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教师教学工作研究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需要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从高等教育的情况来看,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工作的主要领域,针对高校教师教学,当前的文献主要关涉高校教师教学的现状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于高校教师实际的教学工作,近年来小样本的实证调研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他们试图通过“数据”的搜集与分析为当前教师教学工作情况提供“证据”。有研究者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学生成绩考核等进行调查分析,得出高校教师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足,大学教师的教学实际与大学生对教学的期望还有距离;第二,制度化的机制制约致主体性教学相对弱化;第三,教学关系互促不够,缺乏个性化成分。研究者进而提出,要改进大学教学,大学教师就应该从大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出发,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确立正确的教学目的,选取切实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教学组织,建立人性化的师生关系,探讨科学的考核方式,从而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近年来学界所关注的另一热点话题,以“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等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相关文献达百余篇,主要集中在综述研究、回顾与展望、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的研究。

以付八军、王若梅、魏红为代表的学者分别在其文献中对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做了综述研究以及历史回溯。几位研究者指出,在我国高校教师评价方面,理论与实践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倾向于采用发展性评价,而后者在当前主要采用奖惩性评价;在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上,相对来说最有效和准确的是学生评价,研究者大多都看重教学态度、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三个方面的评价内容。研究者通过对国内近十年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和实践,从教学评价的模式、目的及作用、理论基础、原则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指出对具体评价模式的研究仍十分欠缺,对评价理论基础的研究开展较少,研究中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方法而忽视了对相关问题的定性研究等。有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为个案,将我国高校评价体系的发展分为起步阶段、正规化开展阶段和深入开展阶段,并对其未来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教学学术的概念越来越为人所瞩目。它最早是由厄内斯特·博耶于1990年提出,其核心在于“教学即学术”,是“教之术”与“学之术”。该思想的提出,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为大学教师专业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此后,关于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的研究便不绝如缕,主要集中于高校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对我国的研究者来说,教师教学学术是研究大学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新的维度,然而自从这一学术术语提出以来,关于对其概念的界定一直存在不确定性。有研究者分别从学术型教学和教学学术的循环关系,科研与教学学术的多重关系,道德问题以及构建教学学术评价框架等方面对教学学术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在高校如将赋予教学学术与科研同等的地位,对教学学术理论的探讨就应该持久地进行下去。王建华也将“教学学术”引入教师发展的领域,指出大学教学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学专业”的发展,而教学专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以重构学术内涵为切入点,牢固确立“教学学术”的观念;认真处理好“教学学术”与专业科研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自觉加强关于大学教学本身的科学研究。

在对国外高校教师质量评价的内容、方式及发展方向的综述研究中,研究者认为高校基本的教学原则可以概括为坚持规范化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指出当前国外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制度采用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相结合的制度,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教学评价过程应该是一个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过程。相关研究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在于建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指导思想,灵活把握评价过程中规范性与弹性有机结合的原则,以及在奖惩性和发展性评价中保持一定的张力,以求最大限度发挥教学评价的功效。 /Uq6HP+bHG4eyqAkSzOFGOUZ+Qrfao3LoZk33Uo5XCuZzlxrd1HMK1r4Zm0DSrF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