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定义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病因未明、主要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ALS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进行性发展的骨骼肌无力、萎缩、肌束颤动、延髓麻痹和锥体束征。好发年龄一般多为中老年,生存期通常3~5年。

同义词

运动神经元病,Lou Gehrig病。

病因和发病率

散发AL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ALS的发病可能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有关ALS致病基因大约20余种,其中较为常见的ALS发病相关基因包括 SOD1 TDP - 43 FUS C90RF72 四种,在欧美,这四种基因可解释 60%~80%的家族性ALS。在我国,家族性ALS中SOD1突变占27.9%、FUS 7.1%,TARDBP 3.0%、C9orf72 2.2%,散发性ALS中SOD1突变占1.3%、FUS1.9%,TARDBP 0.5%、C9orf72 0.4%。其他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RNA加工异常、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细胞骨架排列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病毒感染、生长因子异常、炎症反应等。

欧洲及美国发病率约为3/10万~5/10万人。发病率/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约10%ALS患者为家族性,余90%为散发性。欧美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8~63岁,我国ALS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2.4岁,男女比例为1.6∶1。

临床表现

ALS通常隐袭起病,逐渐发展,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肌和延髓支配肌、四肢和躯干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常伴有肌束颤动,查体可见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病理征阳性。眼肌和括约肌功能一般并不受累。无感觉障碍。部分患者可以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者可伴有额颞叶痴呆。发病后平均2~4年因呼吸衰竭死亡,但5%~10%的患者可以存活10年以上。

诊断

ALS诊断基本条件包括:①隐袭起病,进行性发展;②临床查体和(或)肌电图检查证实存在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证据;③排除其他疾病。肌电图检查对于ALS的诊断至关重要。神经传导测定有助于与多种周围神经病鉴别,针电极肌电图检查有助于发现临床受累的区域,其价值等同于查体所见的肌肉萎缩无力,可协助早期诊断。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

根据患者所出现症状、体征的解剖部位,可分为脑干、颈、胸和腰骶4个区域;根据临床和肌电图检查所证实的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区域多少,可分为不同的ALS诊断级别(EI Escorial 标准修订版)。①临床确诊ALS:通过临床或电生理检查,证实在4个区域中至少有3个区域存在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证据。②临床拟诊ALS:通过临床或电生理检查,证实在4个区域中至少有2个区域存在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证据。③临床可能ALS:通过临床或电生理检查,证实仅有1个区域存在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证据,或者在2个或以上区域仅有上运动神经元受累的证据。已经行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排除了其他疾病。

在ALS的诊断过程中,根据症状和体征的不同,需要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常见的有颈椎病、腰椎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平山病、成人脊髓性肌萎缩、肯尼迪病、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家族性运动神经元病等。

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

自1990年以来,已发现 SOD1 ANG VAPB VCP SQSTM1 TARDBP DCTN1 DAO SETX FUS C9ORF72 ATXN2 OPTN SCFD1 NEK1 C21ORF2 等 20 多个基因突变。对于疑诊家族性ALS者,应充分详细询问先证者及其兄弟姐妹的病史,以及患者父母、祖父母的详细病史和其兄弟姐妹的病史,有无类似的肌无力萎缩的情况,并了解有无精神和智能异常的患者。对于发病年龄早、病程较长进展缓慢的患者以及有明确家族史的患者,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基因检测。对于临床典型的散发性ALS,不推荐常规进行DNA基因突变的检测。

治疗

尽管ALS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但有许多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可能地延长生存期。治疗上除了延缓病情发展和对症治疗的药物外,还包括营养管理、呼吸支持和综合治疗等。

1.药物治疗

(1)利鲁唑:

化学名为2-氨基-6(三氟甲氧基) -苯并噻唑,该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发展的药物,用法为50mg,每日2次,口服。常见不良反应为疲乏和恶心,个别患者可出现肝转氨酶升高,需注意监测。当患者已经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时,不建议继续服用。

(2)其他药物:

目前尚无其他证实能够延缓病情发展的药物。临床上常使用多种B族维生素等。另外,根据患者情况,可以选用不同的对症治疗药物以改善抑郁焦虑、失眠、流涎、肢体痉挛、疼痛等。

2.营养管理

(1)能够正常进食时应采用均衡饮食;吞咽困难时宜采用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以保证营养摄入。进食软食、半流食,少食多餐。

(2)当患者吞咽明显困难、体重下降、脱水或存在呛咳误吸风险时,应尽快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对于拒绝或无法行PEG者,可采用鼻胃管进食。

3.呼吸支持

当ALS患者出现呼吸肌无力时,需要尽早考虑治疗的方法,与患者和家属就无创通气、有创通气以及后期的处理达成共识。在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前,建议定期检查肺功能。

4.综合治疗

ALS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多科协作,这涉及神经科、内科、心理科、康复科、营养科等,护理人员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预后

运动神经元病的预后因不同的疾病类型和发病年龄而不同。原发性侧索硬化进展缓慢,预后良好;部分进行性肌萎缩,连枷臂、连枷腿患者的病程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稳定,但不会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延髓麻痹以及部分进行性肌萎缩患者的预后差,并且持续性进展,多于5年内死于呼吸肌麻痹或肺部感染。

(刘明生)

参考文献

[1]Brown RH,Al-Chalabi A.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N Engl J Med, 2017,377(2):162-172.

[2]Brooks BR,Miller RG,Swash M,et al. For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logy Research Committee on Motor Neuron Disease. EI Escorial revisited: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2000,1:293-300.

[3]Liu MS,Cui LY,Fan DS,Chinese ALS association. Age at onset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in China. Acta Neurologica Scandinavica,2014,129:163-167.

[4]Ludolph A,Drory V,Hardiman O,et al. A revision of the El Escorial criteria-2015.Amyotroph Lateral Scler Frontotemporal Degener,2015,16:291-292.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531-533.

[6]Zou ZY,Liu MS,Li XG,et al. The distinctiv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ALS in mainland China.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6,87(8):906-907. zbQCOnKEp5I0p6ryfkdsA0sbmjRnurjdwMGuQEO1l60tlle7MbT/+5mS8r4u1lY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