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人类健康行为理论模式

根据前面对于行为定义的理解,以及对行为形成因素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行为的改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的,人们对认知、态度和信念方面的改变可以直接改变行为,从而改变行为的结果。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的行为改变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期望探讨能够真正对健康行为改变起到根本性作用的理论。本书中着重介绍相对应用较多的理论模式。

一、知信行模式

(一)知信行模式的概念

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 或 KAP)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知”是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是信念和态度,是动力、关键,而“信”又包含信念和态度。信念是指相信某事物或某现象是真实的、可信的。态度是个体对人、对事所采取的一种具有持久性而又一致性的行为倾向。“行”是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行为改变的过程,是目标。

(二)知信行模式的应用

知信行模式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成健康行为的产生。

举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肥胖。王飞认为胖点不会对身体造成多大的伤害,甚至认为胖是福气。每年的体检报告都亮“红灯”,但他还是不注意。某一天,王飞在办公室晕倒,医生得出的结果是因为血压过高,工作中一时出现严重失误,导致他昏厥。在医生详细解释了肥胖和血压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后,王飞终于认识到肥胖也是一种疾病,准备开始认真锻炼和进行一定的节食,进行体重控制。这完成了第一步,肥胖者知道肥胖的危害。但具备了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形成肥胖有害健康的信念,对体重控制有着积极的态度,并相信自己能够减重成功。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采取行动。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减重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执行者的行为。有可能这样的一个模式是要不断反复的。具备了知识,肥胖者才会进一步形成肥胖有害健康的信念,对体重控制持积极态度,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体重,这标志着肥胖者已有动力去采取行动。在知识学习、信念形成和态度转变的情况下,王飞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以内,关键是改变生活习惯,体重才不会再次超标。

二、健康信念模式

(一)健康信念模式的概念

健康信念模式是指个体为维持或促进健康,达到自我满足、自我实现而采取的行为与信念,包括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几个方面的行为,健康信念模式对人们的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建立在需要和动机理论、认知理论和价值期望理论基础上,关注人对健康的态度和信念,重视影响信念的内外因素。HBM是第一个解释和预测健康行为的理论,由三位社会心理学家Hochbaum、Rosenstock和Kegels在1952年提出。HBM认为个体感知、积极采取行动是行为转变的重要因素。它被用于探索各种长期和短期健康行为问题,包括性危险行为与HIV\AIDS的传播。

(二)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

健康信念模式由三个部分组成,个体的健康信念、行为的线索和行为的制约因素。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行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行为,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认识:

1.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及严重性

即人如何看待健康与疾病,如何认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易感性,如何认识采取预防措施后的效果和采取措施所遇到的阻碍。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接受医务人员的建议,采取某种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或放弃某种危害健康的行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

是指个体对罹患某疾病的严重性的看法,包括人们对疾病引起的临床后果的判断以及对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的判断。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过高或过低均会阻碍个体采取健康行为。只有对疾病的严重性具有中等程度的判断,才能够促进个体采纳健康行为。当个体认识到疾病的易感性和严重性之后,会感到疾病对自身的威胁,从而促使其摒弃不健康的行为,采取健康的行为。

(2)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

指个体对自己患有某种疾病或者陷入某种疾病状态的可能性的认识,包括对医务人员所做出的判断的接受程度以及自己对疾病发生、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知觉到易感性越大,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2.认识到采取某种行为或戒除某种行为的困难及益处

(1)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

指人们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后,能否有效降低患病危险性或减轻疾病后果的判断,包括减缓病痛、减少疾病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有效时,人们才能自觉采取行为。

(2)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障碍的认识

指人们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所遇困难的认识,如费用的高低、痛苦的程度、方便与否等。只有当人们对这些困难具有足够认识,才能使行为维持和巩固。

3.对自身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

也称效能期待或自我效能。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克服障碍,完成这种行动,达到预期结果。

综上所述,健康信念模式在采取促进健康行为、放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中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充分让人们对其危害健康行为感到害怕;

其次,使他们坚信:一旦放弃这种危害健康行为、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行为会得到有价值的后果,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最后,使他们充满改变行为的信心。

三、行为改变阶段理论

(一)行为改变阶段理论的概念

1982年,心理学家创建了“阶段变化理论”(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stages of change theory,SCT),它着眼于行为变化过程及对象需求,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它认为人的行为转变是一个复杂、渐进、连续的过程,可分为6个不同的阶段。经过Prochaska等人的充实,于1992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行为改变阶段理论的应用

SCT理论认为,行为改变可以分为6个阶段,它们分别是:

阶段一:没有打算阶段(Pre-contemplation):在最近半年内,也许一个人意识到了某种行为的健康危害,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要改变它的想法;也许一个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某个行为的健康危害,所以根本也不可能有要改变这个行为的打算。如:一个高血压患者已经意识到了不按时服药会产生严重后果,但没有按时服药,也存在觉得不按时服药也不会出什么大事的侥幸心理;也可能这个高血压患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并发症对健康的危害,或者周围人也没有良好的习惯。也许他们还会寻找一些自觉成立的理由来自我安慰,如“总吃药不好”、“不吃药不也是好好的嘛”。要想使一个人产生行为改变的想法(意识),走出此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必须要开展三项工作(过程):

