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需求

新时代中,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发展面临着很多新的形势与新的需求。包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与内涵式转型发展、信息化发展、国际化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与服务国家健康战略与新医改的新形势与新需求等。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内涵式发展的新需求

我国1999年开始扩大高校招生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迅速提高到2002年的15%,2011年已增至26.95%,也就是说,我国仅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部分国家近50年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生源属性和社会需求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要求教师除了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之外,还必须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有效应对学生发展需求多样化和学生素质多层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为配合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政府及各高校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如新校区开发、教师队伍扩充、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课程和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等措施。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硬件建设效果成效显著,如: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从1998年的15 400万平方米增加到2011年的78 07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从1995年的15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555亿元。到2010年底教育部批准建设了2511门国家级本科精品课程。2012年教育部又进一步投入8亿元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与支持教学改革工程。硬件资源的建设为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可能性,但较之硬件投入,教师数量、教师队伍结构以及每位教师的教学投入与教学能力发展状况对质量提升的影响则更为深刻。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与高等教育发展需求间仍然存在诸多矛盾。一方面,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量虽然已从1998年的40.72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39.27万人,但是生师比却由1998年的11.6∶1转变为2011年的17.23∶1,教师数量远未能跟上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教师数量尤其是新建专业依然不足。在学生数量极度扩张的情况下,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相对不足,以及学生和社会对扩招后高校教学质量的质疑等等。其中的一些问题直接涉及高校教师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评价问题。

另一方面,在目前的高校专任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比例大,然而我国高校支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外部机制尚不健全,造成教师缺乏教学能力自我发展意识,甚至有部分教师不重视教学或逃避教学。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开展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实现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内涵式协调发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的新需求

教育信息化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其一,社会信息化要求学生学习新技术,掌握新理念,提升利用技术进行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精品课程、网络公开课、网络学习资源迅猛发展,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成为学习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其三,由于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因其相对充裕的经费支撑和高层次的师资队伍,在信息化进程中必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责。面对来自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和网络资源冲击的影响,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掌握新技术,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习方式,发展利用信息技术与环境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变化、学生变化及信息技术发展的特征,探索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有效模式,尽最大可能发挥技术的正向作用,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进而引导其他层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通过以往的研究和调查,可以发现:①多数高校教师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着积极的态度,并已经应用信息技术完成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工作,但还缺乏对应用信息技术有效改善教学效果的研究意识;②高校师生对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能力方面的认可度不高,主要缘于师生缺乏对信息、通信和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在教学中应发挥作用的正确认知;③高校教师自我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意识较强,但目前高校有关部门对教师发展ICT能力的支撑与服务还很不足。因此,关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社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国际医学教育快速变革与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新需求

中医药教师首先面临着国际医学教育快速变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与新需求。

2010年11月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了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的《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报告。报告在总结过去100年全球医学卫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全球医学教育已经进入了第三代医学教育发展时代。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是转化式学习(transformative learning)和医学教育的互相依存性(interdependence in education)。转化式学习改变了原有以获取知识、技能和形成社会价值观为目标的学习,着重培养具有领导能力能够推动变革的有心人。而强调转化式学习与医学教育的互相依存性则使现有医学教育体系发生巨大转变,即由原有各自独立的教育和卫生系统转变为相互依存互动的系统;从自给自足的单个封闭医学教育机构转变为世界性网络、联盟和联合体,共享全球教育资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的创新。

第三代医学教育对医学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医疗和科研三个不同职能实践过程中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胜任力。教师对于医学教育意义的认识从原有单纯科学知识传授和救治任务向多元复合的培育岗位胜任能力和提高卫生绩效任务转变。教师要在提高教学基本能力的同时,促进整合信息的决策能力发展,参与构建有效的团队合作以获取自身能力的维持与进步,并以国际化的视野借鉴全球经验致力于为满足自身教学对象需要而创新。具体来说,教师需具备并发展以下教学能力:

(1)了解世界各国文化,精通文化本国的精髓,能有效宣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

(2)具备一定的国际观念和国际交流能力,在教学中能自由地与来自各国的学生无障碍沟通与交流。

(3)构建符合综合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4)有效获取信息,掌握新技术和学科发展新动向,能够领军学科发展,增强学科教学的竞争力与吸引力等。

中医药教师还面临着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需求。随着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实施,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在逐步加快,中医药国际合作办学、中医药科技国际合作研究、中医药文化传播等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文化底蕴与中医药教学能力的教师,毫无疑问,这些新的形势对现有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都提出了新的需求。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需求

台湾学者陈碧祥认为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个人自我实现,提升学校学术文化,达成学校教育目标,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成长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内涵包括: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精神三个方面。但是,目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偏重科学研究能力,背离了“教学”这一大学的本质与中心工作。这种重视科学研究轻视教学工作的现象不是我国独有的,美国的“不出版即出局”就是科研重于教学的最好例证。为了平衡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1990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前主席厄内斯特·博耶(Ernest L.Boyer)针对美国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下降和教师过分关注学术发展的现实,提出了教学学术的思想,即学术分为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这一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同时也推动了教师专业的平衡发展。

目前,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专门的教师教育体系,但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仍很薄弱。教学能力的发展主要依赖教师入职之后的个人实践以及学术团队的长期熏陶。这种缓慢、无系统的发展模式在高等教育不断大众化、教师队伍规模迅速扩张的情况下,很难满足高等教育高级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从高校教师的职前培养、选聘和职后培训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衡性。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社会的需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提出新的要求,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重中之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依靠教师的自觉行为,还需要得到外界环境、政策与措施的支持与辅助,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高校教师队伍。从教师专业能力入手,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五、争创一流本科教育的新需求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的新要求,强调各类高校都要争创一流本科教育,认为一流本科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聚焦人才培养,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与一流专业,主张应用型高校也要加强一流本科教育。一流本科、一流专业建设都需要一流师资作为基础,因此,在中医药6所院校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多所院校进入省市自治区一流高校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背景下,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观念更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问题就成为了中医药教师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 l3L7khbuLTELA2LamYO8MfrCSmQu6Quq2TW3514j5kcXtO0mRK1zhrCyQHMNb50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