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健康相关行为

一、行为

(一)行为的概念

行为是指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的统称;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反应,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根据此定义,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Woodworth)提出了著名的S-O-R行为表示式(图2-1)。

图2-1 SOR行为表示图

行为实质上是指人受到思想活动的支配从而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通常我们认为有五个因素影响人类的行为,分别是行为主体—人;行为客体—目标;行为环境—客观环境;行为手段—应用工具;行为结果。在图中S(stimulus)表示刺激,刺激来自于个体身体内部的生理、心理因素和外部的各种环境。人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产生动机,在动机的驱使下,做出相应的决策,最后实施行为;O(organism)代表有机体本身及其能量和经验等,相当于中介的功能,是人的反应的承载;R(reaction)代表反应,人在受到刺激后通过各种有机体的承载从而做出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有可能是好的或者坏的结果,也可能产生的结果对事物的原貌并不产生影响。

后来武德沃斯又把上述公式扩展为W-S-O W -R-W。其中W代表周围世界,S代表刺激,O代表有机体,附于O下的小W代表有机体对环境的调整及它对情境和目标的定势,R代表反应。整个公式可以解释为:周围世界—刺激—有对一定情境和目标定势的有机体—反应─改变了的世界。这样,武德沃斯将心理活动与行为纳入同一系统来看待,这与现代的健康定义中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的观点不谋而合。

(二)人类行为的发展过程

奥地利习性学家劳伦兹(Lorenz,K.Z.)提出了关键期理论,即人的发展也有关键期,个体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有些行为是在发展的某一时期在适当的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若此阶段缺少恰当的刺激,那么这种行为便永不产生。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提出了人类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指出在人根据身体和心理的发育和发展情况下,可以将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图2-2)。

图2-2 埃里克森心理-生理发展八阶段理论

而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人的行为发展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被动发展阶段

被动发展阶段在0~3岁内,此阶段的行为主要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发展而成,如婴儿的吸吮、抓握、啼哭等行为。

2.主动发展阶段

主动发展阶段在3~12岁内,此阶段的行为有明显的主动性,其主要表现为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等。

3.自主发展阶段

自主发展阶段自12~13岁起延续至成年,此阶段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

4.巩固发展阶段

巩固发展阶段在成年后,持续终生,此阶段的行为已基本定型,但由于环境、社会及个人状况均在不断变化,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加以不断的调整、完善、充实和提高。个人行为发展最重要的是行为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而在所有的周期中早期阶段最为重要,并且不同的个体会展示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阶段人们所采取的行动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同的阶段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应对。

(三)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是指客观存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内在因素主要是指人的各种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在这里主要是指各种心理因素,诸如人们的认识、情感、兴趣、愿望、需要、动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而对人类行为具有直接支配意义的,则是人的需要和动机。管理心理学所要研究的人类行为,就是这种在心理活动影响下,由人的内在动机所支配的行为。人的行为不仅与个体的身心状态有关,而且与个体所处的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内部力场的张力,而周围环境的外在因素则起到导火线的作用。按照勒温的观点,内在因素是根本,外在因素是条件,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了行为。根据这一观点,他提出了著名的行为公式:

公式中,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的需要(内在心理因素),E代表环境(外在因素的影响)。

这一公式说明,人的行为是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人的行为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谓“身居闹市,点尘不染”,则是说人的行为由于受到内在因素的支配,可以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既然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在分析一个人的行为时,就要同时看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即不仅要深入地了解个体自身的情况,还要全面地分析他所处的特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弄清内外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四)人类行为的分类

根据广义的人类行为可以将行为分为:外显行为、内隐行为;人类的行为因其生物性和社会性所决定可分为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两大类;也可以将行为分为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划分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的标准包括:统计规律、社会规范与价值、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体主观体验;根据行为的后果划分: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利他主义行为、亲社会行为等。人的行为受到性格和知识两大要素的影响。性格是先天赋予的行为本能:包括欲望、情感、智力和体能等方面;知识是后天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依据:包括习俗、技艺、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意识理念等方面。每个人先天赋予的性格和后天学习所获得的知识都不会完全一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行为的特征,也就是每个人所特有的个性。而人的行为表现主要分为三类:

1.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具有特定个性的人,有特定的行为表现。

2.在相似的环境之中,具有相似个性的人或相似共性的群体,有相似的行为表现。

3.任何一种行为,都会相应产生一种以上的后果。任何一种控制行为的行为,也都会相应产生一种以上的后果。而任何一种行为的后果,都有其自身固有的演化规律,与行为者和实施控制行为者的主观愿望无关。

在本书中,我们研究的内容是健康教育范畴,也就是将行为分为先天的性格特征和通过后天学习后改变的行为。人类的本能行为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是人类的最基本行为,如摄食行为、性行为、躲避行为、睡眠等。人类的社会行为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其造就机构来自社会环境。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模仿、受教育、与人交往的过程,逐步懂得如何使自己的行为得到社会的承认、符合道德规范、具有社会价值,从而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五)行为的改变

