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定义

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毛发、眼睛的部分或完全的色素缺失。本病有遗传异质性,与黑素形成及转运相关的多种基因均可以导致疾病表型的发生。

同义词

眼皮肤白化病,白斑病,先天性色素缺乏。

病因和发病率

泛发性白化病(oculocutaneous albinism,OCA)分为OCA1-7七型。OCA1型又分为两个亚型,OCA1A和OCA1B。两亚型在出生时不能区分,二者均有TYR(tyrosinase 酪氨酸酶)基因的突变,导致酪氨酸酶活性改变引起临床表型的发生,但OCA1A酪氨酸酶活性完全缺失。眼睛皮肤完全缺乏黑色素,OCA1B酪氨酸酶活性显著下降,但没有缺失。OCA2型由 OCA2 基因突变产生,该基因编码黑素小体膜上的转运蛋白。此型随年龄增长色素增加,故又称不完全性白化病。OCA3型是位于9号染色体的酪氨酸相关蛋白1(TRP1)突变导致,仅见于黑种人,产生褐色色素,故头发皮肤为浅褐色或褐色。OCA4突变基因为 MATP SLC45A2 ),编码影响黑素合成的转运蛋白。 OCA5 (615312)基因定位区域为 4q24。OCA6 突变基因为 SLC24A5 ,属于钾离子依赖的钠钙交换蛋白的一种。OCA7突变基因为 C10orf11 ,编码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的蛋白,影响黑素细胞的分化。眼白化病为X连锁遗传病,定位基因为 GPR143 ,产物OA1是一种G蛋白受体,介导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号转导,其功能障碍引起黑色素小体生长失控诱发病变。

人群中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患者以有黄种人、黑种人居多,非洲一些国家发病率可以达到1/1400,中国人群发病率约为1/18 000。

临床表现

分为泛发性白化病和局限性白化病两种。泛发性白化病又分为OCA1-7型。患者出生即有临床表现,因全身皮肤色素缺乏,皮肤毛细血管显露,皮肤薄而柔软,呈白色及红色,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扩张。患者对紫外线高度敏感。常出现日光性皮炎、光化性唇炎、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等疾病。毛发呈纯白、银白、黄色、金色或茶色。眼睫毛及眉毛呈白色或淡黄色。视网膜、虹膜颜色减退,瞳孔颜色减退。白天畏光明显,夜视正常,同时还可以伴有其他视觉改变,如视野敏锐度下降、视网膜中央凹发育不良、视交叉处神经路径改变、眼球震颤。部分白化病局限于眼部,又称眼白化病,为性联隐性遗传,女性多见,症状相对较轻,但眼部视网膜和虹膜黑素完全或部分缺失,发生眼球震颤及高度近视。组织病理可见表皮黑素细胞数目及形态正常,但银染缺乏黑素。电镜下可见黑素细胞,而无成熟黑素颗粒。

诊断

根据泛发性或局限性皮肤及毛发色素脱失、眼部色素脱失、眼震颤等临床表现易于诊断。

白化病主要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白癜风

本病为后天发病,色素脱失斑,其周围有着色过深的边缘,随病情变化白斑的形态可以增多、减少或消失。

2.脱色性色素失禁症

皮疹局限性累及躯干四肢,表现为泼墨样色素减退斑,单侧分布。病变局部可呈凹陷性萎缩或隆起。

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通过胎儿头皮或皮肤毛囊活检电镜诊断。

2.通过胎儿镜直接观察诊断,方式为在孕19~27周,在B超引导下于羊水池最深处应用胎儿镜进入羊膜腔,观察胎儿头发颜色,进行白化病产前诊断。

3.产前基因诊断,首先明确家系中基因突变,然后通过羊膜腔穿刺获得羊水细胞,提取胎儿基因组DNA进行分析,从而达到产前诊断的目的。

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疾病症状,避免强烈日光照射,出门时应撑伞或戴墨镜,以保护眼睛,减轻畏光,同时涂防晒霜,以防止皮肤过早光老化。视力及视野改变可以通过佩戴眼镜纠正。眼肌病变可以通过外科手术矫正。

预后

白化病通常不影响寿命,但光敏感会限制患者户外活动。

(刘佳玮 马东来)

参考文献

[1]Montoliu L,Grønskov K,Wei AH,et al. Increasing the complexity:new genes and new types of albinism.Pigment Cell Melanoma Res,2014,27(1):11-18.

[2]Grønskov K,Ek J,Brondum-Nielsen K. Oculocutaneous albinism. Orphanet J Rare Dis,2007.2,2:43.

[3]Rosenmann A,Bejarano-Achache I,Eli D,et al. Prenatal molecular diagnosis of oculocutaneous albinism (OCA)in a large cohort of Israeli families. Prenat Diagn,2009,29(10):939-946.

[4]龙燕,刘俊涛.白化病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12):705-706. vThHqnBAgaaxo9/3OFdBOuUztGQ9b2wB+wPBC9X9q1yI1TBlwS7dsCUoM2Dgdja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