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2014年西非多国暴发了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此次疫情无论是发病人数、死亡人数、持续时间,还是波及国家范围都是自埃博拉病毒被发现以来最为严重的。疫情不仅造成了西非三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重大生命和健康危害,也给疫情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影响。

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的号召和组织下,世界各国纷纷援助西非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和人民责无旁贷,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向疫情严重的西非三国元首致电慰问,并及时向疫情国家提供多轮人道主义援助。为支持西非国家抗击疫情,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建立了应对埃博拉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小组,迅速向西非疫区国家派遣公共卫生人员,开展了大量扎实和富有成效的工作。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卫生援外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援外行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很荣幸地成为这支队伍的主力之一,担负起一线埃博拉病毒的检测和埃博拉病毒病生存者长期排毒的动态监测任务。

自疫情暴发以来,病毒病所先后组建并向此次疫情最为严重的塞拉利昂派遣了三批移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检测队、两批塞中友好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队和四批塞中友好技术合作项目检测队,累计派遣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次,其中多名专业人员多次赴塞拉利昂参与、负责埃博拉病毒检测和国际埃博拉病毒病生存者排毒的合作项目研究工作,在塞工作时间少则2个月,多则6个月。他们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克服重重困难、兢兢业业。病毒病所专家发挥专业优势,在国际重大传染病现场和欧美同行同台竞技又开展科学合作,是国际上在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疫情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病毒病所专家们冒着生命危险为阻断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传播、为结束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彰显了中国病毒学专家风范。自塞中友好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启动后,病毒病所检测队还对塞拉利昂当地的实验室人员进行了数批多轮培训,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为疫情长期防控及塞中友谊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关口前移的同时,病毒病所后方工作人员亦作了大量的后勤支持工作。病毒病所全体工作人员在“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的号召下积极请缨到一线工作,在国际和国内战场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病毒病所成立的“埃博拉病毒青年检测队”不仅为一线输出了大量专业人员,也为国内埃博拉防控及今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储备了人才。

为表彰病毒病所应对西非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的贡献,2015年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给予病毒病所集体记大功,给予病毒病所7名同志个人记功,6名同志个人嘉奖;2015年4月,病毒病所埃博拉青年检测队被授予“2013—2014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2015年11月,七部委授予病毒病所“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集体”,8名同志被授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先进个人”。

本画册摘录了病毒病所在援助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过程中所做的各项工作,包括应急响应、前期准备、远征出行、严守国门、坚强后盾、师资培训及载誉而归等12个章节共计800余幅照片,全方位地记录了病毒病所整个援非抗疫的详细过程及援非队员的个人感受,是一部重要的纪实材料。

谨以此画册献给奋战在抗击埃博拉疫情一线和后方的广大疾控工作人员。


2018年3月 DPMVoqxcCKiG8CVvQReWyOuwHUYrbePPMZhR68eEP41kot6wujNlUPMgM4T5xO/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