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 念
灾难救援医学学科是指在现代社会生产条件下,对生活在医院外环境中发生的各种危重急症、意外灾难事故,利用灵敏通讯,及时组织救护力量,在现场对个体或群体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护,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并在医疗监护下,采用现代交通,将病人运送医院接受进一步全面救治。
整合灾难救援医学是研究灾难条件下进行医学救援的科学规律、方式方法、组织管理的一门学科。其内涵是以急救医学、灾难医学、危重病监护医学为基础,融灾难学、生物医学工程、社会学、管理学、法学、信息科学、工程学、建筑学等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救援医学的学术内涵和外延远非急诊(救)医学、灾难医学、军事医学所能概括,它将社会学、管理学、灾难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引入医学领域,以“大救援”理念为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医学在救援行动中的作用。
宏观来讲,救援医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1.救援管理主要包括医学救援的组织体系、灾难救援的医学指导和管理、灾后的卫生评估、灾后环境重建、灾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2.救援技术主要包括面临灾难时的预防措施、在困境中脱险和求生方法、伤病员检伤分类、伤病员现场急救和早期治疗方法、受灾者心理卫生服务、伤病员的转送、灾后卫生防疫、灾后心理干预等专业知识。
宏观上,救援医学专业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医学通用基础科目,这是医学救援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十几门的基础医学学科和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等近20门的临床医学学科;二是救援医学专业特色学科,如救援医学导论、医学救援技术、救援装备技术、救援管理学、救援心理学等。此外,本专业的学员还要学习通用教育课程,有条件的还应开设选修课程。由于救援医学专业是一个新的学科,国内尚没有专门的、统一的教材,下面就重点介绍救援医学专业其他4门特色学科的研究内容。
(1)院外医学急救技术包括VIPCIT救治程序、心肺脑复苏技术、院外急救五大技术(畅通气道、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基本急救技术(静脉通道建立、氧气吸入术、吸痰术、导尿术、创伤基本操作技术、各种穿刺术、抗休克裤使用、心脏电复律术、洗胃术、气管切开术等)及移动式ICU病房的建立。
(2)现场医学救援技术包括各种灾难事故的现场救援技术,如海难、海啸、空难、火灾、水灾、地震、矿难、交通事故、触电、雷击、爆炸事故、核事故、生化事故、化学中毒、突发传染病、战场的医学救援技术及灾难现场公共卫生对策。
(3)特殊类型伤的医学救援技术包括烧伤、冷伤(低温伤、冻伤)、中暑、辐射损伤、毒剂伤、火器伤、海水浸泡伤、冲击伤、挤压伤、多发伤、复合伤及伤后感染的防治。
(1)总论:
医学救援装备概述、医学救援装备研究、医学救援装备管理。
(2)各论:
预测预警系统、搜索营救装备、现场救援装备、综合救治平台、防护防疫心理救治装备、核化生事故救援装备、后勤保障装备。
(1)应急救援体系:
我国应急救援系统、国外应急救援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的发展趋势等。
(2)救援医学实施:
灾难救援的基本原则、医学救援预防与准备、医学救援监测与预警、医学救援的应急与处置、医学救援恢复与善后等。
(3)救援医学管理技术:
救治理论与技术、救援流行病学技术、预案管理技术、灾难风险评估等。
(1)总论:医学救援护理的组织管理与特点、救援方舱医院护理人员的组织与实施、灾难现场救援所需的护理技术。
(2)地震灾害的救援护理、火灾的救援护理、水灾的救援护理、矿难的救援护理、爆炸事故后的救援护理、核事故的救援护理、突发化学中毒事件的救援护理、生物恐怖主义威胁的紧急救护、灾难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灾难心理危机及护理干预、灾难患者的营养护理、家庭救援护理、常见险情的自救与逃生。
二、发展历程
与灾难救援医学相关的学科有很多,急救医学,灾难医学,救援医学等等,这些学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灾难救援医学的发展历程。
在人类文明进步的漫长道路上,最早最原始的急救实践可以追溯到史前阶段,树叶、草茎涂裹伤口,烧热的石块、砂土作局部热敷,砭石叩击皮肤以及浅刺出血,以及公元20年,我国的《华陀神方》关于类似当代人工呼吸、心脏挤压的原始的心肺复苏都说明了中华民族在此领域里的成就。现代社会,中国急救医学的进步,以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在急救医学领域时近10年来的进展,都将为救援医学科学的学术内涵的丰富、充实作出贡献。
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发展由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渗透,使人类相互交往、彼此密切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界。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在现场救护医学基础上应运而生了现代急救医学。现代急救医学是对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尚未形成体系的急救,是一场重大变革乃至革命。其特点如下:一是专业急救机构已具备了在现场开展及时有效的救治,并在医疗监护下运送病人的能力;二是上述专业急救机构内城市、地区单一的若干个组织逐步联合协作,形成了城市、地区的专业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并为社会服务、国际间开展业务活动奠定了基础;三是社会已较全面充分地评估了现代急救医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从而给予较有力的支持,其结果不仅极大地扩充了急救资源,更重要的是动员广大人群参与急救活动。