1.通过传播知识和信息提高行为改变的认知水平(consciousness raising) 如可以借助发放不按时服药危害健康有关知识的小册子、举办有关讲座等,使干预对象认识到相关危害。

2.角色扮演(dramatic relief,role playing) 如可以让高血压患者参加高血压群体活动,让别人来影响他的观念,觉得别人都是好好按时吃药的想法。

3.环境再评估(Environmental reevaluation) 如让干预对象意识到如果不改变现状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举例以往不按时服药产生不良后果的高血压患者,并参观相关的场所。

阶段二:打算阶段(contemplation):在最近半年内,干预对象已意识到了自己某种行为问题的严重性,也已经清楚改变行为所带来的好处,但也很清醒要改变现状自己所要付出的代价,已考虑要改变这种行为。在此阶段,干预对象开始产生要改变行为的情感体验(selfrevaluation),在内心中对行为改变进行权衡,出现矛盾的心态。但不久,干预对象就会进入下一阶段。

阶段三:准备阶段([preparation(getting ready)]):在最近一个月内,干预对象已完全意识到某个行为问题的严重性,已决定要在下个月改变它。有的人已经打算按时服药、主动向医生咨询等。甚至一个人已经开始部分地尝试某种行为,如第一个礼拜每天按时吃药,但还没有全面实施有效的行为,如工作忙起来就会忘记吃药。在此阶段,人们已经完全放弃了不打算进行行为改变的想法(self-liberation),并做出严肃的承诺要进行行为改变,并且也已完全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当前的行为。

阶段四:行动阶段(action):在半年内,干预对象已采取全面的行为改变的行动,但改变后的行为还没有持续超过6个月。如高血压患者已持续开始每日用药;每日控制盐分摄入;每日平衡膳食;每天进行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运动等,但这些行动还没有达到6个月以上,还不能认为已经达到了理想标准。在此阶段,要采取以下措施已使干预对象巩固其行为改变:

1.采取强化管理(reinforcement management) 如可以对其行为改变的行动进行奖励和表彰,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2.帮助其建立关系(helping relationships) 如可以为干预对象建立社会支持(如社区、家庭成员、同事的支持等)、帮助其建立自助互助小组等。

3.防止其出现反复(counter-conditioning:alternatives for behavior) 如试图放弃腌制食物等。

4.控制环境刺激物(stimulus control:avoid high-risk cues) 如家庭成员进行监督,避免为干预对象提供行为反复的机会。

阶段五:维持阶段(maintenance):干预对象已经达到行为改变的目标,并且已经持续6个月以上,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已经逐步稳定,并基本没有反复。

阶段六:终止阶段(termination:exiting the cycle of change):一些成瘾性行为可能有这个阶段。在此阶段,人们建立了高度的自信心,克服了由于行为改变而引起的不良情绪体验,如沮丧、焦虑、无聊、孤独、愤怒或紧张等,他们已经能够抵挡住任何诱惑不再回到过去的不健康的习惯上去。研究表明,经过这个阶段,他们就再不会复发。

处于不同阶段的人,以及从前一个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时,会发生不同的心理变化过程。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主要经历对原有不健康行为的重新认识,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对周围提倡的健康行为有了新认识,然后意识到应该改变自己的不健康行为;从打算阶段到准备阶段,主要经历自我再评价,意识到自己应该抛弃不健康的行为;从准备阶段到付诸行动,要经历自我解放,从认识上升到改变行为的信念,并做出改变的承诺;当人们一旦开始行动,需要有许多支持条件来促进行动进行下去,如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社会风气的变化、消除促使不健康行为复发的事件、激励机制等。

四、自我效能理论

(一)自我效能理论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于1977年由班杜拉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提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自我效能理论强调研究人类的行为,强调客观化的研究原则,强调学习中强化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他也探索了内部的心理过程,强调自我因素对行为的中介调节作用。他主张行为和认知的结合;主张必须以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人的行为。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

传统的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而班杜拉认为人除了直接学习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可以通过观察去进行间接学习。人的社会行为大部分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亦称之为“替代学习”。用班杜拉的话来说“一个替代学习事件可以这样来定义,即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矫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看出观察学习的以下特点:一是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外显的反应;二是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三是认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由此,班杜拉认为强化除了对直接行为后果的外部强化外,还有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强化指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奖惩强化时,对自己的行为也有一个间接的强化作用。自我强化是指在行动的过程中,人们根据自己设立的一些内在的行为标准,以自我奖惩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自我效能理论正是从这两种强化的作用发展而来的。班杜拉认为强化并不像传统的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是学习的必要条件,而是一种促进条件。

