步,焕发新的异彩。耳内镜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并已成为耳科手术新的方式及手段,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推动了耳微创外科的发展。以下对两种工具进行比较。
两种工具的光学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前文已概述,它们的光学特点及工作性能各具优缺点。它们的比较见表2-1。
表2-1 手术显微镜与硬管式耳内镜的光学特点及性能对比
手术显微镜:
(1)放大倍数可调节能满足不同的需求。
(2)双目三维立体成像,可调节不同的景深。
(3)术者可进行双手操作,操作范围相对较大。
(4)助手可获得同步的单或双目成像。
(5)可进行录像、拍照或视频捕捉。
(6)成熟多样的配套手术器械。
硬管式耳内镜:
(1)利于微创技术的开展。
(2)通过自然开口、管道、细小的切口或颅骨钻孔进入术腔。
(3)可以观察“死角”而无需牵拉或切除遮挡的结构。
(4)多种型号的视角系统选择,总的视角更宽阔。
(5)物镜焦距更短,可以非常接近被观察的结构,有利于照明和细节观察。
(6)连接于先进的电视摄录系统成像,教学功能更强。
(7)术者与患者可采取更为舒展的体位。
手术显微镜:
(1)体积较庞大,与内镜相比操作性能稍差。
(2)会看到视线以外的结构。
(3)光轴固定,视角范围及照明易受手术入路及切口大小的影响:①需作额外切口;②反复搬动患者头部;③要求患者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大角度偏头位。
(4)长时间直视操作,视觉易疲劳。
硬管式耳内镜:
(1)术野范围较为狭窄,需采用不同视角内镜(30°、45°、70°、90°等)操作,要求术者具备熟练的内镜使用技巧和正常的解剖知识。
(2)立体视觉较差、缺乏景深。
(3)接近组织易致镜前端污染而影响成像。
(4)单手操作。
(5)潜在的热效应损伤。
(6)目前专门设计使用的器械不足。
手术显微镜:
(1)为耳外科、耳神经颅底外科和显微神经、血管修复外科、整形外科必不可少的设备。对必须具备双目视野和立体视觉的手术操作而言不可缺少。
(2)与激光、内镜等设备联合应用。
硬管式耳内镜:
(1)微创耳科手术,如鼓膜修补、中耳置管、胆脂瘤术后的复查等。
(2)微创耳神经外科,如前庭神经切除,听神经瘤切除等。
(3)与显微手术的结合或辅助使用:术腔的辅助照明及细节分辨“盲区”的病灶观察及切除。
[1] Cohen M S,Landegger L D,Kozin E D,et al. Pediatric endoscopic ear surgery in clinical practice:Lessons learned and early outcomes[J]. Laryngoscope,2016,126(3):732-738.
[2] Kozin E D,Gulati S,Kaplan A B,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outcomes following observational and operative endoscopic middle ear surgery[J]. Laryngoscope,2015,125(5):1205-1214.
[3] Badr-El-Dine M,James A L,Panetti G,et al. Instrumentation and technologies in endoscopic ear surgery[J]. 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2013,46(2):211-225.
[4] Vining E M,Kennedy D W. The transmigration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rom Europe to the United States[J]. Ear Nose Throat J,1994,73(7):456-458,460.
[5] Mer S B,Derbyshire A J,Brushenko A,et al. Fiberoptic endotoscopes for examining the middle ear[J]. Arch Otolaryngol,1967,85(4):387-393.
[6] Karl Storz. Endoscopes and instruments for ENT – esophagoscopy – bronchoscopy [EB/OL]. [2018-07-08]. https://www.karlstorz.com/de/en/online-catalog.htm.
[7] Perating. Multifunctional microscopes [EB/OL]. [2018-07-08]. http://www.operatingmicroscopes.com/operating-microscopesmultifunctional.html.
(区永康 郑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