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0余年来,中医药高等教育通过改革与发展,建设了一大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了“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一批中医药院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带动了中医药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服务专业建设缺少针对性,服务中医药院校课程建设缺少支撑性,服务教材建设缺少创新性。由此,迫切需要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资源整合,服务专业建设支撑和建设方式创新。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以一流学科为核心支撑的一流专业,提升中医药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
坚持中国特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遵循中医药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具有我国独特优势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坚持一流为目标。
汇聚一流学科优质资源,整合学科优势,服务专业建设,创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
坚持学科为基础。
以一流学科引领和支持中医药院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突出学科专业建设重点,创新学科专业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专业高峰,带动中医药院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坚持绩效为杠杆。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构建完善的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评价体系,充分激发中医药院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引导中医药高等教育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坚持改革为动力。
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积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中医药院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中医药院校学科支撑专业发展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强化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中医药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遵循中医药人才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加强中医药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的建设水平。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中医药科学研究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国家战略实施作出重要贡献。加强中医药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重点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和专业。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中医药学术,做国际学术前沿并行者乃至领跑者。推动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围绕中医药重大科研项目,健全科研机制,开展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中医药高校智库,提高服务国家决策的能力。加强中医药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增强中医药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中医药院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促进中医药院校学科、专业、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增强中医药院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专业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的模式,推进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学科支撑专业建设的有效机制。积极引入专门机构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加强国际协同创新,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科研环境,积极推进中医药教育标准渗透到国际教育规则、国际教育教学评估和认证,切实提高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战略发展需要,立足社会需求实际,对一流学科支撑一流专业建设加强总体规划,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中医药院校和学科间差别化发展,加快推进一流学科支撑一流专业的协调发展。中医药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一流学科分化和一流专业建设路径,科学规划、积极推进。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专业的中医药院校,要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专业,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中医药院校,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专业建设,办出特色,建设出若干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