(二)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

自我效能概念所把握的是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从其概念内涵可以看出,自我效能感绝不只是个体对自己即将执行的活动未来状态的一种事先预估,而与这一活动实际执行过程及执行后的实际状态没有因果的关系。事实上,它直接影响到个体在执行这一活动的动力心理过程中的功能发挥,从而构成决定人类行为的一种近向原因。自我效能感是通过若干中介过程实现其主体作用。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动机、健康和个体成就的基础,是决定人们能否产生行为动机和产生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健康行为的目标水平决定于多种因素,其中除主体能力外,还包括任务的难度、个体的努力程度、外援的多寡、作为活动背景的环境条件等非能力因素。认知加工过程不仅帮助个体对影响到活动成就水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对影响力大小的分辨,而且也有助于个体知觉到活动的成就水平因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时空模式的变化,从而形成更加真实的自我效能判断。但在这些分辨和知觉的过程中,另有一个主体因素却不利于保证自我效能判断的真实性,即个体对活动的自我监控偏好:有些人倾向于注意自己在活动表现中的消极方面,从而降低效能自我判断的水平;有些人倾向于注意自己活动的成功方面而忽视其失败方面,从而使效能自我判断朝向夸大的方向发展。关于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班杜拉以个体社会化过程为线索作了全面的考察(Bandura,1986)。他指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所面临的基本生活任务及其活动的形式和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效能感在信息来源、性质、结构、领域等维度上的不同。总体而言,个体在每一发展阶段所具有的自我效能感,一方面是此前各发展阶段的社会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影响到他在当前各项活动中的功能发展,并接受其生活实践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在不同年龄阶段上的发展特征。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行动前对自身完成该活动有效性的一种主观评估,这种预先的估计对后续的行为会多方面地发生影响。

1.影响人对行动的选择

当个体面对新的环境,或者人生重大选择时,人们会利用以往的经验或者借鉴他人的经验来对接下来的行为进行判断,从而确定哪种选择最符合自身利益或者自身价值的实现。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到个体目标的选择,还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方式。人在选择时往往趋利避害,这在选择时会影响我们的行动。

2.面对困难时的抉择

在行动的过程中人们总是会遇到各种阻碍,这时自我效能的高低便会影响到人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影响人行为的坚持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面对困难时就会想出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会轻易放弃,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反之。高自我效能感者所付出的努力与任务难度成正比,低自我效能感者则相反。

3.情绪的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更有兴趣从事某一活动。在行动的过程中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外界的信息会更加积极地进行加工,从而更有可能获得好的结果,好的结果又能起到强化作用,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解决问题之前,往往会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问题,形成正向预期;遇到问题时,也会以一个乐观的心态看待它,较少产生焦虑。

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发挥主体作用,通常都伴有动机的因素或过程参与其中。除此之外,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个体在活动中的努力程度以及在活动中当面临困难、挫折、失败时对活动的持久力和耐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富有挑战性或带有革新性质的创造活动而言,这种持久力和耐力是保证活动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五、群体健康相关行为

(一)群体的概念和特点

改变群体健康行为的过程更为复杂,但一旦取得成功,效果也更加显著。群体指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组合体,它时时刻刻都对个体和群体发生着影响,并由此体现出自身的特征。具体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群体成员们的目标共同性

群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它是以若干人的共同的活动目标为基础的,正是有了共同的目标,他们才能走到一起并彼此合作,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以他人之长,弥合自己之短,使群体爆发出超出单个个体之和的能量。

2.群体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群体虽然是由一个个的个体所构成的,但一个群体,又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一面。它有着自身的行为规范、行动计划,有自己的舆论,而这些规范、计划和舆论,不会因为个别成员的去留而改变。

3.群体成员的群体意识性

作为一个群体,它之所以能对各个成员发生影响,并能产生出巨大的动力,就是因为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某一个群体里,在这个群体中,成员之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依存,互相制约。

4.群体的有机组合性

群体不是一个个个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成员都在这个群体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职务,负一定的责任,并以作好自己的工作而配合他人的活动,使群体成为一个聚集着强大动力的活动体。

(二)群体健康相关行为及特点

1.促进健康群体行为

政府制定的可能影响人群健康和环境的政策、企业制定的有关健康和环境的规章制度、群众团体开展的活动等。

2.危害健康群体行为

(1)危害群体内部行为:

大吃大喝行为、小团体主义、人际沟通不利、组织内部关系不和谐等。

(2)危害群体外部行为:

传销、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

3.群体健康行为特点

(1)群体通常掌握着较多资源,伴随其健康相关行为的发生,往往有着大量资源的投入使用。

(2)群体行动一般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行动。

(3)影响和后果比个人行为要大得多。

(4)其启动和停止都较个人行为要缓慢。

(5)群体会对社会压力有更好的承受能力。

4.群体健康行为的干预策略

(1)发动群众广泛参加。

(2)开发领导骨干和典型,起带头宣传作用。

(3)利用竞争机制,进行激励和评价等手段。

(4)发动舆论力量,启用规范作用。

(5)动员领导,政策导向作用。 m1nLs7Gf0xhNrfwQup0w5Ss4mAfUcTq8vJZxOu/njJvO2WG0bj4vjKSPhkGQM7E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