随着社会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民众的生命安全、医疗保健问题凸显,其中需要有相应的以医学科学内容为主、有关方面科学结合的一门新的学科,它既逾越医学科学的界限,又跨诸多学科,交叉渗透,现代急救医学以及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灾难医学都无法概括。这时,一门新的学科应运而生。这门新的学科是以急救医学、灾难医学、临床急诊、危重监护为基础,溶入通讯、运输、建筑、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即灾难救援医学。
灾难救援医学的发展已从单纯的学术研究演变成为一些国家的政府行为,呈现出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以及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合作的趋势,由此带来相应的知识技能、组织结构、实施运作和管理模式发生着重大变革。2009年,原武警医学院创建我国第一个“救援医学系”(本科学专业),之后很多高校学校开设救援医学选修课。2009年,我国出版《灾害救援医学》专著,编写系列培训教材。特别是最近两年来,我国制定了灾难医学救援的行业规范、标准;建立了国家地震灾害救援培训中心;培训了21家省级灾害救援队伍;创办了国内救援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国家统计源期刊)。灾难救援医学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三、研究内容
随着我国灾难医学救援由临时性应急任务提升到专业化学科研究。学者郑静晨、樊毫军认为该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重大灾难瞬间可导致大批伤病员出现,医疗需求急剧增加,组织管理无疑是能否有效救治的关键环节。高效的组织管理首先需要整合资源、建立统一的灾难指挥体系。灾难医学救援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还包括针对灾难条件下医学救援的规律、方式、方法的研究。具体研究方向有:灾难现场伤员的救治研究,包括灾难现场搜索、营救检伤分类和紧急救治等工作的研究;对灾区群众提供紧急医疗救助的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条件下实施医学救援特点、预案、规律、经验研究;灾难医学救援的医疗后送研究;灾难医学救援的分级救治研究;灾难医学救援的人力资源建设研究;灾难医学救援的培训工作研究与组织实施。
研究重点包括灾难医疗救治技术、灾难心理治疗技术和灾难卫生防疫技术。灾难医疗救治技术领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灾难医学救援过程中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的研究。灾难医学救援的常见外科研究,如紧急手术、手术麻醉研究;灾难医学救援的常见内科疾病研究,如吸人性肺损伤、心肌缺血性疾病;灾难医学救援的常见专科疾病研究,包括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等专科疾病;灾难医学救援的特殊疾病救治研究,如烧伤、冻伤、中暑、溺水、破伤风、挤压综合征等疾病的研究,灾难医学救援中对生化武器、核污染等所致损伤和疾病的研究,灾难心理治疗技术和灾难卫生防疫技术的研究。
灾难医学救援装备是在灾难条件下进行医学救援的卫生器材、设备和运输工具等总称,是实施灾难医学救援和平时进行训练的物资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灾难医学救援装备已从最初的以院外常用急救设备充当逐步向小型装备标准化、大型设备移动化的趋势转变。灾难医学救援装备研究主要分为常规装备研究和移动式医院研究两部分。其研究侧重点应针对灾难医学救援中的装备配给、制造和装备信息化建设。具体包括:灾难医学救援的装备配给、制造研究;灾难医学救援装备管理研究;灾难医学救援车载式野战医院研究。
从数量上看,救援队人员总体数量相对不足,且接受过救援医学系统教育、拥有救援实践的人数更少,难以及时应付一些大型的突发事故,因此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强救援队伍的基本力量和辅助力量研究。
从素质上看,目前我国一些职能部门和机构加大了对医学救援人才的培训力度,但参加灾难医学救援队伍的隶属、组成、人员的综合素质各不相同,在实际救援过程中,有一个相互熟悉、逐渐适应的过程,而且国家还没有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培训机构,没有统一的授课方案和教学用书,这些影响了灾难医学救援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发展潜力。因此在素质培养方面,亟待通盘考虑,稳步推进,可把灾难救援医学专业纳入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充分利用高校的减灾研究与学科优势培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亦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牵头,采取集中培训和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建立培训平台,按照应急计划,规定培训内容,统一培训教材,经常性组织医学救援力量进行合成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四、研究意义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文明的增高,为灾难救援医学科学的创立提供了基本的保证;民众急救意识增强,知识的普及,则是灾难救援医学开展的社会基础,那么,专业救援医学人员在现场救援的实践和研究上,其前景必然令人鼓舞。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救援医学范畴的认识必将更为深刻,关注的焦点将集中于现代医学救援体系的创建和完善上。医学救援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政府和救援人员的事情,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构建公正、高效的医学救援体系,才有可能成功地实现救援行动的目标,发挥出“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救援医学的最高价值。
(张永忠 郭海涛 赵健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