人类为了适应工作和环境的需要,必须经常改变自己的行为。人类行为的改变对个体来说,既具有生理的意义,也具有社会的意义。行为的改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行为改变的层次(图2-3)

图2-3 行为改变层次图

(1)个人知识结构的改变,可使人认识到改变行为的必要性。

(2)态度是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倾向,与人们的认识密不可分。态度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成分,并非理智所能随意驾驭。

(3)人的行为不仅是由人的动机决定的,同时还包含着态度的意向成分。态度的意向成分决定着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对行为起着准备作用。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群体本身就是一个强化单位,群体的意识、规范、道德、传统、风俗、习惯等,制约着每个群体成员的行为。群体行为的改变,必须首先针对整个群体,而不是针对个人,这样,才能使每个群体成员在心理上减轻压力,使得群体行为的改变变得容易接受。

2.行为改变的环节

行为改变的环节,也称行为改变的步骤,它是由心理学家勒温与他的同事们经过大量的研究首先提出的。勒温认为人们行为的改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图2-4):

图2-4 行为改变环节图

(1)解冻期就是破坏一个人原有的行为标准、习惯、传统或旧的行为方式、处事方式,使之接受新的行为准则。当一个人觉得再也不能按“老样子”下去了,不改变过去的行为已经不行的时候,便开始进入“解冻期”。促使解冻的办法,通常是通过增加改变的驱动力和减少反抗改变的遏制力。这时,常常把愿意接受改变和拒绝接受改变与相应的奖励和惩罚联系起来,从而促进解冻的过程。

(2)在改变期,一个人由于受到已经改变的行为的激励,逐渐期望新的行为方式越来越多,旧的行为方式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这一过程中“认同”和“内在化”两种动机起到激发的作用。认同,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中存在的某种行为模式的认可,进而学习和模仿这种新的行为方式。内在化就是某种行为模式完全为一个人所接受,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3)当旧的行为方式越来越少,而新的行为方式越来越占到主导地位的时候,就开始进入冻结期。冻结期就是指对新的行为方式趋于巩固、再冻结的阶段。再冻结就是使新的行为成为模式行为,并使之持续、持久的巩固过程。新行为的巩固主要有两种强化方式:一是连续的强化方式,二是断续的强化方式。连续的强化方式容易使一个人较快学会某种新的行为。断续强化不是对每一次从事新的行为方式都予以强化,而是按照预定的反应次数或时间间隔实施强化。这种方式虽然见效慢,但一旦起效就不容易消退。

3.行为改变的方式

(1)参与性改变:

所谓参与性改变,就是让群体中每个成员都了解组织变革的意图,并使之亲身参与群体目标的制定和变革计划的讨论,使新的认识产生新的行为。

这种改变由于权力主要来自下面,群体成员并不感到勉强,同时,群体成员通过参与制定目标、讨论计划,获得了新的知识和信息,并做好了积极的态度准备。因而这种在新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新行为,比较自然和积极,也比较持久和有效。

(2)强迫性改变:

这种改变与参与性改变相反,它在一开始便把改变行为的要求强加于整个组织之上,使新的认识在新的行为过程中逐渐形成。这种改变由于权力主要来自上面,群体成员是在压力下改变行为,因此,带有很大的被动性。

这种方式虽然也能造成参与性改变的效果,但是比较生硬。它的优点是行为改变速度快,但需要以必要的权力为基础,它比较适合成熟水平比较低的群体。

(六)行为的矫正

人的行为习惯是个体在生活经历中通过学习而固定下来的,环境因素和外界刺激对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行为矫正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针对性开展和实施某些干预程序和方法,来帮助人们消除或改变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建立起新的行为方法来代替。行为矫正技术作为现代心理治疗的一种重要技术,是取得健康教育干预良好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1.行为矫正的一些基本方法

(1)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一种逐步去除异常行为的技术。本方法的原理是让异常行为与肌肉松弛之间相互抑制或排斥,以逐步肌肉松弛作为阳性刺激,用以对抗异常行为,在临床上多用于矫正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及厌食等适应不良性行为。实施这种技术时,首先深入了解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是由什么样的原因引起的,把所有异常行为表现由弱到强按次序排列成一个可供想象的“行为阶层”;然后进行肌肉松弛训练,使患者感到轻松,进而把松弛反应技术逐步地、有系统地和那些由弱到强的“行为阶层”相结合,形成交互抑制情境,即逐步地使松弛反应去抑制那些较弱的异常行为,然后再去抑制那些较强的异常行为,循序渐进地将异常行为由弱到强一个个地予以消除,最后把最强烈的异常行为(即我们所要矫正的靶行为)予以消除(即脱敏)。

(2)厌恶法:

厌恶法的原理是将所要戒除的异常行为同某种使人厌恶的刺激结合起来,利用痛苦的条件刺激来替代异常行为的快感,从而减少或消除异常行为,在临床上多用于戒除吸烟、酗酒、贪食等不良行为。厌恶刺激可以是疼痛刺激(如橡皮圈弹痛刺激)、催吐剂和令人难以忍受的气味等;例如戒烟,可以采用“戒烟糖”、“戒烟漱口水”等,使吸烟者在吸烟时感觉到一种难受的气味,从而对吸烟产生厌恶感,从而最终戒烟。刺激也可以通过想象使人在头脑中出现极端憎厌或无法接受的想象场面,从而达到厌恶刺激强化的目的;如以酗酒为例,当病人出现酗酒的欲望时,令其立即闭目想象或回忆,因酗酒闹事被怒斥或酒后造成严重事故的场面,以达到减少与控制酗酒行为的效果。

(3)强化法:

强化法分为两类,分别为正强化法和负强化法。正强化法的原理是,每当病人出现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后,采取奖励的办法加以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而负强化法的原理为,将行为与摆脱厌恶刺激相结合,即当病人出现某项良好行为时,立即减少或撤除其原来经受的厌恶刺激或情景(相当于给予他“负性奖励”),并使其日后在同样情况下,获得相同的“释放”,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的出现率。

2.行为矫正的实施步骤

(1)限定一个可控制或可改变的行为,如吸烟。

(2)建立准确的基线资料,即测量在干预实施前该行为发生的频率,如吸烟者每天吸烟的量。

(3)确定实施行为矫正的方法。若是要增加目标行为的频度,要施加连续的正向刺激,如用正强化法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反之,则给予连续的合理的抑制性刺激,如用厌恶法矫正吸烟行为。

(4)当达到预期要求时,要逐步减少各类刺激,直至目标行为已经成为病人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二、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

(一)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

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人类个体与群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个体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所采取的行为,包括改变健康危险行为(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以及无保护性行为等)、采取积极健康行为(如经常锻炼、定期体检等)以及遵医行为。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人们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培养、建立和巩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二)健康相关行为的分类

健康相关行为是行为学科的一个分支,指个体或团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健康相关行为涉及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内容众多,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便于对其进行研究。按照行为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大类。健康行为学是研究健康相关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探索其动因和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为健康教育策略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服务于人们维护和促进健康的需要。

三、促进健康行为

是指个体或群体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是一种积极应对健康问题的行为。

(一)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

结合健康对人体身心的重要性,在行为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促进健康行为具有以下5个特点:

1.有利性

行为有利于自身、他人身心及整个社会的健康。如不酗酒。

2.规律性

行为有规律可行,持之以恒。如定时定量进餐。

3.和谐性

行为适应所处环境,并跟随环境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行为。

4.一致性

个体外显行为与内在心理情绪一致。

5.适宜性

行为的强度适合自身能承受的强度。

(二)促进健康行为的类型

根据人类平时的生活方式,结合各方面因素,促进健康行为可分为以下5种:

1.日常健康行为

指平日生活中倾向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或保持体重等。

2.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指有意识的避免暴露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如不食用有毒食品、积极应对各种紧张生活事件等。

3.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指自觉抵制、戒除不良嗜好的行为,如戒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等。

4.预警行为

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事件的预防性行为及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熟悉创伤自救、驾车使用安全带等行为。

5.保健行为

指有效、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患病后及时就医、遵医嘱等行为。

四、危害健康行为

是指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采取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这类行为会对健康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一)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

危害健康行为具有以下5个特点:

1.危害性

行为对自身、他人、社会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现存或潜在的危害,如吸烟并产生二手烟。

2.明显和稳定性

行为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非偶然发生。

3.习得性

行为多为个体在后天生活中从各种途径学到、养成。

4.潜伏期长

行为形成以后,一般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对健康产生影响,出现明显的致病作用。

5.协同作用强

当多种行为同时存在时,各因素之间能协同作用,相互加强,这种协同作用最终产生的危害,将大于每一种行为单独作用之和。

(二)危害健康行为的类型

1.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习惯以及行为特征称为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是一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包括能导致各种成年期慢性退行性病变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者、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与肥胖、心脑血管疾病、早衰、癌症等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致病性行为模式

指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如,A型行为模式和C行为模式。A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A型行为又称为“冠心病易发行为”,其行为表现为做事动作快,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大声和爆发性的讲话,喜欢竞争,对人怀有潜在的敌意和戒心。其核心行为表现为不耐烦和敌意。A型行为者的冠心病复发率和病死率均比非A型高出2~4倍。

C型行为模式 是一种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C型行为又称“肿瘤易发性行为”。C是癌症(cancer)的第一个字母。其核心行为表现是情绪好压抑,性格好自我克制,外表上看处处依顺,谦和善忍、回避矛盾,内心却强压怒火,爱生闷气。研究表明C型行为可促进癌前病变恶化。C型行为者宫颈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率比非C型者高3倍左右,并易发生癌的转移。

3.不良疾病行为

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常见的行为表现形式有:疑病、恐惧、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从医嘱、迷信、乃至自暴自弃等。

4.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我国有关法律、条例、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等对部分行为进行了规范,如禁止吸毒贩毒、性乱,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 QyBmg2ifOsyn2LXdPRc3Gv+ec09oCA3UYu7rm1/lUOXJXq01DrGjWQf14PGbWVf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