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舌下腺囊肿摘除术

【适应证】

各类型的舌下腺囊肿,伴有咀嚼及吞咽不适感或下颌部突出者。

【麻醉】

可选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有利手术操作。

【手术方法】

1.将开口器置于手术区对侧,术区使用拉钩,舌尖部缝粗丝线牵拉舌体,以充分显露术野。

2.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后,用尖刀切开口底黏膜,后端起于第一磨牙内侧,平下颌骨内侧呈弧线,止于中线处,切口线距牙龈沟处留一定宽度处以便于缝合(图4-10),用组织剪分离囊壁与黏膜下层的组织。

图4-10 切开口底黏膜

3.锐性分离显露舌下腺表面及周围组织,腺体与颌骨骨膜间有疏松组织粘连,易于剥离。可先从该侧剥离,有利于腺体与囊肿一并切除,即使分离时囊肿破裂,只摘除舌下腺而残留囊壁,亦可达到治疗效果(图4-11)。

图4-11 剥离腺体

4.处理腺体前部,在多数病例中可辨认出舌下腺主导管与下颌下腺导管相连,确认后将舌下腺导管切断结扎(图4-12)。

图4-12 舌下腺、下颌下腺导管

5.将舌下腺切除后,应检查创面有无出血,注意确认,舌神经及下颌下导管有无损伤。对于口外舌下腺囊肿,可从口底侧或皮肤侧穿刺吸出囊液。

6.下颌下腺导管被切断时,应修剪与腺体相连一端的导管,将其缝合在邻近的黏膜上,以形成新的导管开口(图4-13)用4-0缝线缝合口底黏膜(图4-14)。

图4-13 缝合导管的开口

图4-14 缝合口底黏膜

【术后处理】

注意出血及神经损伤情况,注意口腔洗漱,使用抗生素,术后5~7天可拆除缝线。 ITDJG5OHVRC2SLCI44uJtjqVopvy2BrJ+BgLt/I8AEY2fSZWbNVEF3KsWL3sdef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