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中医药高等教育投入与结构优化发展

由于医学是关系到人的生命科学,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不得侵犯,因此医学教育就有了专业化程度高、培养成本高、培养周期长、实践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等精英教育的属性,这是全球医学教育领域的共识。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指出:“原则上,2012年各地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指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50205高等教育”中,地方财政通过一般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经费,按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不含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经费)不低于12 000元。”

据教育部的数据,中央本级财政2008年给医学教育生的人均拨款,先从7100元提高到1.15万元,2011年又提高到1.4万。2012年,中央本级财政医学本科生均拨款标准从1.4万提高到2.7万,达到各科类专业培养学生的最高生均标准。

然而通过调研发现,第一,由于只有北京中医药大学是部属高校,其他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无法按照中央本级财政生均拨款的标准执行。此外,在相关文件中也没有要求各地方医学院校参照该标准执行,因此大部分省属医学院校的医学类专业生均拨款都低于或远远低于中央本级标准。第二,由于各省财政水平的不同,不同地方的医学院校中医学专业的生均拨款差别很大。第三,一些省份对各专业没有实行差额拨款,学校的所有专业的拨款都一样,医学专业没有达到各科类专业的最高生均标准。第三,有的院校医学专业的学费比较低,甚至出现了从2003年至今15年没有调整的现象。

此外,中药学作为中医学专业的相关学科,其教学内容中包含解剖、生化、生理等必修课程,而这类课程的实践课程都属于高成本与高消耗的课程。但是,目前中药学专业的生均拨款按照理学专业的生均拨款执行,因此出现了招生规模过大、实验(实训)课程比例低,生均实验教学资源不足的现象。

经费投入是影响中医药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院校出现的学科专业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不断增多均与经费投入不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发展,确保中医药学科专业的办学主体地位,建议国家进一步强化医学教育和中医药教育的特殊性与关键性,实施差别化拨款,提高生均拨款值,同时通过物价等部门的积极工作,适度提高医学生学费。 BteRGhKpEv1t22u007dVenqQaw/RROxe5bXBEgTjoEknFSI7sOpKRzXVBEpNhWV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