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灾难医学救援系统内部结构的特点

“结构”一词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中。在自然界领域,有宇宙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地质结构、人体结构等;在社会领域中,有经济结构、产业机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组织结构、人才结构等;在思维领域中,有逻辑结构、概念结构等。灾难医学救援系统的“结构”揭示的是系统要素内在的有机联系形式,而系统结构在整体性上又有它的若干特点。

一、稳定性

稳定性是系统存在的一个基本特点。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它的有序性,在于各要素之间有着稳定的联系。稳定是指系统整体状态能持续出现,可以静态稳定存在,也可以动态稳定存在。由于系统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有可能使系统偏离某一状态而产生不稳定,但一旦干扰消除,系统又可恢复原来的状态,继续保持稳定状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就是指系统总是趋向于保持某一状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只有在稳定的联系情况下,才构成系统的结构。灾难医学救援系统的各要素,都是基本稳定的,但是由于灾难医学救援系统对环境经常保持一定的活动性,必须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才能保持有序性,因此灾难医学救援系统属于动态非平衡的稳定结构。充分认识灾难医学救援系统的稳定性特征,是灾难医学救援系统认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灾难医学救援系统的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

二、层次性

灾难医学救援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灾难医学救援系统是按照等级有机地组合起来的。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分别具有一定的等级和层次;不同等级和层次,其属性、结构、行为、功能均不同;层次越高,其属性、结构、功能、行为就越复杂,系统的空间延展越大,时间上也出现得越晚。灾难医学救援系统从发生、发展到不断建构和完善,也经历了由要素和子系统向大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过程。灾难医学救援系统的层次性,比较直观地体现在灾难医学救援组织体系的层次性。比如说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国家应急指挥体系由四级组成:一级为国家应急指挥中心(含国家部委及专项应急指挥中心)、二级为省(市)应急指挥中心、三级为地(市)应急指挥部、四级为县(市)应急指挥部。充分认识灾难医学救援系统的层次性,才能更好地理解灾难医学救援系统的整体性,才能深刻认识灾难医学救援系统在空间延展和时间序变进程中的变动规律,才能准确定位灾难医学救援系统内部不同等级和层次的属性、结构、行为和功能,才能充分发挥不同等级和层次应该发挥的能级作用,从而实现灾难医学救援系统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三、开放性

在系统世界中,任何类型的系统结构都不会是绝对封闭和绝对静态的,任何系统总存在于环境之中,总要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系统的结构在这种交换过程中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演化。任何系统结构在本质上是开放的,总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是系统与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必然趋势。系统的闭合性是相对的,开放性是绝对的。只有坚持系统结构的开放性观点,才是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灾难医学救援系统不可能离开社会、经济、科技等环境单独存在,所以要用开放的眼光看待灾难医学救援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积极探索有利于灾难医学救援系统开放的政策和策略,促进和推动灾难医学救援系统的全面更新发展。

四、相对性

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系统结构和要素之间的相对性,客观世界是无限的,系统的结构形式也是无限的。在系统结构的无限层次中,高一级系统内部结构的要素,又包含着低一级系统的结构;复杂大系统内部结构中的要素,又是一个简单的结构系统。系统和要素是相对于系统的等级和层次而言的。所以,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系统结构与要素的相对性。树立这个观点,使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既把一个子系统当作大系统结构中的一个要素来对待,以求统一和协调,又注意到一个子系统不仅是大系统中的一个要素,本身还包含着复杂的结构,应予以区别对待。一般来说,高一级的结构层次对低一级的结构层次有着较大的制约性,而低一级的结构又是高一级结构的基础,它也反作用于高一级的结构层次,它们之间具有辩证的关系。灾难医学救援系统的各要素不是孤立的,价值、科学、技术、管理等要素各具层次且高度融合,各要素的划分只是相对的,比如说科学、技术、管理要素中都有价值要素的影子,价值、管理要素离不开科学、技术要素的支撑。灾难医学救援系统内部结构的相对性,表明灾难医学救援系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而不是僵化不变的;灾难医学救援系统是充满活力的运动系统,而不是死气沉沉的静态系统。 OaQU9hCIQ03GrElh90Ep8STb2Phb2/BoWB2coxsyhm/G1dLi4ouEMNt5GHKStBk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